月球表面有什麼?請從科學角度回答一下?

你的李未來


去年1月3日,我國玉兔2號在22時22分完成與嫦娥4號著陸器分離,飛往月球表面,首次探索到了月球的背面,並拍攝了一些照片傳回地球,其中有一些照片看起來很奇怪。

月球背面

在介紹這些照片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為什麼說探索月球背面是一件里程碑的事情。

我們知道,月球圍繞著地球轉動,而且只有一面圍繞著地球轉動,另外一面始終背對著地球,導致人類無法對其進行觀測。這種現象就是潮汐鎖定。

潮汐鎖定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月球圍繞著地球公轉的過程中,也在自轉。在月球剛形成時,自轉的速度比較快,此時從地球上看月亮,不僅能看到月亮的正面,也能看到月亮的背面。

然而,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公式我們知道,任意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引力,引力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呈正比,和兩者的距離呈反比。

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所以月亮在自轉時,會被地球拖慢速度。我們可以把月球看成是一個鐵球,而地球是一個磁球,月球在自轉的過程中,會因為力的作用而減速,最終導致月球自轉的速度和公轉速度一致,也就是自轉一圈=公轉一圈=1個月。

這就是潮汐鎖定。

由於潮汐鎖定,所以月球始終背對著地球,所以以往其他航天項目並沒有探測過月球表面。

玉兔二號拍攝的照片

玉兔二號選擇降落的地點是馮卡門隕石坑,據探索發現,馮卡門隕石撞擊坑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古老的撞擊坑,大概形成於36億年前,保留了原始月球的岩石,具有非常高的科研價值。

玉兔二號降落在月球背面之後,利用全景相機,紅外線光譜儀以及測月雷達等先進儀器,對月球背面展開研究。

而根據紅外線光譜儀以及其他先進科技拍攝的照片來看, 月球背面的隕石坑裡有一些類似於果凍的物質,這些物質擁有異常的色彩,很可能是玻璃隕石。

但由於官方還未提供相關的照片資料,因此我們暫時還不知道照片中這些物質究竟是什麼樣子。

玻璃隕石

在地球上,也有一些玻璃隕石,這些隕石是天外物體進入到地球大氣層時,由於摩擦生熱導致把該隕石表面的物質熔融之後又迅速凝結的一類隕石。

在地球上發現的這些隕石大多呈黑色或者淺綠色,而且一般個頭較小,可能主要是因為隕石在墜落的過程中,被摩擦生熱燃燒殆盡了。

而月球背面的“果凍狀”物質不太可能是玻璃隕石,這是因為月球表面大氣非常稀薄,因此空氣阻力非常小,隕石在墜落的過程會比較順利,不會因摩擦導致隕石呈熔融狀態。

既然不可能是玻璃隕石,那麼就可能是隕石所含有的物質導致的,比如:金礦(純屬猜測)。我們知道,地球上有許多高順位的元素,同理太陽系中應該也有其他星球含有這些高順位的元素,其中一些以隕石的形式降落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撞擊坑比正面要多)。

之所以這種隕石沒有在地球上被發現,是因為高順位元素由於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形成,因此含量會比其他元素較低。

再加上大量的隕石在地球大氣層中就因摩擦而消耗乾淨,因此沒有留下隕石。再者由於地球70%多的面積是海洋,即使偶爾有幾顆罕見的隕石,也可能墜入海洋之中了。

因此,我們才沒有觀測到含有高順位的隕石。

不過我必須要說,以上這些純屬猜測,月兔二號拍攝的這些物體究竟是什麼,還要等待科學家的揭秘。


鍾銘聊科學



當你觀察月球表面時,你首先會注意到的是黑暗和光明的區域。

月球上散落著火山口流星撞擊其表面時形成的。它們可能有中央山峰和階梯牆,以及撞擊產生的物質(噴出物)可以從火山口拋出,形成射線它發出的聲音。環形山有多種尺寸,你會發現高地的環形山比瑪麗亞環形山更密集。

另一種類型的衝擊結構是多環盆地。這些建築是由巨大的衝擊造成的,這些衝擊向外發出衝擊波並推高了山脈。東方盆地是多環盆地的一個例子。


除了隕石坑,地質學家還注意到了煤渣錐火山,小溪(通道狀的窪地,可能來自熔岩)、熔岩管和老的熔岩流,這表明月球在某一點上是火山活躍的。


月亮沒有真正的土壤,因為它裡面沒有生物。相反,“土壤”被稱為風化層。宇航員注意到風化層是岩石碎片和火山玻璃顆粒的細粉,夾雜著較大的岩石。

在檢查從月球表面帶回來的岩石時,地質學家發現了以下特徵:


瑪麗亞主要包括玄武岩,一種源自冷卻熔岩的火成岩。

高地地區主要包括火成岩,稱為鈣長石和角礫岩


如果你比較岩石的相對年齡,高地地區比瑪麗亞要古老得多。(4-43億歲對31-38億歲)。

月球岩石很少水以及其中的揮發性化合物(就像它們被烘烤過一樣),類似於在地球地幔中發現的那些。

月球岩石和地球的氧同位素相似,這表明月球和地球形成於離太陽大約相同的距離。

月球的密度(3.3克/釐米3)比地球的少(5.5克/釐米3),這表明它沒有堅固的鐵芯。


軍機處留級生


已知存在於月球表面的元素包括氧(O)、硅(Si)、鐵(Fe)、鎂(Mg)、鈣(Ca)、鋁(Al)、錳(Mn)和鈦(Ti)。其中最豐富的是氧、鐵和硅。氧含量估計為45%(按重量計)。碳(C)和氮(N)似乎僅存在於來自太陽風沉積的痕量。

這一問題要涉及到月球地質學,月球的地質研究是基於地球上的望遠鏡觀測數據、軌道航天器的測量數據、月球樣品和地球物理數據的綜合研究。在1969-1972年阿波羅載人計劃著陸期間,有六個地點被直接採樣,並且有380.96公斤(839.9磅)的月球岩石和月球土壤帶回了地球。月球是唯一一個具有已知地質背景的天體。雖然月球上的隕石坑是未知的,但在地球上已經發現了少量的月球隕石。月球表面的很大一部分尚未被探測,許多地質問題仍未得到解答。

月球表面的組成元素

月球表面上已知的元素包括氧(O)、硅(Si)、鐵(Fe)、鎂(Mg)、鈣(Ca)、鋁(Al)、錳(Mn)和鈦(Ti)。其中更豐富的是氧、鐵和硅。氧含量估計為45%(按重量計)。碳(C)和氮(N)似乎僅存在於來自太陽風沉積的痕量。

來自月球探勘者的中子能譜數據表明氫的存在集中在兩極。

月球表面是否有水的存在

月球表面不能保存液態水。當暴露於太陽輻射時,水通過稱為光解離的過程迅速分解並且損失到太空。然而,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假設水冰可能通過撞擊彗星沉積,或者可能是由富氧月球岩石和太陽風中的氫氣反應產生的,留下痕跡的水可能會持續存在於寒冷的永久陰影中。留下痕跡的水,這些痕跡可能會持續存在於月球任一極上的寒冷,永久陰影籠罩的隕石坑中。

計算機模擬表明,月球上表面永久陰影的地區高達14000 平方千米(5400平方米)。月球上存在可用的水量是建設一個月球居住區具有成本效益的計劃的重要因素,因為從地球運水的替代方案將非常昂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月球表面已經發現了水的特徵。在1994年,位於克萊芒蒂娜航天器上的雙基地雷達實驗表明,靠近地表附近存在著少量的、凍結的水域。然而,後來使用地球上的阿雷西波雷達觀測表明,這些發現可能由新撞擊坑中的岩石被撞擊後,從岩石噴出的。1998年,月球探測器上的中子能譜儀顯示,在極地附近的風化層中近一米深處存在高濃度的氫。在阿波羅15號帶回地球的火山熔岩珠中,發現其內部含有少量的水。

2018年8月,月球礦物學繪圖儀(M3)的分析首次揭示了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的“確鑿證據”。這些數據顯示了水冰的獨特反射特徵,而不是灰塵和其他反射物質。北極和南極都發現了冰沉積物,在南極更為豐富,那裡的水被困在永久陰影下的隕石坑和裂縫中,因此它們可以像冰一樣在地面上保持,因為它們不受太陽光的影響。





CNC機械狂魔


表面坑坑窪窪,土壤是銀灰色的,月面一片死寂,幾乎看不到任何活動的物體.

表面無風(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或者說大氣稀薄得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月球時常遭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且其引力比地球小很多的緣故,我們還能看到很多高大的環形山

如果是在月球向陽面,頭頂會掛著烈日,世界似乎只有黑白兩種顏色;但若是在背陽面,則會看到繁星漫天(比地球上要亮很多),而由於沒有大氣的折射,向陽面的陽光無法到達,所以背陽面卻是一片黑暗……(天文愛好者通常懷疑月球背面是外星文明)



小縣城裡有大鵬


簡單通俗說吧,月球表面就像我國大西北一樣,但要比它好的多,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分、沒有任何生命,只有岩石和土壤。想想有多荒漠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