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老祖宗的规矩

01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而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衣食住行用几乎渗透到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02

自古以来,餐饮是最为常见的社交活动之一,宴饮礼仪源远流长,从折柬相邀到导客入席,从斟酒上菜到辞别送客,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定讲究,在众多上古文献和考古出土的画像中,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将老祖宗分餐制的饮食礼仪展现的淋漓尽致。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历史的进化

03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战乱频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崩乐坏,入唐后,华夏文化又与胡族文化相互交融,高足家具流入中原,为了更舒适的用餐,人们开始围桌进食,直至宋朝,食材和烹饪样式的多元化以及飨宴、茶楼、酒肆等公共饮食空间的出现,最终促使了分餐制被“合餐制”所取代 。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04

同饮同食逐渐成为了一种情感连带的象征,这个自然带有一种“平等”“分享”的传统人情特色的饮食方式,让吃饭从果腹演变成了一种人情交际,人们围桌而坐,同盘而食,互敬互让、其乐融融,极大满足了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近代的变革

05

随着历史的变革和推动,中国人的饮食风俗几经移易,方桌逐渐被有“百灵台”之称的圆桌所代替,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这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氛围正好契合了人们所追求的“团圆”之美,转盘的便捷性更是加深了国人对中餐圆桌文化的执着与钟情。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现代的提升

06

从卫生角度而言,传统的合餐制的确存在细菌交叉感染的弊病,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虽与餐饮不直接相关,但人们对于健康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回归分餐制,回归不代表历史倒流,取而代之的将是中餐圆桌文化的创新与提升。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07

圆桌上保持一定距离的分餐方式,不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人团聚,都能让人们在一个科学饮食、健康卫生的前提下,享受到平等、和谐、团聚的用餐氛围。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引领圆桌分餐

08

钟南山院士呼吁,家庭用餐也要使用公筷,其实使用公筷并不会影响围餐氛围。中国的圆桌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将古人的分餐制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公筷公勺的作用,即避免了交叉用餐,又保持了传统圆桌文化其乐融融、互增感情的独特魅力。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09

疫情后许多餐厅开始改变,作为中餐餐企代表山东凯瑞旗下许多品牌都在食材溯源、产品设计、分餐个吃、用餐使用超长分餐筷、大头分餐勺及分餐食品夹等各个方面有了许多的创新,既保持了传统中餐的仪式感,又避免了交叉用餐,把更科学的饮食服务、更健康卫生的美食带给了广大消费者。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分餐 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