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白鹿原》中的激烈碰撞,白嘉轩和田小娥的恪守和反叛

《白鹿原》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陈忠实站在现代的角度,以白鹿村为起点,用朴实的语言和笔法,书写了一部封建社会的衰败,儒家文化与现实社会激烈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却也充满着对儒学文化的思考。随着历史进入了新的时期,儒学文化经历着新的生产力、社会关系的冲击,儒学文化的作用和历史走向都面临一个全新的认知。

来自《白鹿原》中的激烈碰撞,白嘉轩和田小娥的恪守和反叛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恪守儒家文化的白嘉轩、儒家文化的反叛者田小娥典型人物形象。演绎着了基层民众对于儒家文化的继承、抗争和反思。

白嘉轩——全面恪守儒家文化的继承者。

小说的开场,似乎实在告诉人们,这是一部一个男人死了老婆再娶的故事。白嘉轩是白家的独子,陆续娶了七个老婆,前六个老婆都死了,但仍然膝下无子,这也成了白嘉轩母亲的心病。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恪守儒家文化的白嘉轩。陆续娶了七位老婆,目的就是传宗接代。白嘉轩的母亲拼了家当也要帮助白嘉轩娶妻,隐藏着传白家的根,接族长的班的目的。世袭的族长,在白家人眼中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传承者、秩序的维护者,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誉。

“耕读传家”是刻在白家门柱上的儒家文化之根。这不仅仅是对儒家文化的遵守,更是对“读书高”的膜拜,对美好的期冀和向往。“仁义”村的石碑,是新任族长白嘉轩为整个村落树立起的儒家道德准则。

身为族长的白嘉轩,恪守着儒家的道德规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秉承着仁义两字。在恪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一典型的儒家道德准则时,非常积极主动。白嘉轩对曾经打断其腰骨落难入狱的黑娃奔走营救,其豁达的心胸值得称道。

来自《白鹿原》中的激烈碰撞,白嘉轩和田小娥的恪守和反叛

白嘉轩在执行儒家礼法的时候毫不手软。田小娥事发,男女都在白鹿村众目之下执行了“刷刺”的惩罚。无辜的狗蛋儿随后的死去,给这样刻板的陋规写下了悲冤的注脚。在白孝文落入鹿子霖设计的圈套被发现后,白嘉轩坚决执行了“刷刺”的惩罚,丝毫不轻。

可是儒家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白嘉轩身上的体现同样非常深刻。在女儿白灵婚姻上的包办,女儿离家出走后放狠话“全当他死了”。这样的观念自始至终都存在于白嘉轩的脑海里,亲情是置于道德之下的。从白嘉轩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对于儒学文化的坚守,近乎宗教的信仰。

小结:白嘉轩致力于宗族道德的示范,维护宗族的发展;同时其对儒家道德的刻板执行,也酿成了很多悲剧。从白嘉轩身上,呈现给我们的是对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反思,对时代和儒家两者关系的反思。是全盘恪守和传承发扬的矛盾。

田小娥——被迫抗争儒家文化的反叛者。

田小娥是郭举人的小妾,想过正常生活的她向儒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徒有小妾的名分,却沦为“泡枣”工具的田小娥,告诉黑娃将枣直接扔在尿里泡,直接体现了田小娥的反叛精神。在田小娥眼中,从这一刻起,被扔进尿里的还有所有的儒家道德。

田小娥的梦想其实并不伟大,甚至有些渺小,只是想成为“庄户人家媳妇”。与黑娃跑到白鹿原被排斥在村外的破窑洞里,过着自己想要的“小日子”的田小娥没有抱怨,但是一个被人称作“婊子”的人,却敢于去追求和获得自己的情感,田小娥无疑是一个另类。

田小娥与传统礼教进行着赤裸裸的对抗。纵然村落里的人言人语不堪入耳,尽管他人的眼光异样,田小娥还是享受着在和黑娃在窑外生活的日子,那是一段被爱情滋润的日子。鹿三觉得“丢死个人”,不准她进入祠堂,这些都没有阻挡田小娥追求爱情、享受爱情的信念。

来自《白鹿原》中的激烈碰撞,白嘉轩和田小娥的恪守和反叛

生计维艰的田小娥,出卖肉体以获取鹿子霖的帮助。她不被村人接纳,被乡亲所嘲讽,正常的农村生活被这些儒家的宗教所不容,生活的憧憬成为幻影; 而这些都是因为被他人所冠上的“婊子”称呼。

就是这个以仁义著称的与白嘉轩并列的大户鹿子霖却悄悄摸进“婊子”的窑洞。在白孝文被“刷刺”后,田小娥尿了鹿子霖一脸,鹿子霖用一句“你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印证了自己的虚伪。

田小娥受儒家宗教制度的束缚相对于白孝文来说是偏少一点。但是在这个儒家道德观念笼罩着的白鹿原,显然她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力气去与这样的环境抗争,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鹿子霖拉白孝文下水的计策,反而让田小娥对白孝文有了更多的理解,两个人之间滋生出的情感缘于见面瞬间白孝文的呆,使得田小娥意识到还有这样的纯粹在污浊的白鹿村里存在着,于她更是生活的一种期冀。

道德文化于田小娥什么都不是,重要的是她想得到的。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田小娥公然和白孝文在窑洞里“明目张胆”地死守缠绵。她反叛的不仅是儒家的道德,她反叛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虚名、别人给的标签都被田小娥所超脱。

小结:田小娥甘愿堕落,出卖肉体,更是对这种儒家的所谓正统的制度、道德伦理的有力嘲讽。她用自己的身体去嘲讽这些道貌岸然的儒家卫道者。反叛的高级形态是反抗,从田小娥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儒家道德反叛者。

来自《白鹿原》中的激烈碰撞,白嘉轩和田小娥的恪守和反叛

总结与感想:

白嘉轩和田小娥,一个儒家文化的恪守者,一个彻头彻尾的儒家文化的反叛者,在陈忠实这部《白鹿原》中,进行了激烈地碰撞,也让读者对两个角色的内涵引起深思,同时激起了读者心中对如何正确传承儒家文化的思考。

儒家文化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根结也深植于人心。社会生活离不开传统文化,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和国学传统,用以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摆在现代人面前的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