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常听人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凌迟(寸磔)之时,不吭一声,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石达开之所以在凌迟之时,不吭一声,无非源于后世文学作品记载,其真实性不足为信。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尽管许多人会认为有志之士在受酷刑之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方显大义凛然,其实这种事情真的不存在,除非一个人没有痛觉神经,要么这个人已经死了,真做到受尽酷刑而一声不吭者只限于文学作品中,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彰显主人公的伟岸形象和坚强意志。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事实上古代在公众场合施刑之时,是不让犯人出声的,特别是凌迟这种用时较长的刑罚,刽子手必须全神贯注,避免受到犯人发出声音的影响,也避免跟犯人有眼神交流。刽子手有套专业的流程,他们在用刑前,会乘其不备,猛击犯人心口,使之闭气,而后以木核桃塞住口。有了这个木核桃,犯人纵使想喊也喊不出,只能从喉咙中,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如果不这样做,犯人哭喊或是叫骂,不但会对施刑的刽子手有影响,还会影响到监斩官,那些朝廷大臣在公众场合之下,被犯人臭骂一顿,面子挂不住,因此必须封住犯人口舌,使其不能叫喊。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相传这种传统来源于武则天当政之时,武则天建立大周政权,自己当了皇帝,而有些大臣偏偏不服,非要跟皇帝过不去。其中就有郝处俊,郝处俊触怒龙颜,押赴刑场之时破口大骂,将武则天骂的一无是处,骂她牝鸡司晨。他这一闹不打紧,把那些监斩大臣吓得不轻,于是命人将其口舌封住,不让他发出声音。自此后,这种传统一直沿用至清末之时。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除了不能让犯人叫喊发声之外,为了避免有眼神交流,影响自己的工作,刽子手在正式开刀之前,会先在犯人额头上横切一刀,而后将额头上的皮用力往下一扯,正好遮住犯人的双眸,这样一来,双方就避免了眼神上的交流。同时也避免犯人因为看到自己被割碎的躯体而惊恐致死。当然,有些犯人会事先提出要求,要求自己不要遮住自己眼睛,或者不要封住自己嘴巴,自己绝对不骂也不给刽子手添麻烦,刽子手一般会答应犯人的要求,只要发现有不对,立即封住嘴巴遮住眼也来得及。

刽子手有诸多规矩和手段,不要以为就是简单的杀人,在刑场上他们说了算,给了好处,他们会让犯人死的痛快点。不给好处或者上司有令,刽子手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另外凌迟这种刑罚必须按照上司命令,刽子手在施刑之时多一刀或少一刀都会受到惩罚。犯人受刑之时,若提前咽气,施刑之人的惩罚则更重。另外也有损自己声誉,一个好的刽子手必须敬业。为此他们会有专业的设施,每割几刀,便用一种特制的油涂抹犯人伤口,使其不会因失血而死。另外这种药油除了止血之外,还具有镇痛效果,不会让犯人因为痛楚而昏厥。最关键的一点,刽子手会趁机大赚一笔,他们会将割下的碎肉当场售卖,而且绝对售卖一空,因为古人迷信,认为这种肉烘干后可以治疗疟疾等疾病。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纵观以上所述,可想而知,石达开纵使英雄盖世,在这寸刀面前也经受不住,刽子手的封住他的口,闭着他的目,再用药油帮他涂伤口,想喊痛也喊不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