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清朝咸丰年间,发生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建都南京,纵横17个省,给了清朝政府以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作为一支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掀起风云之势,与他们有一批优秀的将领是分不开的。在这些将领中,有一个人显得尤其突出。

这个人就是石达开。

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但石达开的人生犹如一幕悲喜剧,前半场充满了鲜花与掌声,而后半场却满是失望与悲惨。而造就这一切的就是他自己!

在他人生的前半场,就像个旷世奇才,一出场即自带光环。

石达开,广西贵县人,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家。少年时代慷慨有志,勤奋读书,尤其爱读《孙子兵法》。洪秀全知道他的大名后,专程和冯云山去拜访他,还结拜为兄弟,让他加入了拜上帝会。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石达开被封为五军 (中、前、后、左、右) 主将中的左军主将;同年被封为翼王。这时,他年仅2l岁。

在随后太平军攻长沙、战九江、下安庆等战役中,石达开都是一路当先,被清军称之为 “石敢当”。

在他的战斗生涯中,与清军大小仗打了数百战,也取得过数不清的胜仗,但要说最经典的还要数湖口、九江之战。

1853年春,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称天京后,太平军开始西征。

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初期,西征军节节败退,在此危急时刻,石达开奉命自安庆率军西援,进驻军事要地江西湖口。为了避敌锐气,他命令驻守九江、梅家洲(湖口镇对岸) 的太平军坚壁高垒,严阵以待,伺机歼敌,并于夜间出动小船,火攻湘军水师,还出动陆师,大声呼喊,惊扰敌营。

如此继以旬日,弄得湘军“彻夜戒严,不敢安枕”,疲惫不堪,企求速战。

但九江城防守严密,湘军屡攻不下,曾国藩一筹莫展,就从九江城外抽调四五千人,改攻梅家洲,同时出动水师,猛攻太平军湖口水寨。

这时,梅家洲由太平军大将罗大纲率部坚守,湘军屡次进攻,连遭挫败。

太平军在鄱阳湖口,驻泊大批战船和大小木簿,形成一道坚强的水上防线,湘军水师屡攻不能破。

1855年1月,湘军水师再次来攻,又遇到太平军水师的顽强抗击。

石达开命令用大船数只,装满砂石,沉于中流,阻滞湘军水师冲人湖内,仅于西岸留一缺口,以通出入。几天之后,湘军水师再攻湖口,120余只轻便战船由缺口冲人湖内,并上驶40余里。

石达开见敌水师冒险深入,便果断地堵塞缺口,将湘军水师一分为二。

石达开抓住有利战机,当夜出动战船,围攻设在湖口以北八里江的湘军水师老营。这时,湘军营中都是些笨重的大船,由于得不到轻便战船的护卫,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加之这时南北两岸的太平军将士,不断向敌船抛射火箭,配合作战,当夜即焚毁敌战船40余只。

太平军后又夜攻九江官牌夹湘军水师,并缴获了曾国藩的座船,毙其幕僚多名,曾国藩本人也差一点当了俘虏,气急败坏的投江自尽,后来被左右捞起,逃入湘军陆营。

湘军水师由于受到连续两次沉重的打击,遂成惊弓之鸟,其余船只连夜逃往九江上游百里之外。这就是有名的湖口、九江大捷。

在这次战斗中,石达开指挥作战灵活机动,屡出奇谋,充分显示了其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其后石达开攻江西以救武昌,以及经营江西,军事、政治双管齐下,还封锁湘、鄂、赣三省交通,把曾国藩困在南昌孤城。

曾国藩曾说:逆首石达开狡悍为诸贼之冠。

左宗棠说:石逆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傅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这时的石达开犹如一位战神一样,敌人惧怕,部属拥戴,名声震撼寰宇,几乎成为了太平军中的政治明星。

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然而,自从“天京事变”发生之后,这个被视为太平天国复兴的股肱之臣,却率领二十万太平军出走,作出了于国、于民、于他自己都是错误的决定。

人往往处于顺境时极易看不清自己,容易高估自己。

石达开在负气出走时,肯定觉得凭自己的谋略和武功,一定能够重新开辟一片与现在的太平天国相媲美的新世界。

而然,很快,现实给了石达开当头一棒。

自1857年至1863年,石达开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12个省,辗转两万多里,始终没有成功建立根据地。

期间,石达开围攻宝庆,与清军大战数日,遭遇失败,不得已,只得绕道进入广西。

在辗转中,虽然也有攻克庆远府的胜利,但有更大的失败在等着他。

1860年3月,石达开率军攻打百色遭到惨败,被清军杀掉近十万人。

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大败之下,石达开军中诸将开始发生内讧。不少人对他打算“另立山头”有意见,纷纷要求离开。

后旗宰辅余忠扶统下官兵首先要起义回天京,余忠扶发现后,加以阻挠,被他的部队给杀了。接着武卫军宰辅蔡次贤也预备率领部队回天京,结果事情泄漏被杀。还有不少将士也陆续脱离了石达开。

原本众星捧月般的石达开,出走后短短几年,就变的众叛亲离。石达开有点心灰意冷,表示要“隐居山林”。

然而,自古造反哪有回头路呀,要么成王、要么成寇,想隐居是不可能的。

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进攻四川,一路由李复猷率三万由贵州入四川,一路由赖裕新率一万多人由宁远府进发牵制清军,他自己率一路,从昭通府的米粮坝抢金沙江,直扑宁远府。

然而,第二路赖裕新出军不利,战死了。第一路李复猷受到阻击,只得折回。对于这两路的情况,石达开一点也不知情,仍按原计划进行。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军来到紫打地(今安顺场)。如果当天渡河,太平军应该有很大机会可以逃出去。

结果,石达开有一位妾当晚为他生下个儿子,他一高兴,竟令部队在河边休整,庆祝三天。

作为一名熟读兵法、经验丰富的战将,在后有追兵,前有天堑的情况下,在如此绝地竟然逗留三天!

可见,此时的石达开已失去往日作为战将的机警与判断,变得迟钝而麻木!

结果错过了有利时机,第二天一大早,大渡河上游山洪爆发,河水暴涨,任谁也难以逾渡。

而此时,清军也完成了对他的包围。

石达开当时的处境,“前阻大渡河,左阻松林河,右阻老鸦漩河”。江北有清军拦截,西有土司王应元拦阻,东有土司岭承恩拦堵,南有清军游击王松林的兵勇据守,形势极为不利。

石达开虽然组织数次突围,但都没有成功。

弹尽粮绝之下,石达开先让其妻妾及子数人投江自杀。然后,为了“舍命以全三军”,他先写信给骆秉章,与手下高级将领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以及五岁幼子石定忠赴凉桥清军大营,与骆秉章“谈判”。

石达开想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部众的安全。

然而,对其痛恨已久的清廷,是不可能让其如愿的。

随后,石达开被骆秉章凌迟处死于成都,时年仅33岁。其部众两千余人,也尽被杀戮于大渡河畔。

石达开:一个智勇无双的将军,与幼稚天真的领袖

从曾经英明神武的翼王,到最终身陷绝地,悲惨而死,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使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有无尽的思索。

笔者觉得,石达开前期之所以能战功卓著,这与其事才能出众,英勇善战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其有太平天国这个大团队的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兵员、给养、配合、情报,甚至精神力量,而其作为统兵将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战谋划和指挥上。

而其失败,除过出走后失去了许多原有的支持,如给养、情报、配合外,还有战略的失误,但最主要的是他作为一个领袖的缺陷,其缺乏坚定的决心,在面临困境时容易消极,甚至想“隐居山林”。

其思想不够成熟,意气用事,负起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和个人陷入困境。

还有其对面临的困难和斗争的残酷性缺乏充分的考虑,还存在较为幼稚的幻想。

而正是这一切最终导致了石达开的失败。

1.《太平天国史》

2.《太平天国的兴亡》

3.《悲剧石达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