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1892年,賽珍珠出生於美國的一個傳教士家庭,她4個月大時就跟隨父母來到了中國,之後一直在江蘇鎮江定居。賽珍珠的父母專門請了一個私塾先生教她中文,學會中文以後,她才慢慢接觸英文,所以她一直稱中文才是她的“第一語言”。賽珍珠在鎮江生活了18年,整個童年時期都受到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賽珍珠回到了美國唸書。25歲那年,賽珍珠選擇回到熟悉的中國,與研究農學的布克教授結婚後,便一直定居安徽,在那段時間,賽珍珠用文字記錄生活,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都寫進了書裡。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1921年,賽珍珠和丈夫一同來到南京,她在南京的12年時間裡都在金陵大學任教。她的處女作《也在中國》發表後,便正式走上了寫作之路。賽珍珠除了熱愛寫作,還翻譯了不少中國文學作品,她將《水滸傳》的書名譯為“四海之內皆兄弟”,她筆下的文字如同她的人一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賽珍珠早就拜讀過徐志摩的詩集,對他十分仰慕,她在翻譯《水滸傳》時,與徐志摩寫信希望能得到對方的指點,於是兩人有一段時間的書信來往。賽珍珠與中國其他文人也有著密切的聯繫,胡適、林語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賽珍珠在南京執教期間,在大學為她提供的小洋樓裡,深入普通人的生活,用敏感又細膩的文字寫下了反映中國農民生活的《大地》三部曲。1932年,賽珍珠的小說《大地》出版,拯救了一個瀕臨破產的出版社,小說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世界開始通過賽珍珠的作品重新瞭解中國。1935年,賽珍珠回到了美國,她寫作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女權運動,和丈夫一同創辦了“東西方聯合會”,致力於中西方文化交流。兩年後,抗戰爆發,賽珍珠在聲援中國的募集會上激動地說,中國絕對不會屈服於日本。1942年,賽珍珠發表的作品《龍子》中,再現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場景,小說中字裡行間都是對日本侵略者的控訴。之後,賽珍珠創辦“歡迎之家”,收養有亞洲血統的美國棄兒,還創立了賽珍珠基金會,專門幫助美國軍人在海外與亞洲婦女非婚生下來的棄兒。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1938年12月10日,賽珍珠憑藉《大地》和兩部傳記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是這樣描述的:“對中國農民生活史詩般的描述,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豐富的,以及她傳記方面的傑作”。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頒獎典禮上,賽珍珠說:“如果不以我個人的方式提到中國人民,我就還不是真正的自己。在過去的那麼多年裡,中國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我自己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也將永遠都是我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領養過我的中國與我自己的國家有許多心理上的一致之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自由的熱愛。今天,當整個中國正在從事人類最偉大的爭取自由的鬥爭的時候,我們更能夠看清楚這一點。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加敬佩中國。現在,中國人民正團結在一起反擊威脅她的自由的敵人。有了這種對自由的決心(這決心深深地紮根於她的本性之中),我知道,她是不可戰勝的。”


果然在1945年,日本投降,賽珍珠的預言成功應驗了。在賽珍珠發表諾貝爾獲獎感言時,字裡行間都能感受到她對中國的熱愛。要知道在81年前,中國軍隊在抗戰場上是不佔優勢的, 廣州、武漢等城市接連淪陷,但賽珍珠對中國有信心,對曾經養育過她的土地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賽珍珠在中國斷斷續續生活了40年,先後輾轉於在鎮江、淮安、宿州、南京和廬山等地。她將鎮江視為“中國的故鄉”,她的作品多數都在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美國總統尼克松評價賽珍珠是連接中西文化的橋樑,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敏感而富於同情心的人1973年,賽珍珠在美國的佛蒙特州去世,臨終前她穿著一件絲質的中國旗袍,她的墓碑上沒有任何英文介紹,只有“賽珍珠”三個篆體漢字。

這位美國女人在中國生活40年,獲得諾獎時說: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賽珍珠晚年一直想回到中國,但由於政治原因,她的申請遭到了拒絕,這也成為她唯一的遺憾。在賽珍珠晚年的自傳裡,她再一次向全世界表達了對中國這片故土的熱愛:“我一生到老,從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屬於中國“!在賽珍珠的眼裡,任何阻抗中國的敵人都會被打敗,當前的疫情也是同樣的,中國終將打贏這場防疫戰,因為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