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出现血钾、血磷升高怎么办?教你3点,及时纠正

影响慢性肾病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项:肾脏内炎症因素、血液内毒素水平及整体电解质的稳定。每一项都对肾功能的发展及病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

肾病发展早期阶段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关键时期,控制炎症因子对肾小球等肾脏细胞的进一步“骚扰”,炎症因素常导致的如蛋白尿、水肿等症状非常典型,如果治疗越及时,症状得到控制,肾功能恶化的可能性越小。

肾病出现血钾、血磷升高怎么办?教你3点,及时纠正

肾病中后期,体内毒素水平逐渐上升,主要是肾小球发生纤维化甚至硬化,受损后无法发挥滤过作用,体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典型如血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的升高,就是这类情况。

相对于这两类情况,体内电解质水平在早期往往没有异常表现,这主要与肾脏的代偿性相关。肾病中后期阶段,肾脏受损过半,身体异常症状开始凸显。电解质水平出现代谢紊乱的情况。

相比于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来说,电解质紊乱引发的症状比较隐匿,且具有多样性,因此不易被引起重视。

肾病出现血钾、血磷升高怎么办?教你3点,及时纠正

注意!电解质紊乱会加速尿毒症,甚至还会影响寿命

电解质检查是进行血液电解质检测,检查项目包括钾、钠、氯、钙、磷、二氧化碳等指标,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则表明出现电解质紊乱。研究表明,电解质严重紊乱会加速肾衰竭风险,与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对于电解质紊乱造成的风险,有时候我们肾内科医生也害怕,我们说电解质像暗处的“死神”,往往悄然而至。

肾病出现血钾、血磷升高怎么办?教你3点,及时纠正

它会引起这些典型高危并发症:

  • 高钾血症——伤肾又伤心

肾脏代谢功能出现下滑,会造成血钾升高,长期持续升高则会引发高钾血症。较轻患者表现为四肢麻木、肌肉酸痛、乏力,严重患者四肢麻木增强甚至无法走路,还有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速过缓甚至心脏骤停的情况。严重危及生命安全。

应对血钾升高,降低心肾衰竭风险:一建议肾功能不全后的患者,开始检测血钾指标。二血钾升高后,及时服药治疗,如利尿剂等促进钾离子排出。三注意避开一些升钾的药物如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或食物如香蕉、大枣等等。

肾病出现血钾、血磷升高怎么办?教你3点,及时纠正

  • 高、低钙血症 ——伤肾又伤骨

受血磷影响,还有蛋白质漏出,或服用激素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后期易出现高钙或低钙血症。血钙高或低都不利于体内骨骼的发育,血钙高则会引起恶心、呕吐、疲乏、严重甚至神志不清、昏迷的情况。低钙则会加重骨质疏松的风险,引发肾性骨病,影响走路。

应对策略,高钙患者针对原因进行纠正治疗,低钙患者可以及时补充维生素D活性钙。

  • 高血磷症——肾性骨病

肾脏排磷减少,血磷升高,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骨盐释放增加,则会引起骨质中的钙质丢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引发肾性骨病。

对于肾衰竭患者,可以服用钙磷结合剂中和治疗,尚未发生肾功能不全,可以通过补给生理盐水,降低血磷酸盐,使磷酸盐经尿排出增加,减轻钙质的丢失。

每一项症状出现对已受损的肾脏,都是雪上加霜,而且增加病情恶化风险。应对电解质对病情的影响,一定要注意勤查勤纠,把对肾脏的风险降到最低。

疫情期间,有些患者无法及时复查或到院治疗,有肾脏健康或遇到肾病相关问题,可以点“了解更多”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