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可能很多人立马会想起那首代表台湾民歌时代的巅峰之作《橄榄树》,《橄榄树》成全了齐豫,也成全了这首华人世界经久不衰的传唱经典。


齐豫的歌和人都是一种财富,歌来自于心灵,心灵干净的人才能唱出心灵的歌,不做作,不商业,只是用声音来回馈自己的歌迷。


她的歌沒有悲戚,只有喜乐。她的人没有多少欲望和野心,充满澄澈、随性和淡定的气质。


都说真正的好艺术不会在短短几十年间消弭,会在一代代人心中扎根,成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代名词。


齐豫,便是这其中的一个。


经典永远是经典,正如李泰祥所说:“我觉得齐豫真的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游吟歌者,齐豫是活在这世界上的星星,那个光亮,一直存在,永远都在的。”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她的橄榄树


齐豫从小成长在家教严格的家庭,大哥齐鲁早年被送往日本读书,成家立业。弟弟是歌手齐秦,妈妈是满族人爱唱歌,在妈妈的影响下齐豫从小也爱上了唱歌。


少年时代,齐豫好强,独立,一路成绩优异考入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毕业后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硕士,离开了台湾竞争激烈的读书氛围,在更加开放自由的美国,齐豫真正意识到唱歌对自己的意义。


她与音乐结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爱尔兰、苏格兰和美国有一批弹着吉他唱歌的民谣歌手,齐豫深深为之着迷:“那些民谣都是说故事,觉得那些故事特别真实感人。简单的词句,也不说大道理。”


而那一年正好是校园民歌发起的时候,齐豫带着好玩儿的心跟着组队参加了比赛。没想到一参赛就拿了冠军,一拿还是两个。


“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齐豫唱的这首《乡间小路》被收录于当时的《民谣风》第一辑专辑里,后来被蔡琴、卓依婷等人翻唱。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纯粹清澈嗓音的齐豫,在两场歌唱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被当时担任评委的李泰祥(音乐制片人)赏识。遂将其收为弟子。并称“齐豫是那个时代难得的游吟歌者,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她是永恒的存在。”


1979年,22岁的齐豫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橄榄树》,而其中三毛作词、李泰祥作曲的同名歌曲,不但让齐豫一举成名,更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橄榄树》、《欢颜》、《走在雨中》、《春天的故事》、《你是我所有的回忆》,可以说李泰祥将所有的呕心沥血之作,都交给了齐豫。


齐豫的声音一直被称作“天籁之音”。就连李宗盛都如此评价:齐豫唱歌简约不炫技,她的特色是很难通过练习达到的。可以说,《橄榄树》这首歌是齐豫的隐形的翅膀,带领着她飞得更高。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与三毛结缘


如若李泰祥是齐豫的恩师,那么三毛便是她的知己。


她的第一首成名作《橄榄树》的作词人,便是三毛,只是彼时两人并不相识。


齐豫还坚持认为她们是作者与书迷的关系,“我和她的交集不算太多,所以我觉得我和她的关系,更应该是一个作者和书迷。对于我来说,她仍然是一个我尊重的偶像,我的文字风格就受到她很大的影响。”


齐豫也觉得自己与三毛既有相似,又有不同,“那时候她的每本书都有看,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撒哈拉的故事》。我觉得一定有相似的地方,从大一开始看她的书,会有很多连线的感觉。”


齐豫唱了六年的《橄榄树》,却还没有见过三毛。直到1985年,齐豫的恩师李泰祥把三毛带到滚石,这个女作家写下了很多歌词。第一次见面的印象却并不是很好“她说话声音细细尖尖,很造作,根本不像书中描述的那样,是个爱骑马、性格奔放的人。”不过后来齐豫发现,两人同样喜欢中国古典文学。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三毛曾经说过,在台湾,只有三个女人适合穿波西米亚风格的大花裙,这三个女人就是三毛、潘越云和齐豫。也正是因为当年三毛的一句话,在台湾最适合穿波西米亚服装的女人是齐豫,我们视野中的那个齐豫永远都是身披红红绿绿的布料,笑容甜美,安静舒适。

后来,当初的三个才女一个撒手人寰,一个嫁作人妇,只有齐豫还在孜孜不倦地专注于自己的音乐。


齐豫说“我看到她的时候,我看到了最喜欢的那个部分,勇敢,那正是我最缺乏的部分。我看到她的纯粹直接,非常羡慕。我觉得我和她都很真,只是我很真诚但是不勇敢,她又真诚又勇敢。”


三毛的文字代表着流浪与远方,“她的文字给我很大的启发,那种乐观、洒脱与坚持让人触动。”作为三毛的粉丝,唱三毛写的词让齐豫感到与有荣焉。这之后,她与歌手潘越云一起用歌声讲述了三毛的半生故事,记录在《回声》专辑中。


30年后,当身边的友人提到想办场与三毛有关的演唱会时,齐豫觉得缘分到了,而这场《回声》,更是自己音乐人生的一次回眸,因此有了一场智慧的交谈。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无法被超越


“音乐是有力量的”,她说,“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而且是可以影响他人的”。在听者的耳中,齐豫的声音让人想起海边捡回的贝壳,藏着大海的倾诉和海风的清冷。正如她所唱的那首《橄榄树》,世事茫茫,人生碌碌,却总是对远方充满向往。


多年以后,有一个场景她依然念念不忘:她推开老师家的纱门,那台立式钢琴上面铺了一张很大的谱子,在那里她第一次听到一首歌,一首被她描述为“惊为天歌”的歌曲,那首歌,就是《橄榄树》。


“你听了很多英文的音乐,可是在当年所有的中文歌曲里面好像没有听过这种清新的风格。”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说到《橄榄树》,齐豫首先感到的是幸运,“这是我很幸运的地方,我出道的那首歌《橄榄树》作词是三毛,作曲是李泰祥老师,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我不止一次说,老师你能不能再写一首像《橄榄树》这样的歌,老师说,这样浑然天成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被模仿的,我自己都没法再写一首《橄榄树》。”


《橄榄树》的旋律朗朗上口,但其实并不简单,“《橄榄树》真的是很特别,它听起来很简单,唱起来不简单,弹奏起来也不简单,不看谱的话,很多乐手都会弹错。上次我去《我是歌手》的时候,大家有测试,看谁进歌进得对,结果没有一个进对。老师谱曲的功力是在那里的,随时唱起来,都是能感动人的,就像三毛的书一样,他们能找到人类最共同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永远存在的,我们都能从中得到养分,所以我非常感谢。”


齐豫说,40年下来,每次唱第一句还是很紧张,怕唱不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那几个音永远是让她战战兢兢,唱过了第一句,才会放轻松下来。


“《橄榄树》这首歌,我在舞台上讲了很多次,它对我来说,是这么的厉害。它很简单,人们听了就很喜欢。现在我已经60多岁了,它对我还有这么多的意义,觉得《橄榄树》一直在幻化,一直在变化,现在唱起来,会让我想到千万不要忘记你远离的那个故乡,要记得回来,这就是一个初心,一个原点。”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信佛”后的简单生活


齐豫说,她一向是个随性的人,信佛之后,她没有刻意吃素,也没有太严苛的规律自己,唯有每天的念经是必做的功课。


信仰佛教后生活变得愈发简单,读书、诵经、打坐,自己做饭,齐豫说这样低欲望的生活是“自我修剪”,把多余的东西修剪掉,方能看到最重要的东西,无非是生活和音乐,这息息相关的东西。


生活上,柴米油盐,自己打点。


2004年她决定专心礼佛,宣布不再唱流行歌。两年之间,齐豫发行两张佛歌专辑,她深深的感谢老天爷给她澄澈的嗓音作为礼物,“如果流行音乐安抚人们的心情,那佛经音乐便是安抚人们的性灵。”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谈起新专辑创作缘由,齐豫表示:“在2012来临前,推出《佛子行三十七诵》其实是有特别意图的。关于2012末日寓言虽然偶有耳闻,但其实没特别考究。但越是这样的年代,人心越要追求平静,我相信若有甚么要毁灭,就有甚么会重新开始。《佛子行三十七诵》的问世,就是佛陀对人世最好的祝福。”


聊到新专辑题材,在众多经文教诲中为何选择《佛子行三十七诵》,齐豫表示:“我们经历了许多口号守则训诲,却没有一个比《佛子行三十七诵》更来得急迫和贴近这个时代的需求,《佛子行三十七诵》目前也是佛教界一致推广的作品。”专辑两首曲目总长超过30分钟,齐豫以全新创作搭配《佛子行三十七诵》经文,打造吉他安静版、悠扬大气版不同编曲。不同于《大悲咒》、《心经》较难理解,齐豫认为《佛子行三十七诵》经文更加浅显易懂。


她常说:“不是我唱佛歌,而是佛歌让我唱。如何唱好佛歌?当然先从口戒起,才能戒身和心。”比起过去和现在的音乐,齐豫更愿意谈她信仰的佛教,谈修身养性。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两段婚姻


如今单身一人的齐豫曾有过两段婚姻,不过最后都失败了。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在美国读书时的同学。1981年,齐豫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同学、人类学博士、德籍美国人大卫结婚,1984年,大卫一度陪同齐豫回台湾担任台大考古系讲师,后因经常分居两地,聚少离多,婚姻仅维持了9年。


最广为人知的一段就是和恩师李泰祥的弟弟李泰铭,两人于1991年结婚,两人育有一女李洁,不过这段婚姻却没能熬到千禧年的到来,便再次破裂了。


经历过两次失败婚姻的齐豫现已皈依佛教,清心寡欲。生活也非常简单,齐豫自己的解释是说太多的接触外界会让自己变得浮躁,无法静心修行。被齐豫舍弃的不止是繁琐的社交,甚至还有她的前夫和女儿。


齐豫女儿10岁的时候,便回到了父亲身边,齐豫觉得自己无法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她也更应该注重学业,从此也很少联系。


走过两段失败的婚姻,齐豫对于婚姻有了与人不同的理解,她在《幸福》的歌词中就写到“有人把幸福当事业来经营,有人为了自由,婚姻叫停,婚姻是违反天性的制度,让人忘却贪婪、抵抗孤独。”


与此同时,齐豫说她一直在反省,但反省的结果却是“我觉得我是一个不适合婚姻的动物。”“在那个时代,在我结婚的那个年纪,我是不适合婚姻的,至少在那个时候不是很成熟。”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离婚后,她的好友张清芳问她会不会对感情却步?齐豫笑说,如果去算命,都是二十岁算桃花,三十岁问事业,到了四十岁,就只会问健康有没有问题。但她也说“我没有婚姻恐惧症,不会预设立场,也没成为绝缘体,爱情来的时候,谁也不能控制的,一切随缘”。


如今齐豫已经63岁了,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生活,她很开心和快乐。向往美好,洒脱和自由。永远带给他人温暖,永不停息追逐梦中橄榄树的脚步。


齐豫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歌手,但她也绝不是过时的歌手,无论何时何地,她永远都有自己的听众、知音。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齐豫,曾经的橄榄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