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马太效应”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中存在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赢家通吃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老子的《道德经》就已经提出类似的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是用富余去补足缺失的,而人的常理却不同,是以贫者的去满足富余的,“马太效应”正是老子的“人之道”思想。

马太效应是世间最冰冷的规则,却又无处不在。

人口的马太效应:

大都市就像抽水机,不停从落后省份抽取劳动力,或许将来某一天,我们会像今天的日本一样,无数村庄和城镇凋零衰败,但东京和大阪都市圈繁华依旧。

马太效应: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都市有优质政治资源、商业资源、教育资源、人力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吸引着无数优秀的年轻人,而优秀的年轻人将推动大都市的繁荣发展,从而让大都市获取更多资源,于是形成了一个优势迭代的良性循环,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强者愈强。

大都市在攫取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用高房价和户籍制度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挤到繁华都市的边缘,直到他们梦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滚回家乡,然后他们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离家乡。

财富的马太效应:

当今的资本回报率已经大于经济的增长率,这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聚集。也就是说,越有钱收入增长越快!经合组织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

马太效应: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最近3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更快。投资财富的积累犹如滚雪球,同样的速度下,雪球越大体积增长越快。

人与人之间的财富马太效应也是如此。比如张三有100万的资产,李四有10万的资产,假设两人资产都按照20%的速度增长,10年时间,二人财富增长曲线分别如下图B和C所示。但实际上,拥有100万资产的张三拥有更优质的社会资源,他的财富增速可达30%,而拥有10万资产的李四在各方面要弱一些,他的财富增长速度只有10%,于是,10年时间,张三和李四的财富增长曲线分别如下图A和D所示。

马太效应: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阶层的马太效应:

《人生七年》是BBC的一部纪录片,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从7岁开始,每七年记录一次,直到他们的56岁。这项历时49年的研究揭露一个残酷事实: 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阶层在代际间得到了传承。

7岁,不同阶层孩子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上流社会:John和Andrew已经养成阅读《金融时报》、《观察家》的习惯,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会上顶级的私立高中,然后读牛津大学,再进入政坛。中产阶层:男孩拥有自己的理念,如反对种族歧视,帮助有色人种;女孩则想着长大嫁人生子。底层社会: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贫民窟出生的Paul甚至把“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当成自己的人生愿望。

49年之后,他们已经56岁:

上流社会:John成了企业家并致力于慈善事业,Andrew成了律所合伙人,他们的孩子继续接受着精英教育。中产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是中产,也有个别滑落到社会底层。底层社会:Paul成了泥瓦工,Symon成了司机,他们生了一大堆儿女,儿女中的大部分人继续在底层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获2016年的雨果奖:顶层操控规则,中层高节奏工作,而底层的穷人,将连被剥削的价值都不再会有。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息地到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换人”是必然的趋势,当一批又一批“自动XX机”进入各行各业后,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降低。到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的出路在哪里?

这个社会还有打破阶层的可能吗?

有,当然有!即便是在阶层高度固化的英国社会,在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现了一个人,他打破了阶层的天花板成功晋升精英,他就是Nicolas ——一个农夫的儿子,他考上了牛津大学,然后成为了美国名校的教授。十四分之一,从概率上来算,约为7%。

无独有偶,全球复杂网络研究权威、美国物理学会院士巴拉巴西在《爆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人则改变了世界。书中没有给出7%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他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世界上永远存在这样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这一类人被称为英雄。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篇残忍的文章可能会生生撕开你躲避现实的外套,毫不留情地向你展示那些赤裸裸的阶级差异。是的,这个世界从未公平过,多少人降生的那一刻起人生就注定不同。但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正能量,因为,我们从未停止和命运做对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