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野生小龍蝦,農民用什麼方法捕捉野生小龍蝦你知道嗎?

悠然見東山


高度來答題。


野生小龍蝦的來歷。第一次認識小龍蝦,是一年放暑假。下大雨,發大水後的早晨,出門準備抓魚,發現村外河溝路邊的草叢中都是小龍蝦,當時看到它們很好奇,竟然有這種紅色大鉗子的蝦!高興壞了,和同伴撿拾的小魚網都裝不下了。大人們聞訊趕來來,拿著筐子袋子等用具,都是滿載而歸。後來據說龍蝦是河的上游,養殖戶的龍蝦塘,遭遇山洪被衝下來的。那幾天每家都吃龍蝦,全村都是小龍蝦飄香的味道,每每想起抓蝦的熱鬧場景,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心動。

小龍蝦的生活習性。從此以後,村邊的河道里,菜園邊的小池塘,只要是有水源的地方,都有小龍蝦的身影。這種可以陸地上爬行的水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強大,可以打很洞藏在淤泥之中渡過旱季,一旦有水,馬上繁盛。它們也不挑食,只要是腥葷之物,都是它的盤中餐。比如田螺肉,蚌類肉,小螃蟹,鴨腸子等等家禽的內臟,它都非常喜歡。所以人們根據它的喜好,想方設法抓捕野生小龍蝦,從最早的釣龍蝦,挖龍蝦,演變為現在的下地籠抓龍蝦,都是用小龍蝦喜愛的食物做誘餌,屢試不爽。這個時期的抓小龍蝦,也是農閒時人們的一種愛好,不單單是為了吃它,也許就是為了抓它中間的樂趣吧!

吃貨們的強大。如今河塘裡的野生龍蝦快被人們吃光了。在吃貨們強大的需求之下,野生小龍蝦的命運也在悄悄的發生這變化,現在我們當地的河塘裡,已經很難尋覓到野生小龍蝦的影子。看來誰也阻擋不了吃貨們的強大,為了應對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人工養殖龍蝦的出現,解決了吃貨們強大的需求。野生龍蝦在一些地區,繁殖的速度沒有被抓捕的速度快,慢慢這種抓龍蝦的樂趣也就消失了。


三農的高度


這我最清楚了,過去農民捉蝦,都是用蛤蟆腿或雞腸子釣,一天能釣好多。現在很多農民捉蝦,用的都是地籠,因為地籠捉蝦既方便,又省時,捉的還多。

上小學的時候每到暑假,我們幾個小夥伴就會一起去野外捉蝦,一開始我們都是用蛤蟆腿釣蝦,後來我們都嫌釣的慢,就開始下溝裡捉。每當很多農民在抽水灌溉農田的時候,溝裡的水都會被抽乾,我們這些孩子就下溝摸魚捉蝦。

我們也會在乾旱的時候出去捉蝦,我們當地夏天總有一段時間非常乾旱,沒水了小龍蝦就會打洞,然後我們就到溝底尋找小龍蝦的洞穴,遇到大的洞穴就直接用手掏,遇到小的洞穴就用鐵鍬挖。有時候手會被夾爛、劃爛,但是掏的開心,挖的快樂,幾個小夥伴半天能捉一小桶,回家的時候一人分一點。



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看大人們捉蝦用的都是地籠,一天能捉好多,我們這些孩子就一人買了幾個,第一次我讓我爸給我買了5個地籠,然後就跟小夥伴們一起用地籠捕蝦,確實既方便,又實用,一天能捉好幾斤小龍蝦。

現在很多地方野生的小龍蝦都不多了,白天很難釣到,很多農民都沒耐心釣了,想吃野生的小龍蝦都直接用地籠捕。

老蔡說水產


對於生在農村長在的我來說,捉小龍蝦那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記憶裡小時候,農村的野生物種還是蠻多的,田間地頭,小溝小河都是我們耍樂的好去處,每次到這些地方總是收穫滿滿,比如野王八,黃鱔,泥鰍,最多的還屬小龍蝦。以前沒有籠子捕捉小龍蝦,都是採取手抓,下竹籠和釣竿釣的。

對於手抓龍蝦那是樂趣最多的情節,龍蝦一般在田間會打上洞,它們往往會在洞口堆一部分稀泥,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龍蝦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時小夥伴就會擼起袖子下手掏,掏著掏著就會聽到慘叫:“夾住手了,啊啊啊”,隨後就會看到龍蝦的兩隻鉗子夾在夥伴的手指上,想想都是搞笑的。你們是不是也用手掏過?

而現在為了方便和效率高,都採取了下地籠的方式捕捉小龍蝦了,不過也缺少了兒時的那種快樂了。





魔性的法師


小龍蝦的捕捉方法很多。

我記憶中,在夏季的夜晚,父親會戴上礦燈頭,揹著電瓶,拿著魚叉到每個有雜草的小水溝裡尋找小龍蝦。一晚可以叉十來斤龍蝦。不過這些龍蝦當晚就得要煮好,不然第二天就不好吃了。

我們在小學時,會尋找已經死去不久的青蛙或者蛤蟆肉釣龍蝦。我屋子左側是個小溝,有時候一天能釣三十多斤。

現在捉龍蝦,就是用地籠,順著河溝的走勢擺放一夜,天亮去收。也會用那個花籃籪,扣上泡沫浮子,也是第二天天亮收。

我還見過用敵敵畏藥龍蝦的,不過現在不允許使用這種方法了。


愚人覓知音


這個我把我第一次認識龍蝦和大家說一下,上初中的時候我們那學校後面有幾個池塘,那時候也是同學帶我們去的,只見那水邊上有那茶杯口那麼大的洞,我同學說這裡面有龍蝦,然後就脫了上衣光膀子手和胳膊都插在了洞裡往裡面掏,然後他手拿出來的時候就看到一隻大大的紅紅的大蝦,這是我第一次見這麼大的蝦,很多同學也是,然後我們就全部開始在池塘邊找洞,然後開挖,很開心,後面我們就搞了一大堆小龍蝦拿回了家,那時候不知到能吃,就放在水裡養著,第二天全部死翹翹了😂


-0-王子


農民捕捉野生小龍蝦會有什麼方法?以我小時候的親身經歷來說,大多都是以下兩類:

釣小龍蝦

小龍蝦生長速度很快,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強,一般生活在池塘或者稻田。因為小龍蝦喜歡吃腐肉這一習性,就有釣龍蝦這麼一說,拿一根杆子,杆子綁上細線,細線的一端綁上青蛙、豬肝、豬肺,總之越腥越好,然後放入池塘,只需安靜等待,收穫肯定不少。畢竟小時候經常這麼幹。

挖小龍蝦

小龍蝦都有經常待的洞穴,在野外想直接用網捕撈小龍蝦,不太現實。只有把池塘溝渠放水,然後直接挖,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你還見過什麼捕捉野生小龍蝦的方法,下方評論哦!



酷玩街


曾經有幸跟著哥哥去捉過一次小龍蝦,而那一次是我人生記憶裡看到最多一次的龍蝦。

捉小龍蝦要選擇正確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及約幾個比較靈活且膽大的夥伴。

那年哥哥說約好了伴晚上要去捉小龍蝦,這讓喜歡捕魚捉蝦的我瞬間興奮了起來,跟著哥哥屁股後面一個勁央求帶我去捉小龍蝦。

夏天的夜晚沒有涼風習習,有的只是空前的悶熱,大概十點以後,哥哥和兩個夥伴全副武裝起來,那打扮簡直是慘不忍睹,越熱越穿了雨衣雨褲,甚至還有雨靴,只穿短袖的我還覺得熱不可耐,他們幾個竟然穿了厚實的雨衣,穿戴完畢,我們拎著三個鐵桶,那仨人頭戴著強光頭燈,四個人浩浩蕩蕩來到村後的一個池塘邊。

池塘里長了很多蒲草,蒲草開始結棒了,哥哥他們選擇了坡度大、蒲草多的池塘東北岸邊下水,一人手裡拿著一根長木棍,很結實的那種,試探著往池塘裡的蒲草叢中走去。


站在岸上的我只能傻傻的看著他們,終於走到了蒲草跟前,三個人呈扇子狀分開,最先開張的是姓蘭的哥哥發小,他說了句:俺滴個娘來,小龍蝦在開全塘大會啊!說完就把手裡的木棍插在水中淤泥裡,開始一隻手從蒲草上往下摘小龍蝦。

原來夏天的夜裡,水中的氧氣和溫度對於水裡的生物來說太過沉悶了,有能力、可水路兩棲的小龍蝦會在夜裡偷偷從水中跑出來,像人類一樣爬到蒲草上乘涼,為了安全起見,它們會選擇九點半以後出來,只是生活習性被摸清了,無論它們啥時候出來都沒有安全可言。

三個人用頭燈照著蒲草,就像是電影裡的採茶女,一隻手摘一隻手拿桶,等一片蒲草被他們掃蕩完了,每個人的水桶裡已經裝了上半桶小龍蝦。

捉完了龍蝦,四個人踩著接近十二點的月光凱旋而歸,路上我問了他們,為啥穿雨衣,回答:防蛇,防螞蝗。我又問:木棍的作用?回答:確定那裡是稀軟的淤泥,保證落腳的安全。

想吃野生小龍蝦,要不辭辛苦,不怕危險,付出之後才能有美味小龍蝦享受。


看農村說農事


哈哈,謝謝樓主的這個提問,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我99年的,當年小時候在老家鄉下上小學,這個事情印象太深了,還勾起了我的回憶。

當時其實水稻田了,真的太多龍蝦了,在早稻剛下去,四月到六月的時候,抓龍蝦全靠🐸🐸青蛙。

直接在田裡抓一隻青蛙,無論大小,直接抓住腿一分為二(雖然這很殘忍,但是小時候嘛,也沒那種概念,再加上又是小孩子。)只需要拿一根繩子一端綁著青蛙腿。就直接放到一米多高的水稻田裡,釣一隻龍蝦只要五六秒,一下午就可以搞到兩桶。哈哈哈

現在想到都好開心,但是現在生態不行,田裡很少見了。希望大家能在下面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另外看到這麼辛苦手打的過程,給我一個讚唄,謝謝各位大佬




安東搞笑君


我農村的,記得我們小時候捉龍蝦,那是拿個籃子在溝渠裡一寸寸找啊,看到一個就捉一個,以前小龍蝦也沒這麼髒。

還有就是找洞,龍蝦會打洞,我們找到洞口有紅泥的,就讓男孩膀子伸進去掏,基本一掏就一個大的。

現在的農村溝渠裡面應該已經沒有龍蝦了。

大人捉龍蝦會在河裡下網或是那種竹子編起來的簍子,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反正是細長的簍子吧,裡面放上龍蝦愛吃的,龍蝦鑽進去就跑不出來了,放在河裡放個一夜,第二天早晨拿起來,直接把龍蝦倒出來就可以了。



裴思純


在我小時候小龍蝦不是什麼地方都有的,一般在菜農地區才有,產稻區是沒有的。

逮小龍蝦我最初用手掏,找洞口有像燕子窩一樣的排洩泥土的,一掏一個準,畢竟是小孩嘛,順便在田溝裡用兩手輕輕摸,也能摸到。再不行就把小溝水淘幹,直接逮,除了小龍蝦也可以逮到小魚和泥鰍等。

釣小龍蝦是文明的捉法,我很少用。

青少年時就用自行車鋼絲磨尖扎成排叉,晚上用手電筒照水溝的小龍蝦,浮在水草邊的小龍蝦用電筒一照,眼睛是紅的,一叉就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