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到的宴席 品得出的文化——品味渭南“流水席”

吃得到的宴席 品得出的文化——品味渭南“流水席”

渭南日報 記者劉聰梅

“走,吃文化走!”隨著一聲吆

喝,我們一行幾人出臨渭過大荔,直奔澄城,尋找傳說中的“三八席”。

近期時有友人聊起渭南鄉間的“流水席”,推崇傳統飲食文化,吊人胃口。勞碌奔波,因美食,更因文化。

說走就走的品味活動,多少有些尷尬。一時沒有遇到農家“過事”,看不到“三八席”的熱鬧景象。只好經人指點,繞道交道鎮,在一處“農家樂”裡了卻心願。

澄城“三八席”是改進和發展了的“流水席”,也是一種古老風俗。關中農村遇到紅白喜事,都會以“流水席”的方式宴請親朋。

農村“流水席”不像一般宴席那樣上齊所有的菜,它最大的特點是陸續上菜,吃完一道菜再上另一道菜;有的地方是各種菜一起上,客人輪流坐席,等一撥客人吃完了,再換另外一撥人吃;有的地方則是吃完一道席,換到另一張桌上再吃下一道席。凡此種種,皆如行雲流水一般,所以被稱作“流水席”。

據記載,“流水席”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因寺廟依靠流動的泉水漂送條盤內的齋飯給香客,以“借流水上席”而得名。客人陸續來到,隨到隨吃隨走的習俗也跟“流水”的名字非常貼切。

關中農村“過事”,就在自家的院子裡搭起棚子,壘起灶臺,請兩個鄉廚,做酒席來宴請親朋。這種習俗一直延續至今,無論窮家富戶,都是如此。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有的地方出現專業送餐,主家不再搭灶做灑席。


吃得到的宴席 品得出的文化——品味渭南“流水席”


澄城飯席

澄城“三八席”

既到澄城,自然首先是古徵尋鮮。

澄城“三八席”自古就存在,只是名稱不同,菜品不同,縣境之內也有差異。

作為一種飲食文化,澄城“三八席”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如今待客重心由豪紳向大眾轉化,從吃飽到吃好轉化,從填飽肚子到品味文化轉化。因此,待客標準和理念由原來的追求菜多量大轉變為少而精、綠色生態、健康營養。

據介紹,澄城“三八席”以“三”代表溝南、溝北、縣中三個地區,分涼、熱、飯菜三個環節,以八涼八熱八飯菜而得名,以八與發為吉祥,以傳統、豐盛、精美、溢香、喜慶為特色。吃席有講究,看客的人左手伸出,嘴裡說請,人們才開始用筷、動嘴。敬酒從上席開始,按順時針轉。

據介紹,澄城“三八席”八個涼菜分為“四葷四素”,四葷代表春夏秋冬,四素代表東南西北。“四葷”必須要有酒碟子、牛肉,其他可選耳片、排骨、雞塊、帶魚等任意兩樣,四碟葷菜算作酒席上的硬菜。“四素”主要有熗蓮菜、拌黃瓜、澄城玉面、油炸豆腐絲拌粉條、片粉帶帽、糯米棗山、花生米等任選四樣,合為八道涼菜。

耿華陽是地道的澄城人,小時候村裡誰家過事,外婆外公去幫忙,他就跟著去過事的人家裡玩耍。耳聞目暏了一家又一家做“流水席”的盛況,品賞了一次又一次“流水席”的美味,對“三八席”情有獨鍾。

據他介紹,澄城“三八席”熱菜主菜為三大件:雞、魚、帶把肘子,含吉(雞)慶有餘(魚)之意;雞魚和大蝦為三大件硬菜,含龍(蝦)鳳(雞)呈祥之意。雞通常做成香酥雞、葫蘆雞或清燉雞;魚,最早為紅燒鯉魚或草魚,必須是整條魚,不可分割為塊;帶把肘子一般是地道的帶把全肘子,稍微差一些的席面通常在桌數多的情況下會採用“假”肘子。熱菜有了三大件後再配個燒肉品,備選冰卜肉(大肉塊)、蜜汁軲轆(或甜盤子)、香菇炒青菜、燒吊子湯(或生汆丸子湯、酸辣肚絲湯)、銀耳蓮子羹(或西湖牛肉羹、玉米羹)等。湯以生汆丸子、魷魚湯、酸辣肚絲湯、玉米羹、燒吊子湯等自由搭配。上菜次序是先湯後菜最後米,三大件穿插其中,最後一道菜上甜米,含(甜蜜)之意。寓意酒席結束,飯席開始,始終沉浸在幸福甜蜜之中。

飯菜通常是兩葷、兩炒、三涼和一辣子。有辣子烹豆腐、八寶辣子、涼豆芽、蒜薹炒肉、涼拌紅蘿蔔絲、豆腐絲、時令蔬菜等,而主食就是饅頭。

“三八席”是澄城民俗中重要的一項內容,逢重要宴席通常先上茶席,共有八碟,四碟炸果子、四碟幹水果。

澄城“三八席”,分硬“三八”和軟“三八”,隨著時代和食材的變化,其內容包羅萬象,靈活多樣,選定自由,營養膳食,原汁原味。延續傳統飲食,又保留飲食文化。


吃得到的宴席 品得出的文化——品味渭南“流水席”


大荔升官圖(本名猴戴帽)

大荔“九品十三花”

“九品十三花”,是大荔“流水席”的代表和精華,最能體現當地的餐飲文化。

“九品十三花”起源於大荔朝邑、高明一帶。相傳,很多年前,當地有一農戶給兒子結婚,由於經濟拮据,為擺設筵席發愁。有個叫田七巧的嫂子擅長廚藝,得知實情後,主動請纓,用自產的各種蔬菜和自養的家畜家禽,做出了十三道涼菜和九碗熱菜,客人吃後連連稱讚,問她這叫什麼說法,田七巧大嫂急中生智,稱之為“九碗十三花”,“九碗”代表長長久久,“十三花”表示娶到像仙花一樣的媳婦。從此,在大荔就流傳下來“九碗十三花”。

大荔餐飲人推陳出新,把“九碗十三花”成功轉型為“九品十三花”,雖然變化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式更講究,層次更豐富,工藝更精細,味道也更精美。

“九品十三花”正席開始前,首先是茶待,在親朋未來全之前,以茶相待。桌上擺有茶果,茶果有四個品種的稱“事事如意”或“四季來財”,有六個品種的稱“六六大順”,有九個品種的稱“久久長運”。更高級的先上四鮮果、四乾果、四炸果,中間的水晶餅叫茶點十三花。

正席開始,首先上十三道涼菜,即“喝酒涼菜十三花”,四葷、四素、四海味,中間雞蛋塔要最尊貴的客人先動筷,也稱酒菜,就是喝酒吃涼菜。

陪客首先從貴客的長者開始,依此敬酒,按尊貴程度,分為九杯、六杯、三杯,在品嚐佳餚的同時又體現出大荔的酒文化。

陪客敬酒後,由事主給客人敬酒,敬酒後便開始推杯換盞,划拳猜令,宴席進入高潮。

待到喝酒熱菜十三花,四盆四盤四小碗再加一菜上來,有的人已是眼飢肚子飽,只能品一品。於是,在讚美這傳統美食的同時,連呼可惜。

白水“三轉席”

和澄城“三八席”異曲同工的,還有白水的“三轉席”,獨特罕見的宴席文化中包含了白水人熱情好客之民俗。

所謂“三轉席”,是指茶席、酒席、飯席三位一體。轉席最大的特點就是禮節多,很有儀式感。仁愛孝悌,謙和好禮,篤實寬厚等傳統美德,在其中展示得淋漓盡致。

“請客人入席——”隨著相奉一聲招呼,“三轉席”正式開轉了。

先入席的是茶席,喝茶,嘗糕點和吃水果。

“茶不煎,果子乾,要吃好的在下邊。沒招呼好!”

“好著哩!”客人回應。

等人齊了,吃完茶席,休息片刻,在相奉提請下,客人離席,帶著自己的筷子,轉自酒席,在相應的位置落座。

酒席15分鐘後,相奉說:“酒就給咱弄了一點點,大家沒喝好!”

“喝好了。”客人一邊回應,一邊隨著引導,轉到飯席上。

大約15至20分鐘後,待所有客人吃好,相奉說:“桌子不穩地不平,今天這飯沒吃成。”

“好著哩!”客人會意,起身離席,“三轉席”就吃完了。

看似簡單的“三轉席”,在吃飯間包含著許多的禮儀文化,有現實的教育意義。“現在飯桌上往往小孩為大,想吃哪個吃哪個,沒個禮數。”白水“三轉席”文化推廣者劉啟林說,“這一道宴席有講究,有禮數,要讓長者坐上面,讓長者先吃飯。”

“三轉席”在吃飯的過程中也比較講究。一是酒席分紅白事。紅事上菜有十或十二道,也稱作“十二樓”。白事有九道、十三花、十五觀燈、十七旗、二十四孝,白事往往隆重於紅事。二是座位講究。原來都是八仙桌,分上下席,上席以桌子紋路來確定,同時規定左為上。三是上位的尊貴客人未動筷,其餘人不可妄動。上位人動哪個菜,其餘人只可跟隨不可隨意。一般,上位的人為了照顧大家,會做變通,如用筷子將桌上菜先稍動一遍,其他人隨後就可隨意吃菜,不再受到約束。四是客人一雙筷子用到底。若是茶席、酒席、飯席,客人將自己用過的筷子隨人轉席,一用到底。

據悉,白水“三轉席”發源於北塬鎮阿堡村,流傳了幾百年,20世紀80年代後沉寂多年。如今發掘整理後的“三轉席”在營養搭配方面,注意將穀類與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製品、蔬菜水果類,還有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等能量食材,按照人體所需,以一定比例搭配其中。共有菜品二十八道,迎賓茶點四道、涼菜八道、熱菜八道、麵點六道、湯兩道。

“三轉席”的精妙之處就在一個“轉”字,茶席轉酒席,酒席轉飯席,飯席轉離席,給吃飯的過程賦予了情趣和靈動。“三轉席”吃中轉,轉中吃,轉來轉去不離屋。人在轉中親,情在轉中濃。吃中體現食禮的深意,流轉中彰顯友好的情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