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讀過故事簡介讀過書評,還需要親自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的讀一遍嗎?

蘭質蕙欣閱讀成長


這話說的,如果是一道菜,給你先聞聞味道,看看成色,你還會吃它嗎?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我不喜歡看網絡上的玄幻小說,修仙論道的,拯救世界的,穿越上千年的,這些話題我一律不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它們離現實生活太遠了。

我不感興趣,我就不看,可是我知道有很多人對這些感興趣啊!你感興趣你就看,我不感興趣我就不看,就是這麼簡單嘛!

一本書,讀過故事簡介,大致就知道它是在講什麼話題,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興趣。如果你有興趣了,你就讀;沒有興趣了,就不讀。就是這麼簡單。

你可能會問了:讀過了故事簡介,都已經大致瞭解了故事的情節了,還會有興趣讀完全部內容嗎?

這就跟品嚐菜譜一樣,你會僅僅因為聞過菜的味道,看過菜的成色,就對這道菜失去了大吃一口的慾望嗎?有可能。因為你本來就是不喜歡這道菜。如果本來就是你喜歡的呢?你肯定聞過之後,口水到要留出來了吧?就是別人不讓你吃,你也會忍不住大快朵頤吧?

讀書讀故事也是一樣啊!看到一本書介紹它的主要故事是講東北黑道風雲的,有一個人當兵出身,偶然涉入黑道,和一個黑幫老大幹起來了,結果自己也成了風雲人物了。後來還和某某明星成了朋友,在當地開了房地產公司,成了黑道白道都吃得開的傳說大佬。你說,讀了這樣的故事簡介,你不想到書中詳讀一探究竟嗎?他到底是如何和黑道老大火併的,又是如何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對這些更加細緻的內容,你不感興趣嗎?有可能,如果你是一個溫柔的小女生,不喜歡這些打打殺殺的東西,也是正常的。不喜歡就不看了唄!但是有很多青春熱血的男孩子就喜歡看這種故事,他看了這個故事簡介,他就會有一睹全部內容的慾望。要不孔二狗的《東北黑道風雲二十年》為什麼當時會這麼火呢?



接下來再說書評的問題:書評就是別人讀過這本書之後的評論,是別人的看法和思想。你所讀到的書評裡面的內容,都是別人想給你看到的。就如別人嚼過的饃饃,吐出來給你一樣。現在很多書評文章,二道知識販子,不都是在做這件事情嗎?

一方面,讀這些東西,肯定要比不讀要好。必須得承認別人的價值。另一方面,必須得看到,如果你知識的涉獵,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那你也就是太懶,太沒有主見了吧?是你要讀書,不是別人幫你讀。別人只是起一個引領介紹、穿針引線的作用,難道別人知道你真正需要什麼?你的讀書目的、你興趣愛好、你的獨立思考,在哪裡?

需知,學習是沒有捷徑的。你聽過一遍、看過一遍,好像都懂了,但是你真的都懂了嗎?知道了,也不代表熟練掌握,也不代表真正會實際運用到生活中。


讀書就像看風景旅遊,看故事簡介,或者看書評,都是在景區門口,聽導遊在哪裡先擺活一圈。他忽悠再圓,難道你就可以因此而不進去真的遊覽了嗎?那你也太沒意思了吧?事兒非經過不知難,紙上得來終覺淺啊!別人的理論,終究不能代替你的實踐。


作家楊文華


這個我們要分兩種情況看,一個是你喜歡看的,一個是你不喜歡看的。你喜歡看的,你瞭解之後還要去把書買回來,然後好好再看,你不喜歡的,只作瞭解就可以了。

一本書瞭解了大概,就可以不讀嗎?

如果是一本好書,你喜歡讀的書,在你瞭解完大概的內容之後,還要買回來好好看,好好研究裡面的價值。

如果你瞭解完,你發現自己並不喜歡這本書,或者說,只要瞭解一下就可以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把你瞭解的,在便籤或者筆記軟件記下來,等你需要的時候再去看。


有一種書,可以一讀再讀

像《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這些書,我們不僅要看,還要好好看,還要一遍再一遍的去看。

因為這些書籍並不是說, 讀一次就可以讀得懂。或者說你讀一遍,你讀懂了,但是在理解方面,可能還有一些欠缺,悟出來的東西也跟別人有所差距。

這些書讀一遍,有一遍的感悟,每讀一遍,都是在之前境界上的感悟。


還有一種書,可以不讀

當然還有一種書我們是可以不讀的,假如你看了一本某領域的非常專業的書籍,這時候你看到了相同領域的另一本書。如果想提升閱讀量,閱讀境界,另一種視角,可以去看看,畢竟每本書寫出來都有其價值存在,也可以去讀;還有一種情況,你覺得了解完之後,跟你之前看到書籍內容差不多,你可以選擇不讀或者以後有時間去讀。

正所謂,讀書不嫌多,好飯不怕晚。

總結一下:針對只瞭解不看書的時候,你很容易會陷入自我思想表達之中,因為你還不能完全瞭解書裡面的內容、知識以及作者的價值觀和立。


啃書少年


僅僅通過故事簡介和書評,你無法真正感受到一本書的魅力,也無法完全的,真實的,讀懂作者,更無法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為什麼呢?

因為故事簡介和書評有一定的侷限性。



我們無法判斷寫故事簡介和書評的這個人的文學水平和提取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如何。

況且“1000個讀者眼中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事情的側重點不同,這就極易導致寫故事簡介和書評的人在寫故事簡介和書評時,很容易摻雜著自己的主觀意識。



而且如果寫書評的人帶著極大的功利性(為了將這本書更好地推銷出去),那麼他就很難客觀,公平,公正,理性的評價這本書,更無法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真實意圖。

有時候寫故事簡介和書評的人就像是古代相親時的媒婆,她為了促成這段姻緣(為了推銷這本書),經常添油加醋,誇大事實,以便從中獲利。男女雙方往往喜結連理(讀者自己看了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對方並不像媒婆說的那樣。



所以,要想了解一本書,不能僅憑她人的一面之詞,還要自己真實的去看一遍。

至於是否要一頁一頁地看,這取決於你個人的閱讀習慣,喜歡的書就多看,細看,不喜歡的就隨便翻翻。


無偽雜談


你在題目中提到了故事簡介,看起來你讀的像是虛構類作品。

故事簡介只是對這個作品一個簡單的介紹,無法涵蓋正本著作的所有細節,甚至是部分精華的部分也不一定概擴全面,如果你想全面瞭解的話,最好還是讀一下原著。


另外,書評就更加的主觀化了,因為書評本身就是帶有個人觀點和視角的一種評論性文章,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人寫的書評就更無法代表你看書的收穫和感悟了。


對於書怎麼讀,不同的類別有不同的讀書方法。建議你先學習一下讀書的技巧,看一下《如何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從初版到現在已經79年了,在閱讀類的書籍中依然是銷量的佼佼者。書中指出我們閱讀的目標應當是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求得理解而讀,針對不同類型的書籍應當有不同的閱讀速度。

閱讀同時也是一種學習,一種自我發現型的學習,或者叫主動的學習。書中提到的閱讀的四個層次,無論是對於讀書還是讀一些新聞資訊,都對我們更好地辨別、理解和運用信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它最開始的版本由莫提默•J. 艾德勒(享有盛名的學者、教育家、編輯)於1940年完成,32年後,他的朋友查爾斯•範多倫對其進行了大幅增訂修改。


《如何閱讀一本書》從閱讀的四個層次、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以及閱讀的終極目標,向我們提供了許多新穎的觀點和可操作的方法。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貫穿本書二十一個章節的“閱讀的四個層次”是什麼,針對四個層次,我們也可以來檢視一下自己平時的閱讀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這四個層次並不是並列的,而是有遞進的關係,下一個層次必須在上一個層次的基礎上進行,不能跨層次來閱讀。


第一個層次是基礎閱讀,

要求我們認識字就可以了,這個在小學階段我們都可以完成。

第二個層次叫“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重在強調時間。這裡提供了兩種方式:一是有系統地略讀或者粗讀,包括對書的引言、序、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讀一遍,然後挑一些與書的主題相關的章節來讀,翻一翻書,看看有哪些關鍵詞與書的主題有關,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個方式是粗淺的閱讀,即從頭到尾讀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停下,不糾結於裡面的矛盾,也不要企圖一下子全部理解。對於很多書來講,採取這種閱讀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閱讀效率。平時我在閱讀一些比較淺顯易懂的書籍的時候,一般就到這個層次就可以結束了。

第三個層次是“分析閱讀”。

這個閱讀重在咀嚼消化和加深理解。

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在這個閱讀層次當中,要做到前後三點:一是掌握書的結構大綱。這一步在檢視閱讀的基礎之上,要找出書中作者所講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話來進行概括和分析;

二是詮釋一本書的內容。在這裡我們主要是要通過提煉字關鍵字詞和關鍵句子來理解作者的意思,並且聯繫我們實際的經驗來提煉出文章的主旨,並且重新架構書的內容,吸收為自己的一部分;

三是評論一本書。評論的時候,我們必須確保自己已經完成了架構大綱和詮釋本書的基礎之上,否則不要輕易批評一本書。在進行評論的時候,也要拿出足夠的理由和證據,來證明我們自己的觀點,不要只是憑藉自己的感覺和喜好來進行。

這個層次的閱讀適合去讀一些稍微有難度的、學術性的、或者是自己想深入進行學習和研究的書籍,比如我最近在讀的《批判性思維》就進行了分析閱讀。

第四個層次,也是最高級的層次,就是做主題閱讀。

在這一個層次的閱讀中,我們需要先確定一個主題,列舉一份書單,找到這幾本書中與你的主題相關的章節,讓作者的觀點與自己達成共識,建立起自己的詞彙和術語體系。

最後,我們整理清楚自己所要解答的主要的、次要的問題,找到自己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主題閱讀應當面面俱到、客觀中立。

圖片來自星河學習記錄儀


以上就是閱讀的由淺至深的四個層次。


牧心微筆記


如果說一本書僅是讀過簡介或者書評,還不足以瞭解全書的面貌,因為無論是簡介還是書評,都只是對該書的高度概括或者對某一部分內容的評論。

如果說在看完簡介或者書評之後,發現該書能夠解決自己最近遇到的疑惑,我也建議你去認真閱讀完該書。

但是在看了簡介和書評之後,自己已經大致瞭解該書的內容,如果在短時間內用不上該書的知識,可選擇不讀,或者只需要去閱讀該書的重點內容即可。


一、書籍的最大作用,是給我們提供信息

首先,我們要知道,書籍的最大作用,就是給我們提供信息,可以是生活的啟示、問題的解決辦法。

每一本書並不需要都從頭一頁一頁的翻到結束,因為一本書的最重要的內容也只是佔其中的很小的比例。但因為作者為了更好的將問題闡述清楚、將回答講解的通俗易懂,才會花大量筆墨去進行描寫、敘述。

《王者速讀法》中將讀書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書籍的奴隸,被書籍俘虜,每一本書都要從頭讀到尾;另一種是書籍的王者,把書籍當成服務“朕”的臣子,書籍要在最短時間內把要表達的信息告訴“朕”。


二、短時間內用不上該書的知識,可不用再讀下去

對於一本書,在短時間內不能給你幫助,但你又大致瞭解該書的內容,你可以先試著放起來。

人的記憶力可以記住短時間內發生的、學過的知識,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能留在記憶裡的信息也只剩下一小部分。

而對於閱讀一本書也是如此,讀完的前兩天或許還能記住,但過幾天后就沒能記住多少了。因此,既然該書在短時間內還派不上用場,那就先把它放回書架上,當你某天發現可以用了,再來進行深度閱讀也是可以的。


三、既然大致瞭解,那隻需閱讀重點部分即可

如果說,在看完簡介和書評之後,卻對該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你可以去閱讀該書的重點內容。

這樣做,能讓你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本書的精華內容。


結語

讀書,並不是把每一本書都從頭讀到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像《王者速讀法》中介紹的那樣,做書籍的王者。

在如今閱讀時間碎片化的背景下,誰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住最重要的信息,誰就有可能獲得先機。

這就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

我是雄雄春暉,用1209天讀完419本書的持續行動者!閱讀需要利用習慣的力量推著你走!

雄雄春暉


一本書讀過故事簡介和書評,還要從頭到尾讀一遍嗎?

我個人認為,故事簡介和書評只能讓你大概的瞭解這本書是關於什麼的,大概瞭解這本書講了什麼。

首先,如果你讀了這本書的故事簡介和書評,粗略的瞭解了書的概況之後,對這本書並不感冒,那麼這時候,瞭解到這一步就可以了。

其次,如果你初步瞭解這本書的概況之後,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這時候,我覺得,應該自己從頭到尾再把這本書讀一遍。

為什麼要翻看原書呢

因為故事和書評只不過是書評人對書籍的提煉,自己的感悟和總結。書籍本身才是作者最原始的第一手資料。

閱讀的過程,相當於你跟作者進行無障礙的思想交流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不經意在某個點就受到了觸動,得到啟發,思想和眼界變得更加開闊。

而這種而這種不經意間產生的思想碰撞過程和經歷,可能是你在看故事簡介和書評的時候所無法產生的。

故事簡介和書評,可能只是把你引向這本書的引路人。想要再探究的多一些,就要自己往前走了。

如何閱讀乾貨類書籍和虛擬類小說

對於乾貨類的書籍,別人總結的東西,你不一定會有深刻的體會,自己瞭解前因後果後體悟總結的東西,才更加印象深刻。

如果是虛擬類小說,就更應該親自閱讀了,因為閱讀小說是一個美妙的過程。閱讀小說時的那種沉靜狀態是很美妙的一個過程,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也沒有人可以幫你代勞。

當然,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書籍和自己的需要去選擇精讀和泛讀,已經知道的知識點可以粗略瀏覽,重點放在新知上

,讓自己的知識體系變得越來越完善。

總之,如果你只是想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通過瀏覽故事簡介和書評去廣泛涉獵,完全可以。如果你想深入瞭解某方面具體的知識和享受體驗小說帶給你的美妙,那就親自翻開這本書吧。

-End-

關注 ,觀萬象,獲新知,做你看世界的眼,對話心靈的鏡。


海巴夏書坊


無論讀什麼書,首先的一條是完整地去讀好原著!當然除去那種對你提不起任何興趣的書,你既然對一本書的內容毫無興致,那就完全沒必要去讀它了,也根本不可能讀得進去。你既是喜歡上了一本書,就應該一頁頁把它認真讀好。每當有一本書對你產生濃厚的興趣時,甚至可多讀幾遍,仔細把握細節,認真玩味書中美妙之處!以便增強對情節故事的精準記憶,形成自已的判斷性意見和觀點。但這並不排除前人的研究性成果。也需要認真閱覽書的序言,導言,前言。這其中往往帶有指導性質的意見和觀點及看法。不能忽略!在有關序言中,介紹的是作家的生平事蹟,寫作年代,以及作品的大概故事情節,美學思想,藝術特色和創作成就。這對初次讀的人來說,可大有益處。優秀的前序言作者,鑑賞能力強,往往獨具慧眼,能抓住中心思想,體悟到作者文章的精華之處!再加上文筆優美的話,會激發起讀者強烈的閱讀慾望,產生共鳴!

想當初我在讀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一書時,因參閱了別林斯基的有關對《當代英雄》所作的美學批評文章,對當代英雄這部書的精湛之美,可謂大開眼界。

認真去讀好書的每一章,才能有致地把握好故事的來龍去脈,真正使自已有確切的閱讀體驗,領略書的文采華章。千萬不要一般地去看一些故事提要,就自以為懂得或掌握了一部書,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故事提要是蒼白無力的,冷冰冰的敘述,是沒帶任何熱情的,毫無詩意的乾麵筋。絕不能滿足於這種讀法!

假如純碎是為了應付應對去考慮問題。那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了!




浙江湖州羅林


簡介書評只是概括書的內容,如果你想真正感受書的力量,那還需要認真地讀書。

一 書評只是概括



書評和故事簡介可以幫助你更快地瞭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但不能讓你真正讀懂一本書。

只看書評的話,你沒法切身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你只是知道了這麼一本書,這麼一個故事,卻沒有讀懂它真正的內涵。

二 只看書評,很容易遺忘



書評和故事簡介可以閱讀,它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整個故事的全貌,讓我們知道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但它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很容易遺忘。

你只看了書評,並不等於你真正看過書。

沒有看過書,你的記憶很容易遺忘,而認真地閱讀,你才會對一本書記得更清楚。

三 看書評並不等於閱讀



看書評和故事簡介的確可以讓你快速瞭解一本書,但那只是瞭解而已,停留在較淺的層面,那並不等同於閱讀。

真正的閱讀,需要你翻看書籍,做些讀書筆記和摘抄,並進行深度思考,這樣才有助於記憶,真正理解書要表達的主旨。

書評和故事簡介可以當做輔助,但沒法替代真正的閱讀。

千萬不要想著走捷徑,閱讀並不困難,不要求數量而不求質量。

閱讀一本好書,你會受益匪淺。

與你共勉!

我是夏與至,特立獨行的青年作者,多平臺熱文作者,已出版多本書籍,堅持寫作與閱讀,有趣的靈魂和熱愛生活的心,歡迎關注,一起努力成長!

夏與至


這個問題要看具體的書,如果故事不吸引自己,這本書的評論也不怎麼好,就可以不用考慮了。畢竟現在的書實在太多了,好書都讀不完,就不要在這類書上浪費時間了。

不過在看書評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參考多方意見,儘量多看一些評論,否則也可能因為一兩篇書評而錯過一本好書,或者也可以選擇自己比較認可的書評人,看他們對書的評價是什麼樣的。

如果故事簡介很吸引你,書評也認為該書不錯,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去看了,但是這時候也不一定要從頭到尾一頁一頁地讀,不可能每本書都做到“字字珠璣”,可能有的作者比較絮叨,這時候完全可以自行選擇略讀,甚至是跳讀。

讀書其實就像旅行一樣的,路邊的風景比較好的時候,可以駐足多觀察回味一下,可以拍照/做筆記,如果沒有什麼可看的,就可以加快自己的腳步。

有的讀者可能會有點強迫症,像我以前一樣,覺得一本書沒有一字一句地看,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讀過,後來慢慢改掉了自己的這種偏見,自己的時間是有限的,不應該因為這個,放棄更好的風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如果有疑問,歡迎和我一起交流,謝謝。


瞻星記


這個問題,就和吃滿漢全席是一個道理啊

此時,你面前擺著一大桌山珍海味:

①讀故事簡介,就好比是隻讓你“聞”、“看”,不讓你吃。
②讀書評就好比是,你吃了別人嚼過的,然後吐出來的東西,你再放到嘴裡吃。
如果你只做這兩件事,你就聲稱自己讀完這本書了,這不是顯然的掩耳盜鈴嗎?

01

書,只有自己讀過,才是真讀

就好比滿漢全席一樣,你自己親自吃了,而不是吃別人剩下的、嚼過的,那才是真吃過。
否則,就算你看簡介看的多麼生動活潑,讀別人的說,吃的再津津有味,那都不如自己親自讀一遍來的實在。

所以,有句話說的很好:錢,賺到手裡才是你的。飯,吃到嘴裡才是自己的,而書,只有你自己看過,才能成為你的知識。

02

但是,我又來反駁另外一個觀點

並不是說故事簡介,和別人嚼過的東西,就沒有意思。
讀故事簡介,就好比是聞味道。一道菜放在你面前,你聞著就發臭、發酸。就好比故事簡介一樣,讀完後感覺書就沒什麼意思。
那這道菜你還會吃嗎,這本書你還會去讀嗎?
同理,對於別人嚼過的東西,別人寫的書評,你看完後,可以獲得“第三方評價”。
因為他讀過,他給的評分一定是一手的。就好比淘寶買東西,別人給了1星評分,那這貨你還買嗎?這書你還看嗎?

所以,這就是“辯證”得去看這個問題。希望你能學會這個方法。

最後,如何讓自己具備這種辯證思維,推薦多讀點書,或者在我主頁,左下角,個人提升,高效讀書方法。
在那裡,學會20種高效讀書方法,1年讀完100本書後,你也就具備了這種思維了。加油!
我是千城,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歡迎【關注】,一起讀書、寫作、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