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邮票市场还会复兴吗?

三马图文


集邮是一种文化,自从邮票发行之初就已经开始了。集邮是从文化阶层开始流行,国内经过文革时期的波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逐渐恢复,80年代中后期各大城市邮币卡交流市场才逐步成熟。

那时候大家往往拿着集邮册,在市场里互换有无,也逐渐开始了交易。随着邮票市场的发展,及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91年形成了一次集邮大潮,第二次是97年。

每次邮市大潮都是资金做的庄家,吸引进了好多好多非集邮爱好者当接盘侠。

随着通讯手段日益发展,网络等交流受众越来越广,邮票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又诚意不够(例如,包裹邮寄可以用邮票付邮资,所有公务信件必须使用邮票而不能用邮资章等,增加邮票的使用与消耗途径。民间呼声比较大,而邮政部门从不考虑),所以集邮的路越来越窄。现在集邮也失去了以往的乐趣,甚至失去了作为文化活动的味道。

现在的集邮成了邮政部门绞尽脑汁,配合市场发掘热点,做成了专门的收藏用品,失却了初心。现在绝大多数的集邮人,都是每年买个年册,或预订一套两套年票,留给孩子。

而我相信,集邮不会失去最后的根据地,依然有人以兴趣爱好维持集邮的动力。就像毛主席像章、粮票、小人书等,精品依旧很多人追,也依然会涨价。


大雄钱币


我是一个资深集邮爱好者,今年74岁了。还是五六岁的时候,莫名其妙的我就喜欢上了集邮,到现在我也想不通这个爱好是从哪里来的。因为我的父亲母亲都没有这个爱好,我又是老大。那么小还没有上学,怎么就爱上了集邮?这还真是个谜。

那时候,上海人家都是公用厨房。我就到厨房里去找套在酱油瓶,油瓶上面的信封。只要看见有好看的邮票就缠着叫“阿姨”“外婆”,讨下信封,拿回家剪下邮票,然后将有一个破洞的信封再还回去。

剪下的邮票用水一泡,洗干净背面的浆糊,就有了一张漂亮的邮票了。

再大一点,父亲发现了我的爱好就从公司的往来信封上面帮我剪下来。

慢慢的我就有了许多邮票。

将近70年从来没有间断过。不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我却遭受了三次邮票浩劫。第一次是我自己的原因,因为分配到外地工作,心灰意冷。将所有的邮票一次性送给了弟弟,可惜的是他不喜欢邮票,又转送给别人了。第二次,第三次都是被盗,两次都是洗劫一空,我几乎急得发疯了。

最后,也就是退休以后,只得再次开始。不过现在我只能购买年册,常常翻看一下。在我心里邮票永远是非常漂亮非常可爱的小东西。

虽然我集邮近70年,但是我对于邮票交易毫无兴趣,也对集邮市场不感兴趣。除了偶然逛一下集邮市场外,从来没有进行过交易。

当然,我也有想法。我认为邮票现在几乎完全退出实用,那么,集邮市场的萎缩将是必然的,最后只有少数人坚持这种爱好,而大部分人会忘记邮票。


树浦自忠


中国的邮票市场要复兴,心须要有三点措施。

第一:减少发行量,让邮票目前的发行量减少三分之一。现在的集邮人数在二百万左右,再加上爱好者的人数大约五百万左右。

第二:硬性规定,邮政邮资必须要流通。每年邮资消耗要达到发行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除邮政邮资流通,快递业也可加入进来。

三:堵住漏洞,坚决禁止非法渠道的大宗邮品流向市场,造成市场的的价格恐慌,扰乱市场的次序。

除此之外,大版票少印一些,我都不清楚,这么多的大版票被邮商在市场屯积或销售,那儿弄来的东西?这种炒作行为绝不是集邮者欢迎的。

为什么市场会有这么多的打折票,有关人员都熟视无睹吗?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有币值的,国家充许发行的邮资凭证。怎么会沦落成一般商品一样的打折,那邮票还有什么信誉,必须要解决打折的问题。打折,不仅仅是伤害集邮者的信心,也是损害国家邮政的信誉。宁肯销毁,也不能打折。

及时公布发行量信息,让消费者掌握投资的第一手资源,不论发行量多少,让大家明明白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邮票市场的复兴才有希望。





米奇as859


现在这个邮票低迷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发行量过大,市场消耗量太小,存世量太大;第二个是个别邮票设计太差,第三个这个内部管理不严格,很多打折邮票都是内部流出的。

如果想复兴的邮政只要把这三个问题解决就行,这个减量发行要下狠手,不能说表面上减量,发行量要减到五百万以下,提高邮票的使用量,内部管理要严格,严禁打折发行邮票,邮票设计要提高。只有把这个几个问题解决才有可能复兴。


方寸年华


中国的集邮市场还会复兴吗?蜥蜴小哥认为:不会!

根据和理由:信件的邮寄,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传输工具完成它的使命后,必将退出曾经属于它的历史舞台。那么,邮票作为这种传输工具的一种主要标志势必也将消失曾经属于它的辉煌。

那么集邮呢?其实,集邮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是人们的一种兴趣和一种喜爱形式,或者说也可以说是一种学问和一种比较简单的投资。集邮,主要通过收集方式来对收集的各种邮品来进行和珍藏。在这里,集邮者不但可以通过方寸之间来感受世界各国的一些历史事件,还可以掌握一些地理、花草鱼虫以及和著名的人物有关的知识。所以,集邮可以培养出人的一种禅定情趣和性格,也是人修身养性的很好方式。

集邮走到今天似乎也是繁花落尽,这种现象而且会一直下去。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1、使用邮票邮寄信件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后,邮票不在产生它的价值。它只能作为一种收藏和爱好或者是一些人的利益投资;

2、作为投资产品,集邮的今天又有多大的前途呢?恐怕只有投资者知道。说穿了,集邮市场历来被庄家操纵着,尽管某些邮票被吹得天花乱坠,但都是有价无市。就拿已经被炒到极点的‘’红猴‘’来说,它目前确实很值钱,即使值钱可有几人愿拿一万多买它?那么它的公众价值何在!可以说,失去公众性的东西就会没有市场,这是一个真理。

3、今日的集邮市场败落,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某些财团无限量的发行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集邮品;一些利益集团的夸大炒作等等。

4、在中国当集邮偏离了它的生存方向,剩下的就是它慢慢消失。如果集邮依然是广大爱好者的收藏;如果集邮市场秩序是健康良性的发展;如果某些财团不是把它当做捞钱工具,中国的集邮市场会好些,会有更多的集邮爱好者投入。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梦。

中国的集邮市场还会复兴吗?你们说呢!

(本人也是一名集邮爱好者,手里的票种很多,现在把这些票只能是当作一种怀念和收藏了。)


蜥蜴小哥有话说


这个问题感觉很沉重,但现实是很残酷的,中国的邮票市场也许永远不会复兴了,这种情况是由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决定。

首先谈谈外部因素。邮票本身是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从这一用途上来讲,其实和盖个章或敲个戳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集邮之所以能兴起,那是因为在过去通讯手段不发达的年代下,大众的联络主要是靠信件维持,邮票有了用武之地,有了广泛的群众使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无数的集邮爱好者,再加上,当时人们获取外部资料手段的匮乏,而邮票在这方面提供了大大的帮助,在那窄小的方寸空间,尽情的表达着国家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等,集邮人可以通过邮票来欣赏邮票的美,获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曾几何时,公园一角,街道一隅都遍布集邮人的身影,大家互通有无,热热闹闹。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大家已经不再寄信,打个电话,发个电子邮件,QQ或微信,一瞬间就完成了对话,即使邮寄物品大部分也都采用三通一达来快递。邮票已使去了大量的群众基础。

其次再来说说内部因素。邮票的价值在于存世量的多少,《全国山河一片红》,80猴票等等都体现了这个规律,目前,邮票的发行量都是天量,而且几乎没有消耗,发行量基本上就是存世量,再加上印刷邮票基本上就是印钱,而且还不受国家经济部门的控制,爱印多少就印多少,就能换到现金,为何不多印呢?印好后,打个几折直接出售给票商关系户,现金到手,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邮票市场的低迷,投机者的热钱就不会流进来,更不会出现邮票的热炒事件。

如果不出现重大转变,邮票市场就会一直沉寂下去,也许有一天,邮票会粮票一样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天风书虫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邮票市场也不例外。众观全球集邮市场,集邮群体还是巨大的,邮票有其先天优势,邮资凭证,国家名片,小型艺术品,大百科全书。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通讯工具的日益发达,邮票必将退出历史舞台,邮票虽然退出历史舞台,国家不再发行邮票,但已发行的邮票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邮票也会升值。

再看我们国家的邮票市场,中国邮票在国际市场具有很高声誉,被誉为纸黄金,流通广泛,全国邮展和世界邮展对邮票市场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邮票市场也在逐渐向电子商务领域发展,形成了如淘宝市场,京东市场,京东文娱,微拍堂,邮宝App,一枚邮币资讯小程序市场,还有正在形成的如抖音,快手等众多交易市场,因此传统的邮票市场可能地位有所下降,但新兴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文化产业升级的消费需求,邮票市场复兴是完全可能的。











一枚邮币


你好!我是师傅很闲钱币工作室(持续更新文章、视频分享钱币收藏投资价值)也可免费鉴定现代纪念币、纪念钞,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师傅请记得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


对于邮票是否还会付清这个问题,我已经收藏了好几天了一直没有回答。记得以前也是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看到一些评论说邮票从1992年开始步入下探通道,发行量也逐步的放大。当然1992年也是一个历史节点,为什么会说1992年是个邮票历史节点?1992年之前发行的邮票上面不是中国人民邮政,1992年之后使用中国邮政名称。



个人认为减少邮票的发行量,也不会对目前的邮票市场起不到很明显的作用。毕竟三四十年时间已经把邮票爱好者的信心都磨灭了,想要提振市场信心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想要真正让邮票市场复兴我觉得还


是要打通流使用通渠道,也就是说要那邮票真正起到作用而不是光光收藏。目前的邮票只能写信使用,有多少人还会贴邮票写信?如果说邮票能直接发快递,那将会对邮票市场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这个费用也是巨大的,所以说邮票的复兴还是任重道远。

作为一个80后曾经参与过两年邮票市场,但是经验上也比不上有二三十年的邮票大佬。观点也是比较肤浅,也提供给大家一个意见。


师傅很闲


模式改变,会有市场的,作为30年老邮迷,看过几次起落,现在的问题是发行模式不与时俱进,你都开高速铁路了,还用绿皮车,能飞起来吗? 第一,发行,如果是邮卡,必须坚持前一年款项全付,不能选择性支付,保证提前炒作! 第二,发行之初公布发行量和销售周期,时间到,多余的邮票全部销毁,掌握规律,越往后销毁数量越少,这样环保节约,公布销毁量! 第三所有新邮,以支局为单位,公开销售!偏远地区以分局为单位! 第四邮票公司原则上不能私存邮票,及时原地封等储备,也要公示! 第五,减少发行品种,别每年三十种,每年控制在24种,每月2套! 第六,邮票设计印刷精益求精,只有精品才能有生命力,那是国家名片!


老令27326470


随着时间的推移,邮票市场再次复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邮市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六七十年代及之前人们以吃饱饭为主,没有闲钱用于不必要的支出,因此邮票收藏也很少有人参与。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投资品种的不断丰富,网络信息的普及,房产、股票、基金、理财、期货、纪念钞币、民间金融等迅速进入百姓家庭,可供选择面太大了,现在的90后00后几乎都是以电脑、手机互联网、手游、自驾游等新兴事物为关注点,邮人早已青黄不接了,年青一代对这花纸片毫无兴趣,而纪念钞币至少还有央行托底,通讯系统这么发达普及,邮票早已失去实际存在的意义,新邮更是出门就打折,等到60、70这一代老邮人离去,众多邮票谁来接盘?不过是一代代往下传罢了,市场流动性会越来越差,市场会越来越萎缩,直至消失,如何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