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虽然说,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但保险,尤其是商业保险,给人的印象依旧是复杂的。在有些人的眼中,
保险就是资本家的骗局,卖保险就是代理人为了收入的忽悠~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一个人对事物的偏见,源于对事物本身的不了解或了解的不够透彻。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从头”了解下保险的前世起源~

海上保险的萌芽和发展

谈到保险的历史,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保险的故乡 —— “大海”了!

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emmm…开头真是别(te)出(bie)心(wu)裁(liao)啊~

海上保险是一种最古老的保险,让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几千年前,那时地中海地区的海上贸易活动。

与现在的造船技术相比,当时的工艺实在是太简单,船只根本无法抵御海上的风浪。

很多人在运输的过程中,一旦碰到狂风巨浪,为了求生就丢掉一些商人的货物减轻船的重量,保证航行安全。

危难当头保命要紧,但是平安归来后丢掉的货物,损失算谁的呢?公平的办法自然是由全体受益者来承担,即由多数人来分摊少数人承担的损失。

这就是“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思想,也就是保险思想的萌芽。下面我们接着说说严格意义上海上保险的诞生。

几百年前意大利有一艘商船,有一天,船长接到一笔订单,没错,是个肥差!

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合不拢嘴的同时,船长也在担心,万一这要是路上遇上什么事儿,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还要自己搭钱进去。

思来想去,船长想到一记妙招:找另外一个商人来,支付给他一笔钱。两人达成共识,如果一定时间后,船长顺利到达目的地,这些钱就归商人;如果未顺利到达,商人就要赔偿船长的损失。

为此,两人签订了协议,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保单”,而事前商人收取的费用就是“保费”,如果出现意外需要赔偿的就是“保险金”。

你可能会说,我们一直在说国外保险的萌芽,国内难道就没有保险的小火苗吗?

当然……有!

国内保险的萌芽

民以食为天,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

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因此,孔子就提出“耕三余一”,即如果每年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储存起来,连续三年就可以存足一年的粮食。

也有汉宣帝的常平仓制,即粮价低时,高价收购;粮价高时,低价出售,避免谷贱伤农(粮价过低使得农民收到损害)。

这些制度都蕴含着早期的保险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一群人互帮互助。大家有资产或者货物放在一起,谁倒霉了谁用,或者谁倒霉了大家一起承担。

由此说来,其实保险的初衷,就是最有效率的慈善与大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它的基本职能就是一种“分担风险,消化损失”的制度。

听到这里,是不是对自己从事的行业肃然起敬!

当然,这仅仅是保险早期的萌芽,后续【每周五】我们还会陆续和大家分享:

① 保险业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的趋势

② 国家保险政策

③ 行业数据

④ 保险与优秀的代理人相互成就的实际案例

……

记得搬好小板凳,下周五不见不散哦~

为什么要买保险?几千年的道理你还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