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主义和实践主义有什么区别?

活动中心17653708


教条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实践主义(Empiricism)一种认识论学说,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 ,以个人长期有效的经验为主。


乡村教师小何


总结地来说,教条主义实践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僵化的, 而后者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一些调整以适应不同需要,而不是照搬照做。


教条主义

释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因此,教条主义,也被称为“本本主义”,可以看成是是一种僵化的态度,即:用僵化的态度来对待既有的精神产品如马克思主义 ,而不结合这些精神产品将要应用的场景里面的特殊情况,完全照搬别人的经验来指导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其主要特点是: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不分析事物的发展、变化,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则,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他当作僵化的教条,部分时间、地点、无条件地僵化执行、生搬硬套。


实践主义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第一次对实践做出了科学的考察和规定,并把实践引入了哲学的范畴。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践,人类认知到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认知了世界。

准确地说,应该没有实践主义这个名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科学的方法论,他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哲学形态,他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是什么”的追问,转而开启了“怎么做”的先河。

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出真知,实践主义可以是对现有经验、知识等观点的一种实验,以判断是否可行、正确等。


教条主义与实践主义的关系

实践主义,本质上是对教条主义的反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我们要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践主义。

举例说,比如上级政府发了一个文给到下级政府,但是下级政府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执行,导致政策水土不服,适得其反。这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


毛泽东与教条主义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五》里面有阐述:“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为了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而发表了反对教条主义的著作《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内容是征对调查研究的,原名《调查工作》。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从认识论的高度,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要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注明论断,同时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批评了红军中的一部分战士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意做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浅茶知暖


教条主义与实践主义二者都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是生搬著作中的个别语句与结论,照本宣科,死搬硬套,脱离客观的现实实际;实践主义,不重视理论的指导,只承认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容易陷于认识的片面性。


教条主义也叫本本主义,在中囯共产党党史上出现过严重的本本主义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博古、李德了。博古当时是在国内的党的主要负责人,他思想僵化,盲目迷信马列著作,善于引经据典,对于马列著作的结论生搬硬套,不联系革命的客观实际,极力排斥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主张。博古不懂军事,当受过三个月的军事训练的李德军事顾问到达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后,把李德捧上了天,把军事指挥权全权交给了李德。李德又信奉西方军事理论,也是生搬硬套,面对拥有飞机大炮的重型武器的国民党部队,不知灵活变通,以堡垒战对堡垒战,以消耗战对消耗战,以阵地战对阵地战,甚至连每一挺机关枪的位罢都在作战地图上标注好了,让红军务必严格照图作战,使红军失去了作战的灵活性,死板作战,造成了大量红军的伤亡,使党丢失了苏维埃革命根据地,被迫走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著名的结论,实践出真知,的确,实践的确是认知的源泉,但也不代表一切实践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实事求是的指导,也得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盲目从事实践活动。实践计划的制定要符合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要符合逻缉,具备科学的可行性。另外,要把从实践中得到的结论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的联系。而实践主义,不按照客观理论作指导,只承认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只相信狭隘的经验主义,因此也是不可取的,本质上为止是主观主义。


马克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认为,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片面到全面,由外在到内在,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门上分析到综合的认知过程。

本本主义,照本宣科,死搬硬套,脱离实际。实践主义,抛弃理论的指导,不相信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者都是主观主义的表现,不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青峰顶的那棵松


教条主义也叫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脱离实践,轻视感性经验,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当作僵死的教条,拒绝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反对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特点为理论脱离实际,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僵死的教条,不分时间、地点和条件到处生搬硬套。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五:“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经验主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这两种机会主义的思想,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

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应该径直被称为“实践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为了以示区别,我们用“实践主义”来标示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而更为根本的考虑是,不论就当代哲学的思维水平、还是就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质特征来看,今天只有把马克思哲学径直理解为“实践主义”,才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首先是因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论意义。这一点长期为人们所忽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直到“在后现代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拒斥‘形而上学’性、实践的存在论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这些被人们所忽略的方面得以凸显。”


追梦小卒


教条主义

从根本上意义讲,教条主义就是一种僵化的态度。其外在表现: 要么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僵化地对待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某种理论、观点、教义乃至只言片语) ;要么是用某种既成的精神产品,僵化地规矩和剪裁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实践。两种表现所内涵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僵化。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通常指相信对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於对於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意即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推导优於单纯的逻辑推理。与经验主义相对的是欧洲的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根据理性主义的说法,哲学应经由思考和演绎推理而得出结论。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纳、托马斯霍布斯、弗兰西斯培根、约翰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

经验主义通常做为形容词与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起出现,用来表示通过主观臆断作出判断,而不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搞笑段子创作者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共同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不问实际情况,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到处一刀切、瞎指挥。两者的共同毛病就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因而也就做不好工作。

区别:

1、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教条主义 亦称“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2、经验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


谢怀庆407



小桥流水811小桥流水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教条主义(也即本本主义),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主义是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的一般指导作用,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一切问题都超不出自己狭隘经验的眼光。


初心不忘chuxinbuwang


看了很多大神的回答,专业性都很强,强到有点无法理解。

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答一下:

1. 首先说教条主义。从字面看,教条,就是循规蹈矩,不懂变通的意思,属于贬义词。但窃以为,教条主义作为一种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原则,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1)教条主义的优点:可以把现成的规矩、定律、定理拿来就用。就好像人走路一样,已经有了铺好的道路,且按照路走就能实现目标,就省得自己再披荆斩棘、另辟蹊径。

(2)教条主义的缺点:这也正是教条主义被贬损之处,不变通、墨守成规,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办法解决问题,不知创新。

2. 再说实践主义。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可以理解为人们认为实践主义是极好的。但按照两点论的原则,没有绝对的坏,更没有绝对的好。

我认为,实践主义,更多注重了人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事必躬亲”。

实践出真知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过分强调实践主义的话,就忽略了已经形成的规律定律的作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平时用电脑学习知识,想学什么可以直接网络搜索,大部分都能得到答案。但如果过分强调实践主义的话,试问是不是要把“二进制”“晶体管”的由来、计算机的组成、网络拓扑等这些内容统统实践一遍?

3. 教条主义和实践主义的区别。我认为,教条主义主要强调的是“他”,即外在已经形成的规律,能立即为我所用的定理;实践主义更多强调的是“我”,我思故我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

两者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劣好坏,简单事情上用教条主义解决,简单;复杂问题用“教条+实践”解决,放心。


文化钩沉


教条主义多是指一些片面性的经验,比如说,水是能够淹死人的。不错,的确是的。但是,你没有很好的去分析,水既然是能够淹死人的,可人又是离不开水的啊,不能因为水会淹死人而人就必须要离开水才会活命的啊!这就是典型的教条主义。实践主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对理论的不断论证与创新。水会淹死人,人就要学会了解水性,了解人性,去克服水,去利用水来为人类服务。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