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敬之,要看他會救。

意思在說:上天要降臨一個人禍患的時候,就會先降臨一些福報,讓這個人驕縱起來,看他承受的能力。而上天想要給一個人降臨福氣的時候,也要讓他經歷一些禍端和磨難,看他會不會自救。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易經》之中說:泰:小往大來,吉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泰卦,由小而大,由微而盛,吉祥亨通。

人生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需要用腳走,叫做現實。心走得太快,腳會迷路。腳走得太快,心會摔倒。人生覺醒的精彩,是心走得好,腳步也剛好。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經歷一段沒人幫助的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澱自我的關鍵階段。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正在經歷什麼,堅持住,咬牙撐過去,你定會遇見最好的自己。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不要把暫時的痛苦和磨難過度的放大,學會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當你跨過這個磨難的時候,你會遇到人生更美好的狀態。

蘇東坡當年人到中年的時候,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五年,在這5年的時光裡面,蘇東坡最初陷入了極度痛苦的情緒之中。

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開始學習禪修,並且開始學習種地。

5年的時光結束之後,他被朝廷重新任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步步高昇,這就是越過苦難收穫良好結局的人生。

在苦痛的人生中,有人墮落,有人迷離,有人卻可以昇華。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有人墮落於生活的苟且之中,有的人流連山水,而有的人能夠汲取苦難的力量,向更高的境界去出發。

蘇東坡在那個時間閱讀佛教的經典,在安國寺長老的指導之下還學習了禪修的功夫,當他離開黃州的時候,已經修煉到了“物我兩忘,身心皆空”的境界。

對於蘇東坡而言,不管是佛還是道,都是修煉心性的手段,杜絕妄想摒棄痛苦。

物質的匱乏讓他在黃州的幾年,精神上卻大有收穫,所以也是那一段時間苦痛的日子,讓他對於佛道理念的切身感悟。

而且蘇東坡流傳千古的一首《水調歌頭》這樣一首詩詞,也是在他人生低谷的時候,所寫下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所以苦難有的時候也是一種力量,他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到達不一樣的境界。所以,踩著苦難的肩膀繼續前行,熬過去一切自然會好。

人生,總有一段路是流著淚也要向前走...這正是生命中永不言敗的堅強。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一種極致的柔和,這是逆境中煥發出來的內心執著。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在低谷中認清自己。

人生一世,有起有落;山坡低谷,都是生活。不論站在賺錢的風口還是陷於負債累累的困境,你依然是你!要跳出自我的侷限,從壓力和痛苦中解脫出來,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審視自己,

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自己走到今天的地步。我們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替代的優勢,找到這個優勢,發揮這個優勢...當然,我們也都有自己的缺點...在覆盤中找到它,以後只要迴避就好。請務必瞭解,是你最突出的優點,成就了你;而一個沒有缺點的人,只會淪為芸芸眾生。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在絕望中相信自己。

一個從不冒險的人,可能永遠不會遇到風險,但也錯過了人生道路上的絕大多數風景。一個從不經商的人,可能毫無負債,但也卻錯過了向上突破階層與自我境界的機會...為觸手可及的安逸,卻推走了更廣闊的世界。

《易經》:熬過苦難,你就贏了

任正非43歲面臨失業、離婚、並負債200萬;馬雲35歲經歷4次創業失敗;柳傳志40歲創業險些被騙300萬;史玉柱更是負債2.5億,被電視觀眾冷嘲熱諷。

能邁出第一步,勇於折騰,就已經贏過了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水,成功者都是從一次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才最終有所成就...哪怕只有你一個人,也要相信自己,因為這是奮鬥者最後的底線。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旦遇到了磨難與困苦,不要自暴自棄,更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產生沮喪的情緒,要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

老實說,即便自己有多堅強,每天也都會疲憊和沮喪,但我仍然保持永不言敗的戰鬥力!因為我知道,只有努力奔向更好的地方,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事物的發展是遵循著規律,順應著天道的,只要順應天道,即便是暫時的受挫折,也能從中獲得有益的教訓,引導我們繼續探索,最終我們必將獲得成功。

有的時候,失敗和磨難都是成功的墊腳石,踩著失敗繼續往前走,你才會走得更遠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