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森林消防驾驶员驾车赶赴火场的路上。

长途驾驶、冰雪路段和小于90度的急转弯,随时都在提醒他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有时候在山路崎岖的川藏线上,他把队友安全送到火场再平安带回来,就像过了一趟“鬼门关”。
作者:程雪力、厉晴晴

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罗斌正在擦拭车辆。

在四川成都的府城大道上,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就会堵车,一辆绿色的越野车掺杂在车流中,在十字路口缓缓停下,如果不是贴着消防标识,很不起眼。这辆车的驾驶员叫罗斌,是别人眼里的老司机,可他总说自己是新手。
阳春三月,市民们开始忙碌了起来,而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应急通信与车辆勤务大队的驾驶员罗斌,一大早就对车辆的油、水、电进行检查,这是勤务大队驾驶员雷打不动的铁律。
罗斌发动车辆,轻柔的发动机声音告诉他车没问题。勤务大队每个月都会组织驾驶员学车辆维修,听声辨车况的本领就是修车厂师傅传授罗斌的。
出了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机关大门就是府城大道,十多年驾龄的罗斌,已在这条路行驶过不下千次,可面对每一条路他都不敢掉以轻心。在罗斌心中,森林消防队伍的纪律要求和交通规则是第一位。

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罗斌(右一)。

来往的车辆形形色色,罗斌并没有因为应急牌照的特别而特殊行驶,纪律是绝对不允许开霸王车的,斑马线礼让行人,不压线行驶,控制好车速等等,用罗斌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驾驶着消防救援车辆,代表的不是我个人,我的一举一动都与森林消防队伍息息相关,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
罗斌有时候也会前往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等地参加灭火救援,与在都市驾驶车辆不同,这里虽然没有了繁杂的斑马线,但罗斌依然不敢马虎,长途驾驶、冰雪路段和小于90度的急转弯,随时都在提醒他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高原山坡的背阳面常常有暗冰,罗斌第一次驾车到甘孜雅江,经过隧道时发生了险情,隧道口是一个大急转弯的暗冰路段。因为不熟悉当地路况,罗斌的车子出隧道时就开始打滑,差点撞在马路边,幸好平时养成的慢行习惯避免了发生事故。

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向胜军在检修车辆。

距离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机关813公里的甘孜支队乡城大队,建队18年从来没有出过一起交通事故,大队一级消防士向胜军与罗斌是同批入伍的消防员,同样学的是车辆驾驶,不管是开大车还是小车,在高原行驶那么多年,他一直保持敬畏之心,严守前辈们传下来的规矩。
春天是甘孜州发生森林火灾的高峰时段,向胜军保障防火督查任务时,每天驾车行驶不少于150公里是常态,尽管行驶在崇山峻岭间的盘山路上,路况复杂、气候恶劣,但是向胜军从来没有出现一次驾驶失误,这也得益于他对人对车的责任心。
车对于向胜军就是生命,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五是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的车辆保养日,向胜军都会把车从里到外维护保养一遍,负责任的检查也是为生命上了一道保险,这也是四川森林消防总队每名驾驶员必须遵守的制度。
向胜军在防火督查途中,不管路况是好是坏,随时保证自身良好的状态是确保安全驾驶的前提,他见识过很多交通事故,上课时看过很多因酒驾、疲劳驾驶、分心等诱发交通事故的案例,从学车的第一天开始,听得最多的是“遵章守纪,心系责任”,这八个字也一直牢记心中。

川藏线的驾驶员,他把森林消防员从火场带回来就像过“鬼门关”

向胜军驾车执行任务。

有时候在山路崎岖的川藏线上,向胜军把队友安全送到火场再平安带回来,就像过了一趟“鬼门关”。
两年前,甘孜州雅江县恶古乡发生了一场森林火灾,他担负运兵车的驾驶任务,去往火场的路上危险重重,许多车辆的水箱和玻璃被刮破碰裂,坑洼的山路和一旁的悬崖以及车内的二十多号弟兄,都在时刻提醒他保持冷静,一丝一毫的失误绝不允许,责任在此刻就是生命。


其实,四川森林消防总队的驾驶员们都和罗斌、向胜军一样,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艰险偏远的高原,总能严格要求自己,如履薄冰地行驶在川藏线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