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的碱水粽子是怎么做的?

农友君


大家好 我是一位专注于美食领域的原创者小鱼,希望我的回答你会喜欢,记得点赞哦!

端午节就到怎么能少得了粽子?吃过粽子的朋友都知道,碱水粽与不加碱水的粽味道都不一样,身为一个农村人从小就是吃妈妈包的粽长大的,看到这个问题刚好今天就在包粽子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碱水粽是怎么做的吧!

粽子加碱水有什么作用?

放入碱水的粽味道更加香糯软滑、色泽金黄,因为糯米是偏酸的食材,放入碱水中和味道更加鲜香。


碱水粽是如何制作的呢?

碱水粽要想做的味道好工序是马虎不了的,我的家乡做的都是长粽可能与你们看到的不一样,不过做法都是一样的。

  1. 糯米清洗干净然后用食用碱浸泡三个小时。经过长时间的浸泡糯米会变成金黄色,捞起控干水份备用。这里有个要注意的食用碱不能放过量了,按照600:40的比例来调就行,即600克糯米就放40克碱。
  2. 粽叶提前浸泡然后下入锅中煮开,然后捞起清洗一遍。粽叶下入锅中煮开是为了消毒,因为粽叶表面有一层细小的毛刺所以一定要清洗干净。
  3. 馅料提前腌制好备用。
  4. 我妈妈包的粽子馅料也是很丰富,有猪肉、腊肠、红豆、香菇,馅料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添加。
    加入馅料再盖上一层糯米就可以包扎起来了。
一条长粽就这样包好了。

5.包好的粽子然后加入锅中煮三个小时就可以吃了,家里用的是柴火灶,用小火煮就可以。看完粽子的包法流口水了没有?赶快包起来吧!端午节快乐哦!
这就是我家乡粽子的做法,如果你有不一样的做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哦!谢谢。


餐饮美食小鱼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碱水粽子是怎么做的。

距离端午节越来越近了,吃粽子也是我们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与端午节挂艾草一样。而现在很多家庭开始准备包粽子,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家庭,都开始准备。而粽子也是我非常喜欢吃的。在我老家有灰粽子,黄粽子和白粽子,其中的黄粽子就是题目中的碱水粽子。那么碱水粽子怎么做呢?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碱水粽子是怎么做的。

  1.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包粽子的东西,也就是芦苇叶,芦苇叶要求比较规整,比较宽。绑粽子的绳子选择的是收获后的稻草,然后将稻草和芦苇叶放在碱水中煮一遍。
  2. 然后我们将芦苇叶弄成一个圆锥体,在里面放上在碱水中浸泡过的糯米,然后按照个人爱好加上肥肉或者瘦肉,再填满糯米。然后我们使用稻草将芦苇叶绑好,确定绑好后我们要将碱水粽子放在水中煮熟,然后就可以吃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有要补充的,请在下方留言,谢谢大家。我是三农领域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牧豆人


农村里的碱水粽是怎么做的?

说起碱水粽子,人们自然会想起传统节日“端午节”每逄端午节,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之余,还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有的包肉粽子,有的包碱水粽子。那么,农村里的碱水粽子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包碱水粽子前先准备好滤布、糯米、竹叶、草木灰、绑带(一种植物加工成的)。在农村,以前的人们包碱水粽子都是用草木灰来制作天然碱水,一般会选择晒干的黄豆杆和叶,制作出的碱水纯度更高色泽更加饱满。而且是纯天然无添加的哦!

制作碱水前,先将黄豆枝干和叶子晒干,找个干净的地方点火焚烧,待冷却后将草木灰装进干净的滤布,将滤布放在簸箕里,簸箕下面放一个接水的桶,然后用烧开了的水,浇洒到草木灰的上面,这样就可以将草木灰的渣滓和水分隔开,下面过滤出的水就是碱水了,如果要浓度高的碱水可以反复冲泡多次,用多少开水按糯米的份量而定,一般泡浸糯米的水面要比糯米高出少许。再将过滤出的水反复过滤几次,干净的碱水就提炼出来了。



然后,将备好的糯米清洗干净,倒进干净的碱水里泡浸,泡浸的时间长短,关系到碱水粽子的色泽饱和度和粘韧性好不好。所以泡浸的时间最好是3小时左右为佳。包粽子前,先将浸泡好的糯米淅出滤干水备用。前期的工序都准备好了,之后就是将预先备好的竹叶和绑带焯水后捞出清洗干净,这样就可以进行包粽子了,按自己的喜爱将粽子包成各种形状,有长条状,有棱形状的。待包好的粽子和泡浸过糯米的碱水一起倒进锅里熬煮,几个小时以后,色泽金黄软糯可口恝性十足的碱水粽子就可以出锅啦!粽香飘飘,想着都留口水呢!



碱水粽子可以搭配白糖一起食用,也可以搭配自制红糖胶一起食用,味道优为佳。纯天然碱水粽子有和胃通肠助消化的功效。


乡村小芳


端午来临,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你知道农村里好吃的碱水粽子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佳节将至,是大家团聚一起的日子,在各个地方都有当地不同的民俗风情,千姿百态,但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好吃的粽子。说起粽子,大家应该都吃过不少,什么蜜枣粽、鲜肉粽、蛋黄粽等,应有尽有。但今天的主人公可不是它们,而他们的主体——“碱水粽”,一种可以放很多佐料的万能粽子!


那具体的“碱水粽”在农村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这里就想介绍一下我的小姨了,他原本是湖北人,远嫁到我们安徽来的。在她的家乡,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好多这种碱水粽,方法独特。这些年回去小姨都会教我们一起包粽子。

从我的记忆来看,具体步骤有如下:

首先,准备好糯米,碱面(小苏打)和芦苇叶少许;

其次将糯米、苇叶用温开水洗干净,减去尾,留尖和中间宽大的部分;

然后,将小苏打融入水,放入糯米,具体比例是多少,记不得了,大概一碗水,加一小勺碱,相互混匀,泡上一夜即可;(前几年是用草木灰代替小苏打的,效果也不错)

之后,会看见糯米会变成淡黄色,取两块苇叶成X字状,两边一拢,留出尖头,左手握住,慢慢往里面加上糯米,并用筷子杵杵,再加点就行了

最后是收尾包扎的时候,反正我是学不会的,都是用针戳的绑起来的,有时还会散开。小姨就不一样了,直接用手一盘,一拉就紧了,还特别美观。

之后就上蒸笼准备煮了。


这就是我们老家碱水粽的大致做法,方法挺简单的,就是不好学,手法很重要。

说的或许有欠缺,还望见谅!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希望给个关注哦!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