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

冯老五的感动生活


孩子计算题老出错,一般家长会归结为孩子的粗心,实际上这与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1.看下孩子的草稿本是不是潦草无序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有空就钻,数位对不齐,这些看似无所谓的习惯正是错误百出的杀手

调整:下次书写家长一定重视孩子的草稿运算,宁可减慢速度,也要工整书写,草稿本使用也要遵循和作业本一样的书写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标清题号,每个题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顺序,不要拥挤书写

2.思想开小差

思维不集中,小脑袋满是幻想,无法集中精力于当下题目,写着写着就看错了题,把上一个计算搬运到了当下的题目中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要考虑当下环境的干扰因素,是不是有边玩边做作业的习惯,还是边吃边做作业?书写的书桌是否整齐有序,没有让人烦躁的堆砌物?

3.检查,每做完一道题再进行验算

4.家长的监督重视

每次作业完成,家长都要认真为孩子做检查,家长的重视,孩子也不敢轻视自己的作业的

5.知识掌握不够熟练

如乘法口诀背诵本身就没有准确掌握,做题时难免就会出现差错

调整:家长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让孩子再进行复习巩固,多加练习

三年级是孩子学习的转折期,尤其是数学,而计算题又几乎是所有题的基础,这个知识掌握不好,势必影响深远,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家长重视起来,以耐心辅导孩子,监督孩子的学习习惯,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花玲珑


我是一个小学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10岁,一个4岁,我的大儿子10岁。去年读三年级。也是数学计算题经常出错,现在是四年级了,他的计算题再也没有出过错了,跟你说说我的做法,非常有效哦。

方法就是多练。

去年三年级期末的时候,他的数学扣了十几分都是因为计算错误造成的。早叫我跟他约法三章,如果他的数学再出现计算错误,暑假里面就要罚做两本计算题。所以暑假里面基本上每天都要做4~5版计算题,计算题,有口算题卡和比较难的计算题。这两个都要做,刚开始做的时候有点抵触情绪,但是没有办法,家长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够心软,要要求他做完,并且我每天都会跟他检查,错的一定要更正。错的多了,还要罚做两版。这样日子久了,慢慢的他错的也就少了,正确率高了,一直坚持了一个暑假,整整60天。

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粗心是一种能力的缺失,如果需要掌握这种能力,就必须要多实践多练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以前我也尝试跟他讲道理,随时提醒他,监督他做作业,但这是完全没有用的,你监督了一时监督不了一世,难道考试的时候你也可以提示他吗?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风哥爱教育vlog


首先,三年级孩子数学容易出错很普遍。在我接触的很多的三年级甚至是高年级的孩子当中,出现了很多的像这种情况,也思考过中间的原因。我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原因。

第一,孩子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样造成孩子在做语文的时候体验不出来弊端,但是在做数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计算上的马虎。在我多年的教育过程中,我认为马虎就等同于不细心。其实反馈出来的就是孩子一个生活习惯的问题。

第二,孩子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在平时的辅导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高年级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甚至个别的同学对于乘法口诀仍然不熟练,这样就造成了稍微速度一快就容易出错。

其次,针对孩子出错,我们要找到其原因进行补救。比如孩子是因为基础不好,那我们就要在平时给孩子补补基础。如果孩子是平时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进而造成计算马虎,那我们就要适当的给孩子增加一些计算的题目,让孩子强制性的提升注意力。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嘈杂的环境会造成孩子的注意力的分散。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做相应的措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跟着张老师学数学


我是教数学的小鱼老师,这种问题在教学中也会发生。这个问题要重视,因为小学阶段计算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计算出错不要简单说是孩子粗心,每一道错误题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归纳,之后逐一克服。

原因1:学习习惯没养成,心态不好。会出现抄错数据、抄错运算符号的错误;还有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出现运算顺序错误。

原因2:巧算简算技能掌握不熟练。在计算中还是使用原先的一步一步计算的方式,对于一些大数或者难度较高的习题,就容易出现错误。

原因3: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耐性,观察时间短,有效注意力时间短。因此在解答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时,就会出现错误。

原因4: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概念不清、没有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没有很好的掌握等,学生在计算时就会出现错误,并且学生自己并不意识到是错误的。

原因5:练习少不熟练。对于小学阶段的计算来说,所谓熟能生巧,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


小鱼老师讲数学


孩子三年级了,数学计算题老出错,怎么办?我是张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

1.正视问题,分析原因。孩子已经三年级了,他已经有了基本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数学计算题老出错,这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三年级毕竟还是小学的基础阶段,计算题无非是加减乘除等,他经常出错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不会做。

也许你可能不想承认,说他是粗心、马虎等,其实你自己也明白那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2.对症下药,专项训练。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他出错的原因,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到他经常出错的题型,并进行专项训练。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只要是遇到1000-425=?这类计算题,就必错无疑,因为她不会计算0的连续借位问题。后来我教他一个方法,那就是把1000变为999+1.然后,我们把刚才的算式就变成了计算999-425+1=?的问题,教会她这个方法之后,从此她的这类问题再也不会算错了。

3.教会孩子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我当老师以来,在无数次的监考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做完试题后,根本就不检查,即便检查,他们也是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看,不再动手验算。其实自己给自己检查错误,一般都查不出来。

在这里,我教你一个检查试卷的方法,那就是盖住答案、在草稿纸上重做。如果重新做了之后,答案还是一样的,那我们就可以再试下第三种方法。比如刚才是计算234+542=?现在我们就可以计算542+234=?或者用验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是否正确。如果这时答案依然是一致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4.整理错题集。也许你认为这有点小题大作了,他才是小学生又不是高中生,其实不然。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受益终生。整理错题集,就可以把自己的错误全部写到本子上,有时间了随时翻看,如果你把自己的错误之处都记住了,并保证以后不再犯,那么你已经进步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你有用,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探讨,我必定知无不言、耐心解答。


中小学数学张老师


我家小孩也上三年级,数学学习成绩尚可,基本都是前几名,我分享下个人经验吧:

一、现在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只是比较粗心而已,所以首先要纠正孩子的粗心。这个没有太好的办法,要家长多花心思去纠正和鼓励。

二、如果孩子基础运算薄弱的话,还是需要加强平时的做题量,计算多了才有题感。数学除了掌握基本原理,还是需要通过不同题型去加强的。

三、三年级可以说是小学阶段的分水岭,知识逐渐发散内容相对灵活了,所以这个时候的基础一定要打好,不能让孩子害怕学习。

以上拙见,希望能对您和孩子有帮助。





根土学林


三年级计算关很重要,也是一个由心算到程式笔算重要的转化过程。从知识序上,三年级加减法到万以内,乘除法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等,可以看出来都需要列式笔算。而笔算是一系列的计算程式。一、二年级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心算能力就是基础,光有心算是不够的,笔算要养成正确的做题程序和习惯。王老师一直强调家长关注孩子三年级计算的准确率,这也是第一批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分享解题策略,推广趣味数学,提供家庭辅导建议,欢迎大家的关注。

▶ 小学数的计算认知学习序

保证100%正确率很重要

小学数域逐步拓展,是结合孩子认知阶段特点,经历整数,小数,分数的拓展过程。1~3年级全部是整数的四则运算,四年级小数加减法,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六年级分数除法。整数运算是基础,保证100%正确率很重要。

那么怎么保证100%计算正确率呢?到了笔算阶段,其实就是对于计算程序的掌握,也就是怎么一步一步算,这些是通过不断的分段练习,才能逐步养成的做题习惯。

① 严格笔算程序

虽然笔算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但没有太多重视,如果一开始就不规范,很可能导致到了三、四年级,孩子还是有很多问题。有些孩子不愿意用笔来列式计算,列出来的算式也是横七竖八的,其中不乏成绩不错的学生。首先要规范,比如用尺子画线,算式要着清爽,这样才不容易出错。

② 验算

孩子在笔算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很多,越是难以克服的问题,越要想办法,帮助孩子提升准确率。计算题通过验算可以克服95%以上的错误,如果错误率较高,建议通过互逆运算来进行验算,这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先不求速度,多点耐心,每次5道计算题达到100%正确率,给孩子红花奖励一次,让孩子体会到计算全对的成就感!

结束语:笔算习惯和心算速度结合才能逐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练习,错题是宝贵的资源。家长可以家里备一块大白板,通过把常错题放大,其实也容易观察发现孩子问题点在哪里,让孩子做小老师,在讲的过程中,他也会去意识到自己的一些顽固问题,多进行这样的总结,是比较积极的方法。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这个问题遇到的比较多,一般家长看到孩子错了就会说:“你看这么简单的题都错了,你太笨了”,可能作为家长也不想这样说,但孩子经常出现这样的小问题,尤其今年疫情待在家,久而久之形成了潜意识,随口就出来了,当然有的可能是:“你就不能细心些,慢慢来嘛”,不管怎么样,都是我们的方法不对,说出这样的话就更是大错特错,做错题和聪明没关系,当然细心只是借口核心是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有待改变。但这些话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远比把题做错大的多。

那到底要怎么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

首先,你不能太多干涉孩子的作业,你做好监督督促就好,就想我们开车有摄像头和交警监督一样。好多家长心里想的是:要冷静下来,要好好给孩子说,但看到题目,看到孩子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你必须先改变自己。

其次,给孩子制定好作息时间表,特别是做题的时间要求,最好定时计时。让孩子哪个时间做什么,多长时间要做完,每次作业完计

时要做好,没有按时完成也没事,最主要要让孩子按计划按要求去做,形成习惯。

最后,就是机动性的抽查、复习,让孩子自己找出重难点问题并改正,这里家长一定不能参与进来替孩子检查,替孩子找问题,也不要给他讲,除非他自己问你,我建议还是不要讲,除非你很专业,否则还不如不讲。

我们好多家长说是没办法,就是因为没有放好心态,总是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样,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成长,我们只要培养好他们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就很好了,不过前期很难,很多人会放弃,一定要坚持执行,直到孩子可以独立自主学习和生活,这样做孩子绝对会更优秀!!!


顿悟奋进


三年级数学,学到了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就要求孩子的乘法口诀必须扎实!

1.找出错误原因。

是因为马虎,还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

2.对症下药。

如果仅仅是因为孩子马虎把题做错了,那就强调认真的重要性,同时建立奖罚制度。

如果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掌握方法,那就再认真的教给孩子。

在教给孩子乘除法的方法时,可以参照数学书上的方法。有的家长在教给孩子方法的时候,往往用的是家长小时候的方法,相当于上一代的方法,和现在孩子书上的方法是有出入的,所以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还是建议先参照书本,用书本上的方法教给孩子。

在教孩子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总结的一些计算小技巧小窍门教给孩子。

3.加强练习,加大练习量。

我认为计算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能,可以买一本三年级的数学计算题口卡,在找出错误原因,对症下药之后,可以让孩子多加练习,慢慢提高正确率,慢慢提高计算的熟练度。

最后,在小学阶段一定要培养一个很好的计算能力,因为在初中,高中阶段所有的理科都离不开计算,所以正确而又熟练准确的计算技能是必备的。

加油!




丹心樱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很多学生明明就会做这个题目,从审题到列式都没有问题,唯独最后的计算出现差错;有多少高分数学,就差一个计算题就可以得满分的。面对数学计算题,该怎么办呢?面对粗心该怎么解决呢?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

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最后,一定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以下两个方面是学生一搬出错较多的地方。(1)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如0与6、3与8、4与9、7与1等容易认错。

(2)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

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率,速度再快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一定要在保证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再去提升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