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時間一晃已過一個月,再過5天就進入驚蟄節氣,往年此時春耕已經如火如荼,而今年農村依舊靜悄悄地。當下在農村最火的就是挖野菜,在農民眼裡野菜是取之不盡挖之不絕,一片固定的原野之上,野菜採完了過幾天又能長出來,越是鮮嫩的越搶手。

在我國廣闊的農村大地上,物質資源十分豐富。在挖野菜這種古老的救命糧同時,筆者還想起了小時候常吃的一種野生美味,它遠超各種野菜的食用歷史,堪稱是人類最早的食物。不知各位是否認識呢?接下來筆者就跟大家一起來認識下吧。

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晝拾香慄,暮息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這句話是來源於6千年來孔子與盜拓辯論的一句話,說的是那時候已經有我們華夏族人每天撿橡果為食物。這一點就足夠說明橡果是我們人類最早的食物之一了。另外在戰國時期更有記載,蔬菜、橡果、棗慄足以活民的說法。直到後來明代,朱棣皇帝也指出荒年解酒饑荒時香慄的食用方法,可見在古代,香慄已是非常重要的救命糧了。

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然而,橡慄到底是啥水果,富含什麼呢?橡果是橡樹的果實,外形如板栗一般,富含澱粉,味道偏苦。據科學數據表明,橡果富含澱粉,其果實所含澱粉達到了60%以上,雖不可與當下社會的主糧相比,但在過去這種古老的植物卻在人類社會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據歷史記載,橡果的食用方法只要以磨成粉為製作美食的原料,如製作橡子麵、橡子粿、橡子豆腐等民間常見吃法。但因橡果味苦,在這物質資源充沛的社會下已不受重視,甚至已經被絕大多數人已經淡忘了,但卻不能否定它在窮苦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甚至被窮人當作是美味。

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自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迅速,當下橡果也少見了。古老的橡樹被砍伐殆盡,橡果更是隨之消失了。有人問為啥現在橡樹都不結果,不是別的原因,只因大家對橡樹的瞭解太少了。橡樹結果可非易事,非時間沉澱是無法結果了。筆者瞭解到,橡樹種植10年才會開始開花結果,小於10年樹齡的橡樹根本無法開發結果,以至於那些種植短短几年的橡樹常被人質疑為啥不結果。

人類最早的美食,10年結一次果,磨成粉是美味,吃過嗎?

不過當下即便有橡果,也很少人會把它當美味了。這種橡果味道苦,已不再是人們作為食物的選擇,而僅是農村娃摘來當玩具的野果子了。不管怎樣,筆者認為,這種果子在歷史上起著非常大的作用,為人類做出了不小貢獻,作為現在的人,我們應該去了解歷史,去珍惜這種曾經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野果子,並且珍惜、保護它們。不知各位是否吃過這味道很苦的橡子麵或是橡子豆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