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張魯為何那麼嫌棄劉備呢?

密探零零發


漢中張魯的確說過這話,不僅僅是張魯厭惡劉備,確切地說張魯的選擇更理性、更聰明。

張魯(?—216年、245年或259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在殺張修後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

01

前有車,後有轍。

張魯雄踞漢中近三十年,依靠政教合一的方式,維持了漢末相對獨立的王國存在。

由於益州牧劉璋與張魯存在矛盾,劉璋邀請劉備入蜀,就是為了對付張魯。儘管劉備並沒有與張魯直接交戰,這並非劉備多麼仗義,而是劉備不願意替劉璋打工。劉備吞併了益州,充分暴露了劉備中山狼的本性。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劉璋作為主人邀請劉備入蜀,落得了一個流落荊州的下場。如果張魯作為客人投奔劉備能好到哪裡去呢?

西涼馬超的下場就是張魯的結局,甚至還不如馬超呢。

02

寧為曹公為奴,不做劉備上客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領大軍征討漢中,張魯逃亡巴中。

劉備接受黃權的建議,派遣黃權為護軍率部準備迎接張魯。功曹閻圃勸諫張魯說:“要成就大事,就應該北降曹操;如果不這樣,就西結劉備。”

張魯憤怒地說:“我寧願為曹公做附屬,也不做劉備的座上賓!”於是,投降曹操。

張魯帶領全家謁見曹操,被任命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曹操將他及家屬帶回鄴城,封張魯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為列侯。並替自己的兒子曹宇娶張魯的女兒為妻。

史實說明張魯的選擇是正確的,曹操待張魯不薄,張魯也沒受多少委屈。

如果劉備有他兒子劉禪一樣的境界,可能結果要好的更多。

這就是選擇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有人喜歡折騰那也沒有辦法。

就像馬超,他的父親已經歸順了朝廷,他還在作亂,招致了被夷滅三族,最後還乞求劉備照看馬氏宗族唯一的血脈馬岱,何苦來著?

03

歷史評價

陳壽:燕、繡、魯舍群盜,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則於彼為愈焉。
裴松之:張魯雖有善心,要為敗而後降,今乃寵以萬戶,五子皆封侯,過矣。

張燕是黑山軍的首領,張繡是董卓西涼軍的餘孽,都是在官渡之戰前後,曹操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歸附了曹操,都算是很好的出路。

也正如裴松之所言,張魯歸順曹操,寵以萬戶,五子封侯,的確有些過,但看出曹操有千里買馬骨的意圖。一個張魯尚且得到這樣的待遇,對劉備、孫權來說,就更不會差了。

由此看出,曹操是為天下計,不可謂沒有胸懷。

劉備、孫權折騰來、折騰去,又能如何呢?不都是為司馬氏打工嗎?

張魯的歸宿,給世人以啟示,是值得品味的。


豹眼看歷史


張泱,王宏偉你們就是無賴,純粹的無賴,你們會很後悔的,我沒有錢,我會永遠記住你們兩個,你們狗都不如,會遭報應的,真的,我看不起你們,為了點錢狗都不如,我也不想發說說了,記得把你們的事辦圓,這世界沒那麼簡單,連劉漢都會死,大哥不大麼,錢不多嗎,保護傘不厲害麼,還有天意,我已經廢了,也不想在連累任何人,願你們自己小心,喇叭稍微少打一點,人都很煩,自求多福吧,奎屯就你們兩是人才,我想聽你們說一句謝謝我,我就滿足了


無話可說105768576


三國時期,張魯在逃亡巴中,面臨降曹操和降劉備的抉擇時,張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投降了曹操,並且說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那麼,張魯為何如此地厭惡劉備呢,難道他們之間有什麼血海深仇嗎?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歷史的蛛絲馬跡來探究一二。

歷史上張魯的來頭可不小,他是張良的十世孫,五斗米道的第三位掌門人。在東漢末年,五斗米道也搞過起義,但是很快就被鎮壓。為了活命,張魯就帶著五斗米道的眾人投靠了益州牧劉焉。由於張魯母親與劉焉的親密關係,張魯得到了劉焉的重用。在劉焉的支持下,張魯取得了漢中,成為了漢中的土皇帝。

後來,在劉焉死後,張魯就不再聽益州牧的繼任者劉璋的話。於是乎,劉璋和張魯大打出手,劉璋是個庸才,收拾不了張魯,張魯這次徹底獨立,成為了漢中王,全心經營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由於中原地區戰亂不斷,張魯憑藉著漢中便利的地理位置,吸收了大量的流民,並且他大力發展五斗米道,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的政權。張魯在漢中一干就是近30年,成為漢末一支力量不容小覷的割據勢力。

公元215年,曹操率領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大敗張魯,張魯退守巴中。在此時,張魯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投降曹操,另一條是投降益州的劉備。然而,在面對這個抉擇時,他果斷地選擇了投降曹操,並且說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張魯之所以如此厭惡劉備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良禽擇木而棲。劉備和曹操相比,自然是曹操的地盤大,實力強,張魯要投降,自然要找一個大腿來抱,肯定要選擇實力強的曹操了。

二是曹操雖是真小人,但劉備卻是偽君子。張魯是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人,他早就看出了曹操亂世之梟雄,真小人,投降於曹操,曹操尚可給予他厚待。反而劉備是個偽君子,地盤小,又緊挨漢中,是萬萬不能容下他的,結局必然悲慘。因此,張魯才說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這句話。當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也有諂媚曹操之意。

三是事業發展的需要。張魯除了是地方軍閥的身份之外,他更是五斗米道的教主,雖然他失去了漢中,但是他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廣大的中原地區,這是劉備萬萬不能給他的發展自己教派事業的機會。於是乎,在張魯投降曹操後,攜帶大量的信眾來到長安、洛陽和鄴城等地,張魯趁機利用曹操對自己的厚待,大力傳播五斗米道,並且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到了西晉的時候,大量的名人義士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這也就有了後來龍虎山正一道的輝煌,更是成就了張天師一族千年的輝煌。

總之,事實證明張魯選擇投降曹操是明智之舉,他說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更是其高智商、高情商的體現。各位,你們認為呢?


密探零零發


劉皇叔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因而不少文士名流都對他倍加推崇。孔融在北海任國相時,管轄區被黃巾軍圍攻,情勢危急之下,他竟派人千里迢迢向劉備求助,可見劉備仁名遠揚。劉備不僅被名士推崇,也被百姓愛戴,否則也不會在撤出荊州時,境內百姓拖家帶口千里追隨。劉備為人如此仁義,張魯卻對他恨之入骨,揚言“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這是何故呢?

劉備輕視張魯,若是他做劉備部下,恐難被重用。劉備昔日曾評價他,“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雖然此言未必為張魯所聞,但是劉備的言談舉止中都有輕視之意。曹操大軍南下之時,張魯逃往巴中,黃權就向劉備進言,漢中一失,三巴之地就會陷入險境,對蜀來說,這無異於斷其臂膀。劉備這才進入巴中,準備接受張魯投降。首先,劉備所為者,乃是漢中土地,而非張魯此人。另外,劉備認定張魯會投降,迎接他時也毫無誠意。

張魯雖然不是能建立豐功偉業之人,但能固守漢中多年,也決非愚笨之人。劉備用心何在,張魯也是心知肚明,不願投降於他,實在是情有可原。

曹操權勢如日中天,可成大事。張魯部下謀士閻圃曾向張魯進言,若想成大事就依附曹操,否則就西結劉備。張魯一心成就大事,又被曹操南下聲威所震,早就有歸降之意。他雖然佯裝抵抗,所圖者也不過是得到重用,並非真的要與曹操為敵。張魯逃出漢中時,屬下曾向他請示,是否要將倉庫中寶物全部銷燬,張魯卻表示只需藏起來即可。由此可見,張魯此行逃走,不過是暫避曹操鋒芒,日後投降曹操,這些寶物也是其邀功請賞的資本。

張魯反劉向曹,還有一點原因不得不提,那就是張魯所奉行的五斗米道。張魯乃是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他實為一方首領,卻自稱“師君”,可見他對此教信奉不移。張魯原來乃是劉焉的部下,他死後,其子劉璋取而代之,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劉璋與張魯關係不和,還將其母其弟殺死,兩人至此結下恩怨,張魯也去到了漢中之地。劉璋後來為了對抗曹操,將劉備迎入益州,不想引狼入室,父輩基業都被劉備佔為己有。此地原來有張魯所留下的教眾,劉備掌權後,卻並不能容忍他們,對他們多加壓制,這也讓張魯對他頗有怨言

相較之下,曹操沒有打壓張魯宗教之意,他一旦投靠曹操,甚至還可能借此將五斗米道發揚光大。事實確實如此,張魯投降曹操之後,與其教眾一起遷到三輔,被曹魏政權寬待。張魯藉此機會,或明或暗傳播五斗米道,到東晉時,五斗米道在中原和北方已經流傳甚廣。

張魯投降曹操,所為者也不過是利益而已。能夠加官進爵,蔭庇後代,又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輔佐成就大業,傳播宗教,這對於張魯而言,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鄧海春


張魯並沒有非常厭惡劉備,也沒有特別喜歡曹操。事實上,對於張魯而言,曹操和劉備都可以是他喜歡併合作的對象,也可以是他厭惡的敵人。只不過在當時的背景下,相比于歸降劉備,張魯選擇投降曹操,明顯要划得來許多。

一切是顯而易見的,張魯在歸降曹操之後,史書上記載,魏公曹操親迎,授予張魯鎮南將軍的官職,按照賓客的禮節接待他,封他為閬中侯,食邑萬戶。同時,張魯的五個兒子以及下屬閻圃等人都被封為列侯。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曹操給張魯開出的條件,那是超級豪華和優厚,當然這也是因為曹操家大業大,所以開得起這種優厚條件。反之,如果張魯投降了劉備,劉備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張魯開出這種優厚的條件。

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備自己連個王都不是,他能夠給張魯封萬戶侯嗎?更不用說張魯的五個兒子和下屬。事實上,即便是劉備後來在漢中稱王后,他也給不了張魯如此優厚的條件。對此,我們只要看看馬超,還有劉備生前,他的下屬有幾個人封侯了?

所以說,站在張魯的角度來看,既然漢中橫豎守不住,還不如趁機賣個好價錢,既然曹老闆家大業大,又出的起價錢,那張魯幹嘛不把自己的漢中公司賣給曹老闆呢?反正跟著誰混不是混,只要不委屈自己就行。


我是趙帥鍋


方圓論壇觀點!

“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這句話是出自《華陽國志》。當時在曹操大軍前來攻打漢中的時候,張魯的臣子閻圃對張魯說:現在可供您選擇的有兩條路,要麼向北投降曹操,要麼向西依附劉備。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張魯憤怒的說道“我寧願當曹丞相的附庸,也絕對不作劉備的座上客”。最後張魯投降了曹操。




實際上張魯之所以排斥與劉備結盟而選擇投降曹操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因為厭惡劉備,而是張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投降曹操的。首先張魯和益州劉璋之間是有深仇大恨的。在劉焉時期張魯是很聽話的,但到了劉璋時期雙方反目成仇。而且劉璋還殺害了張魯在益州的家人。這下子就把仇結的死死的。而當時益州劉璋已經投降了劉備,劉璋的手下大臣也全都效忠了劉備,張魯勢力和劉璋勢力那可是仇人啊。天知道張魯依附於劉備之後會不會被針對。所以張魯不願意依附劉備。



其次,劉備的貪婪也讓張魯心有餘悸。劉備本身就是被劉璋邀請來的幫手。結果劉備這個幫手翻臉不認人,轉眼之間就奪了劉璋的基業。這就讓張魯對劉備產生了極高的警惕性。對於張魯而言,劉備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依附於這種小人那可是很危險的。劉璋的遭遇就是前車之鑑。張魯不得不慎重。


最後,當時劉備雖然佔據了荊州和益州。但是劉備相對於曹操來說,實力還稍顯稚嫩。曹操佔據北方實力雄厚,而且大半個天下都以被曹操佔據。而且曹操佔據北方之後大興農業實行屯田制。鼓勵恢復經濟等等。這都讓張魯覺得投靠曹操比依附劉備更加穩妥一些。再加上張魯本身對於劉備的做事方法就十分不恥。所以投降曹操也成了他唯一的選擇。

而且張魯這個諸侯在東漢末年時期屬於是最特殊的一路諸侯了。張魯的勢力屬於政治加宗教結合的性質。張魯是五斗米道教的第三代天師,漢中之民幾乎沒有不是五斗米道教的信徒。曹操招降張魯的時候給張魯開出的條件是允許他繼續傳播道統。這對於張魯來說簡直就是意外之喜。要知道張魯在漢中維持統治全靠信徒,而投降曹操之後整個北方都可以傳播道統,這吸引力對於張魯來說絕對是他拒絕不了的。



後來曹操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張魯的女兒為妻,結成了兒女親家。曹操的條件劉備顯然是做不到的。一方面劉備的魄力就趕不上曹操,他好不容易有了基業,怎麼可能允許張魯隨意傳教,萬一奪了他的基業,他還不得哭出來嘛。而且相對於曹操廣茂的領土,劉備區區兩州之地就顯得太過於狹隘了。綜合考慮之後張魯還是投降了曹操。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


方圓論壇


因為張魯被劉備耍了。

都知道劉備入蜀是受到劉璋的邀請,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劉備與劉璋決裂的時候,劉備還跟張魯有勾結。



劉備受到劉璋的邀請入蜀後,與劉璋在涪縣會合,之後劉備北上到達暇萌關,而劉璋則回到成都去了。要知道劉備是來打張魯的,但是劉備到了暇萌關後,並沒有作出開戰的姿態,相反,劉備卻在暇萌關招兵買馬,安撫人心。

劉備在暇萌關無所事事的待了半年,又以曹操攻打孫權的藉口,想回荊州,並讓劉璋提供糧草和補給,劉璋本來就對劉備大半年沒有攻打張魯而感到生氣,這個時候劉備提出回荊州更是讓劉璋生氣,而引發雙方關係徹底破滅的事件卻是張松的哥哥張肅告發張松與劉備私通,這樣劉璋與劉備徹底決裂,雙方開戰。



要知道劉備是孤軍深入蜀地,僅有一支軍隊在暇萌關,處於劉璋和張魯的兩面夾擊之下,劉備的形勢很不妙,在決定與劉璋對抗的同時,劉備引誘白水關守將楊懷、高沛前來,並乘機劫殺,佔領了白水關。

於是劉備親自帶領軍隊一路向南攻打劉璋,而留下一支軍隊駐守白水關和暇萌關,劉備在整個益州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這個時候,劉備想到了張魯,畢竟這裡的劉備和劉璋決裂,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劉備和張魯有著聯盟的天然可能。



於是劉備派遣李恢去漢中結交馬超,當時的馬超正好投靠在張魯處,李恢去結交馬超不可能不與張魯打交道,李恢聯絡馬超應該是明面上的事,但是與張魯勾結應該是背地裡的事,後來的結果就是馬超很快來投靠劉備。

換句話說,可以說是劉備挖了張魯的牆角,把馬超挖走了,這讓張魯怎麼想?本來劉備與張魯暗中還有些勾結,這樣一來,等於張魯讓劉備耍了。



在劉備與劉璋戰爭期間,張魯還派大將楊帛引誘劉備留在暇萌關的守將霍峻,結果被霍峻拒絕,張魯想染指益州的期望也落空了,張魯又一次讓劉備耍了。

215年,曹操徵漢中,在攻下陽平關後,張魯逃到了巴西郡,這是張魯唯一一次有機會投降劉備的時候,可是張魯沒有投降劉備,而是逃到巴西,還攛掇三巴夷王樸胡、杜濩一同去歸順曹操,這個時候的劉備正在荊州與孫權湘水對峙呢。



張魯為什麼不願意投降劉備?而說出那句:“寧為魏公奴,不為劉備上客也”?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戲耍了張魯,一是在張魯眼皮底下挖走了馬超;二是劉備手下拒絕了張魯的引誘。

當然還有一些其它原因:

1、張魯是豫州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人,投降曹操可以迴歸祖籍地;古人極重鄉土觀念。



2、張魯的母親、弟弟都被劉璋在益州殺掉,益州是個傷心地。

3、張魯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是有宗教信仰的,投降曹操有更大的地方可以宣傳五斗米教,而劉備僅有荊州三郡和益州一地,地盤太小。

4、當時的曹操可是代表著東漢朝廷,投降曹操就是投降朝廷。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寧為曹公階下囚,不為劉備座上客。張魯是否說過這樣的話,值得商榷!說這話的目的是什麼?是發自內心嗎,還是形勢所然?要回答這樣的問題,還得從張魯這個人說起。

張魯是東漢末年諸多割據政權中的一個,祖上據稱是留候張良。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張魯這個人並不是很出名,但他佔據了一個十分敏感的地盤——漢中!這個地方,熟悉漢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是漢高祖劉邦的發跡之地,標準的龍興之地!此外,漢中這個地方地勢險要,位置獨特,居於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的要衝,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彼時,曹操已經擊敗西涼韓遂和馬騰集團,勢力延伸到整個西北。劉備也已代替劉璋取得益州,勢頭正猛,兵鋒直指關中。張魯佔據的漢中就成為了夾在兩強中肥肉,雙方無不欲奪之而後快!

面對這個肥肉,曹操動作比較快。因為當時劉備和孫權因為荊州的歸屬產生齟齬,其主要精力還不能放到漢中。那麼,漢中爭奪戰的大格局變成了張魯對曹操,劉備隔山觀望。實力不在一個檔次,張魯自一開始就只有一個選項,投降曹操。

但是投降也是個技術活。敵人一來就舉手投降的是孬種,自然不可能賣個好價錢。只有贏得敵人尊重的投降,才有可能贏得最大利益。作為張良的後代,又是老江湖的張魯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在關中到漢中的門戶,張魯和曹操“大”打了一丈。在陽平關,張魯派其表弟張衛率眾數萬人“據關堅守,橫山築城十餘里”。張衛修的防禦工事依山勢構築,易守難攻。據《水經注》記載,陽平關地方“連峰接崖,莫究其極”。曹軍仰攻,“士卒傷夷者多”,傷亡慘重。曹操見難以攻克,心灰意冷之餘,準備撤兵。但是就在此時,很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打仗,當地的麋鹿被驚擾,受了驚嚇的數千麋鹿,東奔西突,居然“突壞衛營”,慌亂之中闖入了張衛的營寨。暗夜之中,張衛手下以為曹軍掩殺而至,先自亂了陣腳,大潰而逃。

面對這樣的潰敗,門戶大開的張魯自然要選擇逃跑,但他居然把所有財務留在城內。曹操率眾入駐南鄭,見所有府庫封藏完好,甚是欣慰,知道張魯已有降意,立即派遣手下前往“慰喻”。

詭異的大潰敗!反常的逃亡!張魯投降的前戲已經做足了嗎?沒有,這就到了本文討論的那句名言“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

張魯逃亡南山時,劉備已基本同孫權和解,於是派人聯繫張魯,表示願意迎接張魯入蜀。部屬中有勸說張魯投奔劉備,張魯聞言大怒道“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

多麼的豪情萬丈、慨慷激昂!——但在筆者看來那都是戲。

當然,“戲精”張魯自然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曹操得知張魯來降,親自出迎,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同時把張魯的五個兒子皆封為列侯,併為自己的兒子彭祖娶張魯的女兒為妻,二人結成兒女親家。

張魯為了個人前程做出了這麼一場精彩好戲自然無可厚非,只不過你不該拿人家劉皇叔當背景板呀。當背景板也就罷了,你還拿這麼惡毒的語言罵別人,損壞別人一世清譽,這就有點不地道了。難怪後來劉皇叔這麼來勁,親子率領大軍征討漢中,並稱“漢中王”!總算一吐胸中惡氣!




週週說古今


“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這句話出自東晉時期成漢常璩撰寫的一部專門記述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地方歷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誌著作《華陽國志.巴中志》。首先這句話的真實性是值得肯定的。《華陽國志》自成書以來一直都受到了歷朝歷代史學家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徐廣的《晉記》,范曄的《後漢書》,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劉昭的《續漢志注》,李膺的《益州記》,酈道元的《水經注》,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唐初修的《晉書》以及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都大量取材於《華陽國志》。這足以證明《華陽國志》但真實可靠性。

那麼張魯為啥這麼抗拒劉備呢?張魯說出這句話又想表達什麼呢?

首先我們很肯定的一點,那就是張魯對於劉備人品的不恥。從劉備的發家史上就可以看出,劉備絕對算不上什麼正人君子。劉備一路走來幾乎都是投靠,在背叛。這種性格讓張魯沒有安全感,也非常的不恥。就從劉璋邀請劉備入川打他張魯來說,原本的盟友,但劉備拿了劉璋的錢糧補給之後,又翻臉不認人奪了劉璋的益州。劉備的這種行事風格讓張魯不敢苟同。張魯很擔心自己和劉備聯合的話,那麼劉備到時候翻臉不認人吞併了自己怎麼辦?畢竟劉璋前車之鑑不遠。所以張魯極其厭惡劉備。

其次,張魯和益州劉璋的恩怨那可不是一天半天了。張魯勢力和劉璋勢力之間的仇恨那可是根深蒂固的。劉備方面雖然吞併了劉璋的益州,也殺了不少人。但是益州的大多數文臣武將還是保留來下來,他們也在繼續效忠劉備。而張魯和劉璋以及原劉璋的這些部下可是敵對的。雖然張魯如果和劉備聯盟的話,大家就算是一家人了,以前的前塵舊怨也就一筆勾銷了。但張魯多少也擔心會不會被排斥。要知道劉備言而無信是出了名的。要是自己和劉備聯盟,原劉璋的手下在劉備面前說自己壞話詆譭自己。那麼自己最終的結果還是悲劇。所以這也是張魯不願意聯盟劉備的重要因素。

最後一點,那就是張魯早就有意投靠曹操了。曹操雄踞北方勢力上要遠超於劉備。既然要投靠,為什麼不投靠強者呢?而且張魯不僅是一方諸侯,他還是五斗米教的老大。曹操龐大廣袤的勢力範圍對於張魯傳道十分有利而且曹操也不排斥張魯的五斗米道。事實也證明張魯投靠曹操後,五斗米道更加的發揚光大了。所以在張魯打定主意投靠曹操後,張魯不介意做個順水人情羞辱一下劉備。這也是示好於曹操的事情。畢竟劉備不管對他張魯還是對曹操都是有仇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劉備雖然是蜀漢的開國皇帝,但這個人同時也是三國時代著名的掃把星。


首先,跟劉備合作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劉備是賣草鞋出身,雖然號稱皇叔,但實質上一無所有,在45歲之前一直東奔西走,到處寄人籬下。劉備先後投奔過六個主公,除了曹操,其餘五個人都被他剋死了,名單包括公孫瓚、徐州陶謙、呂布、袁紹、劉表。劉備的反覆無常,連呂布都看不起他,說他是無信大耳賊,試問張魯怎麼敢和這樣的人合作。張魯好歹也是一方諸侯,按劉備的性格很明顯會吃掉他。

其次,劉備喜歡搞小圈子,他真正信任的人其實不多,武將也就是關羽張飛,最多再加一個趙雲,謀士也就諸葛亮一個。張魯如果去找劉備,只能做冷板凳,然後張魯的勢力慢慢會被劉備吃掉。劉備就像癌細胞一樣,只要抓住一個主公就會慢慢吸取主公的養料,然後把主公害死。張魯看劉備看的明白,劉備也不會把張魯當自己人,所以張魯不敢投靠劉備。

最後,三國時代對人才最看重的是曹操,曹操的大度讓各路人才趨之若鶩。曹操是怎麼對許攸的,對關羽也是關懷備至,長坂坡之戰愛惜人才,竟然不許放冷箭傷害趙雲。在曹操這樣的主公手下,不管是人身安全還是上升空間,都是可以保障的,試問你是張魯,你選掃把星劉備還是求賢若渴的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