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方式存在问题,我不敢言语,该怎么办?

疯癫冬瓜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完全放在老家给老人带,还是老人到你身边帮着带。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现实条件允许的话最后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虽然现在社会上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得到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这是社会时代性的问题,具体的我们就不多说了,相信你懂的。但是我还是想说,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如此。

下面发上0-18岁儿童的发展规律予以借鉴:

【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抓住黄金期】

0—3岁 安全感的建立

父母只要做10%的努力,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3—6岁 自我中心的时候建立和完善,性格的形成

父母只要做50%的努力,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7—8岁 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

8-10岁注意力、思维飞跃、道德发现

10-12岁 有效的人际交往

父母只要做100%的努力

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12—16岁 青春期

父母要做150%—300%的努力,

才能在孩子身上取得100的成果。

16-18岁 自我修复

父母需要500%以上的努力。

从内到外全然发生改变,

才能影响孩子。

从以上可以看出,孩子越小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越大,尤其是0-6岁时孩子具备“吸收性体质”,父母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孩子能够完全的吸收,6岁以后“吸收性体质消失”而性格已经基本形成,此时父母想要干预孩子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努力。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在孩子小的时候好好培养,等到孩子大了定性了,再努力也扭转不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家长按照孩子成长的顺序,该费心的时间多费心,那样等到孩子大了些,家长可以轻松很多。而若是早期教育没有做好,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很可能会面临分离焦虑、性格不合群或者者是行为习惯上保留很多坏习惯,这样的问题留到以后再处理,会让家长更费心,也不一定能够处理好。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老人到你身边带孩子的情况。先要明白的是即使老人不带孩子,你们在生活习惯上认知观念上不一致而产生摩擦甚至矛盾也会是早晚的事。在我们看来他们当然的有自以为是、懒惰、庸俗、固执、无知、暴躁和冲动等等无法调解的缺点,然而在这同时是否想过,第一,他们也是俗人,并像俗人一样,不可能认为自己错了,他们的底线与我们不同,他们那个年代,除了人祸还有天灾!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战战兢兢甚至生怕说错一句话,给这个小家带来灾难。他们大多数人只是保证孩子能活下来,自己能保住性命,至于什么生活质量或心理素质,他们有些人可能根本没想过。第二,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的我们,因此,他们年老的时候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唉,我终于完成了今生的任务,把孩子们拉扯大了,记住,只是拉扯大了,至于长大后成功与否,他们根本顾不过来,因为在那个年代,他们连自己都顾不上。我们苟活下来,和他们一起苟活下来,实为不易。其实父母更是越来越显得可怜,他们是一群比我们穷的人,不仅没那么多钱,而且精神世界也比较匮乏,他们紧紧恪守着自己的生存经验,携带着人类所有的习气与我们相伴。到了老年,他们成了弱者,但他们仍然固执,像个孩子一样没有安全感,于是怕子女远离,也怕自己失去家长的威严,是的,他们要面子,像我们一样好虚荣,所以,他们只是普通人。所以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就不要苛责太多。

然后,你说对老人的方式不敢说。除非想让问题持续下去,否则总要想法解决的,对吗?不过,最好是让你老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去协调这个事情,会比你来做会效果好很多。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有效沟通直接表达。很多人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你是我亲近的人你应该明白我的需求你应该主动来帮我,然而事实往往并不如此。所以直接了当的告诉他,你需要他做什么。不然你的意思对方不能完全理解,引起本可以避免的误会和麻烦就得不偿失了。生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要把有效的生命能量浪费在内耗上面。

最后,祝福你,相信你会处理好家庭的事!

以上部分观点和文字来自于游涵《为何父母会伤人》,我曾因此书深深受益,借此向作者表示深深感谢!





孟老师家庭教育


老一辈溺爱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事儿。有的时候老人如果做错了,你也应该及时的指出来。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白天忙于工作只有晚上能陪伴女儿。平时就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带她,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吵闹不肯吃,奶奶就哄她,每次吃饭都要发脾气给惯坏了。

后来我专门请了几天假,先和父母沟通了一下,毕竟都是为了孩子,也不能指责说爷爷奶奶的做法有问题,让他们看着我带孩子不要插手。然后我每天给孩子立下规矩,按时吃饭睡觉。一开始也闹过,爷爷奶奶也阻止过,说对小孩子不好,这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的跟他们慢慢说,要跟他们说道理,都是为了孩子,相信他们会理解的。


夜中梦话


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我是一名90后的宝妈,我的宝宝现在还不到一岁半。我选择的是自己带孩子。因为有的宝妈生完宝宝以后需要上班,所以会让家里的老人照看孩子。

当和老人带孩子方式方法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和家里的老人说出来,阐述一下时代的不同,科学喂养孩子的好处。老人觉得过去带孩子的方法好,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要尝试着让老人接受科学育儿。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把方式方法讲给老人听,让他们学着尝试,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只要是对孩子好的,相信老人们都会欣然接受。如果你不说,只会增加相互之间的矛盾,相信每个老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她们都会理解 。


馨馨麻麻的日常


首先恭喜你,有老人给带孩子,解决了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值得高兴的事情。由于老人的很多观念和年轻人不同,难免会有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不同,这也都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

很多人说,孩子是自己的,一定要纠正老人的方法,不然自己的孩子就带跑偏了。我却不这么认为。

一个人多年的习惯基本是不容易改变的,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人。他们很难听取子女在这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他们会认为自己在带孩子这方面的经验比你强了多少倍。让他们改变,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产生矛盾,一种是无奈接受。所谓无奈接受就是,不想做争吵,以免影响感情,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方式不认同,可能是老人或者溺爱,或者某些方法和观念老套,或者是护短,或者其他等等。鉴于上面说的,一贯在老人身上找原因未必能解决问题。给你说个法子,你看可行不可行。

1.遇到不赞同的事情要制止,父母会辩解,会把你的话当耳旁风。这都不要紧,这只是你的试探,看老人能抵触到什么地步,这样也不会伤害谁的感情。

2.适当缩减老人带孩子的时间,自己抽出时间带孩子。你自己的孩子你不抽时间教育,你再怨老人那就太没良心了。用自己带孩子的时间着重改变孩子的那个不好的习惯。不能一刀切,防止反弹,孩子会在父母那告状或者变本加厉。这个阶段是最熊要的。

3.在老人那里的时候,继续引导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一旦遇到老人阻止,可以做一半的妥协。但要让孩子知道,这种妥协是为了尊重老人而不是助长孩子的风气。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把妥协的另一半再找回来。也就是让孩子知道,即便在老人那里妥协了,回到家还会找回来。奖励和惩罚必须都要有。

4.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沟通,可以引导老人看着新闻、节目,耳熟目染,时间长了也会有点改变。闲谈中,也可以当着老人的面夸奖孩子在哪个方面有进步。还要适当拍个马屁,说老人的功劳也很大。

总结一下,事情和沟通都需要慢慢来,不能搞一刀切。那是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的爹娘,不是你的仇人。人家养大你以后,不辞辛苦帮你带小的,有的还帮你带二娃,你还想怎样。最后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爹娘带娃再不科学,再不健康,这不也把你养大成人,娶妻生子了么?可让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别寒了老人的心。加油吧!


老妖聊电影


这有什么,如果老人是个明事理的,你就委婉的跟他说说,要善于和老人沟通,迂回沟通,在中国,有70%的父母需要依靠老人帮忙带孩子,传统观念影响或者是想帮助孩子减轻负担的想法,但是老人带孩子往往是吃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甚至成为家庭矛盾的引火线。年轻的父母们觉得老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好像孩子所有的缺点都是老人家带出来的。

宝爸宝妈千万不要想着让别人帮你养孩子,那样养出来的孩子都是别人的,让别人养你就不要给予评价。




快快爱剪辑


觉得老人带孩子方式存在问题,却不敢言语,是不能够一致性表达内在需求的,或者说因为太在意关系而不敢表达真正的需要,因为怕失去,怕受伤。而真正解决的办法是,第一,问问自己的内心:我更在意孩子的教育,还是更在意和老人的关系?或者说:是什么让我不敢去表达自己的需求?第二,我如何说既能表达了我的需求,还保护了我们的关系?第三,我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吗?以上三点,仅供参考[害羞]



美麗心情5688


老人带孩子,方式存在问题却不敢言语。

题主脾气太好了。孩子是自己的,老人帮忙带确实非常感恩,但是方式方法若是存在很大隐患的话,建议及时沟通,你现在不主动提出来,表面看似和睦,内心却憋着难受,随时可能会爆发出来,这样对自己对家庭都不好,而且等发现孩子一些问题挽回不了就后悔莫及了。

沟通可以先让你老公出马,毕竟是自己的父母也好说些。若是平时就你和老人带娃时间多些,就自己主动沟通,不要有指责的意思,可以先感谢老人的付出,再将你发现的不对的方面指出,老人也乐于接受。


宇熙妈妈


比如老人一换追着孩子喂饭,甚至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吃,如果直接对老人说她这么做是错的,对孩子的成长不好,老人肯定会生气。一句“你小时候我也是这么喂的,你不也长的挺好的?” 就能直接给你噎会去

不如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说:“您这样追着他跑多累呀,您这样累病了我们也会心疼的,您自己的饭还没吃呢,您先去吃饭,我来喂吧。” 然后再提出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最好怎么做,这样老人才不会有意见


东北小晓


有什么不敢直言的啊!

有事就说!

说开了,总比不说憋在心里生闷气好!

人的忍耐是有限的!

今天一件小事情,明天一件小事情,后天一件小事!

积存多了就会爆发的哦!

到时候!不是说不说的事情了!

大吵都有可能的哦!


我是乡下人y


而不能因为不敢让老人继续用这种方式下去,孩子就是以后国家的未来,祖国的花朵,毕竟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还是需要协商的,做事也不能太极端,先跟配偶协商达成一致,然后再给老人好的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