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名師胡紅梅成為了網絡上的焦點人物。
她因抄襲而榮譽加身,成為了教育的神壇上一顆璀璨之星。但是因抄襲和榮譽,她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縱觀胡紅梅過往的榮譽,不難發現,從2012年開始崛起,榮獲了”龍崗區勞動獎章“、”廣東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一等獎“、”深圳市’感動深圳教育人物‘“等榮譽。
或許,眾人不禁要問,難道胡紅梅僅憑藉抄襲,就能成為名師?
然而,並不是。她曾經能快速崛起,自然也少不了教學上取得的突出成績和努力,也就是說她也是有些實力。至於後來,為什麼會成為抄襲者,其實可以仔細品出來。
當初,胡紅梅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她想要晉升職稱,自然需要諸多榮譽,也需要不斷學習和借鑑別人。正是久而久之的努力,才能讓她在2012年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是在一步步踏上名師之路上,依靠著晉升規則,難免會出現自我能力匱乏,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然而,更多地借鑑別人成為了一種捷徑,而這就為日後的抄襲埋下了伏筆。對於胡紅梅來說,或許是沒有抵擋住誘惑。然而,實際上,對於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乃至一線工作人員,又有多少人能夠當成功觸手可及的時候,能夠抵制?
對於,胡紅梅來說,她是不幸的,或許也不該同情,但是很多一線基層人員,恐怕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在諸多規則面前顯得無力。
胡紅梅因為摸清了晉升之路的門道,便是一步步踏入名師之列,她無疑是這種晉升規則的順從者之一,而且是較為成功者之一,成為關注的焦點也就不足為奇。然而,還有些一線基層人員,他們不願意去順應規則,因此成為了許多人眼中的平凡者。
或許,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學能力不該是一個個榮譽的堆砌,而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能夠將複雜難懂的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亦或是能夠讓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成為優秀生等等。
一線教育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育人,也必須是育人,這也應該是本分的工作。不應該用職稱和工資捆綁一線教育工作者,更不應該太過看重職稱來衡量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能力。晉升職稱成為了提升工資的手段,但是往往卻偏離了育人的核心,胡紅梅的晉升之路,其實與一線工作者“輕工作、重表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能夠提升工資的應該是最為本分的工作——教學育人。簡單來說,一線工作人員的考量的重點應該是工作的結果,而並非所謂的“表象”——榮譽亦或是表現。
或許,胡紅梅的事件,撕開是一線工作者晉升的難點。需要反思不僅僅是胡紅梅本人,更多地是我們應該反思如何建立一個優秀的一線工作者隊伍。
閱讀更多 教育思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