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可能是中國名校最多的城市

近年來,深圳的城市發展速度有目共睹。大學生討論畢業去向的時候,不只是北上廣,更多是北上廣深。毗鄰港澳,經濟高速發展,躋身一線大城市,然而這座城市的高等教育始終是其軟肋,南京、武漢、西安、成都、長沙,這些城市和它比較起來都能更勝一籌。

但深圳就是深圳,彷彿天然具備逐夢者生存的土壤,能發展成一座“來了就是自己人”的高等人才流入城市,也或會成為“最多名牌大學校區”的地方。

深圳,可能是中國名校最多的城市

為名校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在之前的新聞報道中,深圳相關部門曾向媒體透露了一個小目標:到2025年,全市高校數量達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達20萬人;三至五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50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30個以上學科進入世界ESI排名前1%。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建成或者計劃建立深圳校區、分校、研究院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還有莫斯科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建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等。

作為近幾年風頭最盛的一線城市,教育始終是一塊短板。名校林立的北京和上海自然不必說,廣州、南京、武漢、西安、成都、長沙,隨便哪個城市都能在高等教育上碾壓深圳。

梳理有關這些合作的新聞報道可以發現,深圳為名校提供了充分的土地、財政、政策支持。有負責人曾表示,深圳會承擔合作辦學相關基建及實驗室建設投入,採用1元租形式交大學深圳校區使用,同時對於人才引進、科研平臺建設,深圳也會予以補貼。

深圳,可能是中國名校最多的城市

順應當代大學“複姓”潮流

武漢大學、南京大學,以位置命名,一目瞭然;復旦大學、南開大學,一聽就知道是從民國傳下來的老牌子;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多半和以後的建設關係緊密。

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大學裡多了很多“複姓”的成員:哈工大威海校區坐落在遠離本部的山東海濱;上海紐約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雖然辦學水平不錯,但名字乍一聽總有點彆扭;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早已落戶多年;而西交利物浦大學,既不在西安,也不在利物浦。

這些複姓的大學身份複雜,有的是本部的一部分,有的獨立辦學、單獨招生,有的分數線不低,有的則只是扯了一塊名校牌子的一般高校。

而就讀者的身份定位問題,來自本部、校區、分校的學生們也在網上吵了很多年,依然沒有定論。

市場化和擴招,讓中國大學的辦學性質和地理位置都變得多元起來,一些新興城市紛紛向相對閉塞地區的老牌名校伸出橄欖枝,最終造成了這麼多讓人一頭霧水的名字。在深圳之前,珠海、寧波、威海、蘇州等城市都是這種辦學方式的先行者。

深圳,可能是中國名校最多的城市

去深圳讀分校,不吃虧、不上當

談到建設分校和異地校區,本部就讀的學生和畢業校友往往會大搖其頭,如果給分校頒發不加區分的文憑,那麼本校學生文憑的含金量相對會打折扣;而如果分校區和本部校區統一招生,那麼人氣不太高的那個城市,一定又會拉低學校整體的分數線。

更重要的是,對於有著歷史情懷的名校來說,離開本部就意味著離開一種校園文化。讀書不在珞珈山,不在未名湖,不在康樂園,而只在畢業時領一張印有武漢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字樣的文憑,老校友們往往嗤之以鼻,畢業生們也常常糾結於自己的身份。

沒有在同一個校園甚至同一個城市的經歷,連校友相聚時的情誼似乎也大打折扣。從這個層面考量,很多人覺得本部才夠“原汁原味”。但也要看到,隨著人數增加、土地緊張,很多名校也面臨無地的窘境,不得不在偏遠的郊區興建校區。

另一方面,學校的偏僻給實習、就業造成困難,身處其中的學生常常用“進城”形容回到市中心的路途,又如何能享受大城市的資源和便利呢?越來越大的校區和大學城選址荒涼的郊區,與其憑藉高分考入名校,卻在那裡苦守四年,深圳的一票分校似乎也值得考慮。

深圳,可能是中國名校最多的城市

想要情懷還是想要舒適,追求底蘊還是追求發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也有不同的選擇。而去日新月異、求才若渴的深圳讀名校,至少不會是一個太差的決定。

深圳,似乎成為了大學生夢開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