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話音剛落,歐盟炸鍋了


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蔓延,美國總統特朗普11日宣佈對歐洲實施旅行禁令,暫停除英國外所有歐洲國家公民前往美國的旅行,為期30天。

特朗普指責歐洲沒有像他那樣採取相同措施控制疫情,歐洲的不力舉措導致大量新冠病毒通過歐洲旅行者“生根”。

這一禁令引發歐盟方面反對,稱美國此舉“未經協商”。

美國總統特朗普 資料圖

據路透社12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和歐盟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盟不贊成美國單方面做出實施旅行禁令的決定,美國此舉沒有與歐盟各國進行協商。”

聲明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是全球性危機,需要合作而不是單方面的行動。目前,歐盟正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限制病毒的傳播。

當前,歐洲已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截至目前,意大利確診病例數已經達到12462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確診人數均已突破2000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旅行禁令讓歐洲官員感到措手不及,為“美國優先”政策下的歐美關係再添陰霾。

路透社援引一名歐盟外交官的話報道,美國直接宣佈實行30天旅行禁令,沒有與歐盟各國政府進行磋商。

CNN報道稱,一名駐華盛頓的歐洲國家大使表示,“沒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會這樣做;另一名發言人表示,德國官員沒有提前對此發出警告。

“我們知道來自歐洲的旅行會有一些變化(有更多限制性的旅行建議),但沒有這麼嚴厲的”, 比利時大使表示,“令人無法理解的是,英國卻是個例外,且(美國自己)缺乏國內措施。”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項旅行禁令在美國國內也引起諸多爭議。

從經濟上看,禁令可能會讓美國旅遊業損失數十億美元。美國旅遊協會表示,2019年3月,約有85萬名歐洲(除英國外)旅客進入美國,佔該時期海外旅客的29%,他們在美國消費約34億美元。

從疫情防控的角度看,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愛德華·奧爾登認為,這些限制措施是“考慮不周且無知的舉動”,因為新冠病毒“在美國已經廣泛存在”。

CNN評論稱,一個可以感染所有人類的病毒,一種自然現象,卻被看成一種外來的攻擊,這種概念本身足夠駭人聽聞。將美國與歐洲隔離開來的做法,是亡羊補牢,因為病毒已經在美國傳播,並日益嚴重。

“病毒是全球性的,不是隻有歐洲有啊!”有網友在特朗普推特下留言。

還有網友質疑,對歐洲實行旅行禁令,為何不包括英國?“英國的希斯羅機場難道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的當務之急是控制國內疫情發展。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10時,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11例,累計死亡38例。

疫情面前,環球同此涼熱。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中歐始終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與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同歐盟委員會健康總司、歐洲疾控中心專門成立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合專家組。

耿爽說,就在昨天,專家組舉行了第三次新冠肺炎疫情電話會,就歐洲各國和中國的疫情最新進展、防控措施、診斷篩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同意進一步加強專家間的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共同抗擊疫情,維護地區和全球的公共衛生安全。

此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與歐洲呼吸學會負責人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方介紹了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中國政府還派出了醫療專家團隊赴意大利協助抗疫,專家團隊一行9人將攜帶醫療防疫物資和設備,於今天從上海出發前往羅馬。

“面對疫情,國際團結和合作至關重要,我們願同歐方進一步加強疫情信息互通,交流防控經驗和技術,並開展診療方案、藥品和疫苗研發等領域合作。”耿爽強調,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所說,“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同樣是在今天的記者會上,有記者問:11日,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稱,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並沒有採取最佳做法,而是掩蓋了疫情,這導致國際社會花了兩個月時間才作出反應。

耿爽表示,美方應對疫情的做法是否公開透明,我不作評論;美方是否有效利用了中方為世界爭取的寶貴時間,我也不作評論,我想美國老百姓和國際社會都看在眼裡。

“面對疫情,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基本遵循,轉嫁矛盾、無端指責不具建設性,更不得人心。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敦促美方個別官員尊重客觀事實,尊重國際公論,與其把時間花在攻擊抹黑、怨天尤人上,不如把時間花在應對疫情、加強合作上。”耿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