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現在印度尼西亞不放手

早自宋代以來,越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羅洲西北的納土納群島,就已經被作為中國與外國的海域分界,凡是從外國來的船隻只要過了納土納群島或者交趾洋,就是進了中國的境內。可這塊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的領土,卻與印尼扯上了關係。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中國南海上的納土納群島總面積達2110平方公里,它是由272個島嶼組成。

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現在印度尼西亞不放手

早在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時期,鄭和船工在湖南的後裔們就講述了在南海石塘有個最大的島嶼,也就是納土納群島。它曾被鄭和船隊作為海上的第一個驛站,而建有大量營房,並配有大量的生活設施以及人員值守。當時有包括木工、雕工、畫工等各具特長的數萬後生經常在島上往返休息,所以人們將此島稱為萬生石塘嶼。

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現在印度尼西亞不放手

這處萬生石塘嶼作為我國南海重要標誌,被毋庸置疑的記載於世界著名史圖《鄭和航海圖》上。1433年後,明朝船隊最後一次回國後上奏朝廷,詢問該如何對待我國南海的重要門戶萬生石塘嶼。後來以曾沅芳為代表的部分船工,帶著宣宗皇帝的手諭以及家眷在島上定居了下來。當時凡是駐守在島上的居民都永遠不納賦稅,所以人們還將萬生石塘嶼稱為安不納島,受皇帝諭旨駐守該島,意味著這座島成為了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直轄地。

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現在印度尼西亞不放手

自鄭和時期算起,我國國民對這座島實際管理了近二百年,可之後荷蘭人侵佔了該島,並且還在當地搞起了一系列去漢文化行動,而在經歷了荷蘭殖民後,該島又被印度尼西亞管轄。1993年,我國曾在一次國際會議上拿出一幅地圖展示歷史海域線,是位於納土納島和其東北25公里處的含天然氣區域之間。

2千多平方公里土地,在歷史上隸屬於我國,現在印度尼西亞不放手

為此印度尼西亞著急了,還多次想與我國溝通,最後雙方達成一定共識,而東納土納盆地被證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現在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的46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商業可採儲量達到了印尼全國的四分之一,為此印度尼西亞更不可能放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