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随着运-12列装我军空降兵部队。和过去担负跳伞训练保障任务的运-5相比,运-12采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具有容量大、动力强、爬升快和飞行平稳等特点,保障效率更高,将逐步取代运-5成为保障伞兵跳伞训练的主力机型。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运-5曾是保障我军伞兵训练的主力机型。
传奇逝去,历史值得回味。运-5,这个大名鼎鼎的从中国空军成立之后就长时间担任运输和伞降任务,任劳任怨不求功名的螺旋桨单发双翼运输机,正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作为一代传奇,运-5的故事仍为人津津乐道。
今天,我们一起再回顾下运-5的前世今生。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
运-5运输机(代号:Y-5),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厂(320厂)研制生产。其原型为苏联40年代设计的安-2运输机,曾名“丰收二号”。尽管已服半个世纪,但它飞行稳定、运行费用低廉,至今仍是中国最常见的运输机。运-5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它能以非常低的速度稳定飞行,且在逆风情况下起飞距离仅仅为170米,这是大部分飞机想都不敢想的距离。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1957年12月,运-5原型机定型并首飞,1957年12月23日获批准在苏联专家和图纸的指导下成批生产。1958年由320厂成批生产,当年即生产了90架,共生产了728架,其中78架援外,连续生产达10年之久,并根据民航、空军、海军提出的不同要求,相继研制了多种改进改型机。1958年,根据苏联资料生产了农业机和1座的客机,同年,空军为训练领航、轰炸人员,提出改装领航轰炸教练机的战术技术要求。1962年试制成功,命名为运-5丁,共生产交付116架。1964年,根据海军要求利用苏联铝合金结构浮筒改装水上飞机两架,同年在青岛试飞成功。1966年又改装3架,被命名为运-5丙。1967年8月完成研制装机试飞,鉴定合格后生产交付6架供海军使用但未投产。可以说,运-5型是运-7和运-8运输机出现之前我国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援外数量最多的运输机。
应用范围非常之广

运-5在我国服役的范围非常广:不论是航空运动学校、大的国营农场、建设兵团、通航单位、运输机部队都有这种飞机,而且在早些年全国高速公路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各个航空兵师不管是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还是强击机都有一个运五中队作为通讯联络机,用作到下面各团场站联络之用。甚至可以说,除了高原地区,哪里都有运-5的身影,基本上见过飞机的人,都见过它。


由于运-5安全可靠、性能良好,且经济性好、使用维护简单,该机不仅能低空飞行,用于农业的灭蝗杀虫、播种、施肥,森林防护灭火,地质勘察、探矿,医疗救护,民航客货运输,军队训练伞兵和跳伞运动等等,而且加装涡轮增压器后,还能够进行高空飞行,用于探测高空大气和航空测量。如果加装水上飞行设备,又能作水上飞机使用。
运-5的主要型别有货运型、客运型、农业型、跳伞和空中支援型、救护型等。许多运-5的改型还活跃在农业、林业和其它行业上。
设计独特,可通过人力手摇启动发动机
运-5采用古老的双翼设计,上下双翼翼展不等长,骨架全金属,蒙皮。机翼平面形状为矩形。上翼安装有全翼展自动式前缘缝翼、开缝后缘襟翼和差动副翼。下翼装全翼展开缝襟翼。襟翼的设计赋予了运5良好的短距起降性能。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驾驶室的舷窗两侧突出于机身,向下视界良好。舱内有通风和加温装置,可对风挡玻璃加温防冰。带有系留环的货舱地板能承受1500千克的集中载荷。两侧装有10个简易座椅,货仓壁上各有4个320毫米圆窗。在左侧11号和15号隔框间有一大货舱门,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货舱内部可进行不同改装。机舱的冷气系统可向起落架主轮刹车,或在当地面无气源时给起落架减震支柱或轮胎充气。
动力装置是一台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生产的活塞5发动机(活塞5型发动机仿制自苏联的阿莎-62型活塞航发。这款发动机可以使用普通汽油)和J12-G15四叶金属螺旋桨。发动机起飞功率为1000马力,巡航功率为860马力。螺旋桨直径3.4米,飞行中能自动变距。这也是提高短距起降性能的法宝。
运-5发动机有两种启动方式:
1、电启动(依靠启动电机带转启动);
2、人力手摇启动!没错!就是人力手摇!一台1000马力级别的九缸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依靠人力启动。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运五的手摇启动摇柄位于货舱前部,副驾身后的壁板上,有一根传动轴穿过副驾脚下的机舱通向发动机上的大大的惯性飞轮,摇的时候要先将那个飞轮摇转到一定的转速,再由一个离合器连接到发动机,接下来会听到令人兴奋的嘭嘭嘭声(个别气缸工作的声音),但这时决不可松懈,摇继续摇转至九个缸都正常工作为止。这个手摇曲柄机构位于飞机内部,所以在空中也可以摇!
关于运5空中手摇启动有个故事。90年代初的一年春节,一位老地勤搭便机(运-5)回老家过年,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甚至还有半扇生猪。飞机在3000米高度巡航。飞跃八达岭山区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动机空中停车了!单发飞机空停,后果很严重,这可是山区,想找个能迫降的空地都难。驾驶舱里的飞行员也有点麻爪了,空中电启动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而且电瓶都快没电了。眼看飞机不断的掉着高度,后舱的哥几个也慌了神了,赶紧打开舱门往下扔东西减重,那珍贵的半扇猪也变飞猪从天而降了。突然驾驶舱对后舱喊:赶快摇啊!这老地勤是专业人士熟得很,抓起摇把插上开摇,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在高度掉到只剩八百米的时候,发动机才重新轰鸣了起来。



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运-5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