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许燕华陪同帮扶单位领导实地考察青州加油站项目。

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许燕华

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许燕华(中)入户宣传扶贫政策。

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许燕华(左)会同监理公司、设计院实地考察大坝段水渠项目施工现象。

每个人都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

■许燕华(中)陪同帮扶单位领导实地考察青州加油站项目用地。

星联村就像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从大湖高速路口出来,经过20多公里的盘山路,据说要绕过386个弯,才能到达这位于和平县青州镇北部的山中小村。气候湿润、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水质优良,造就了这里百里挑一的生态环境,种出的水稻、百香果、花生和番薯都特别好吃。可独特的地理条件也带来了交通不便,阻碍了经济发展。

刚来星联村时,驻村第一书记许燕华有诸多不适:山上弯多,开车心惊惊;常年大风,头痛又犯了。于是,她找来老公当开车教练;常年戴着帽子克服头痛。

从2019年5月到今年1月底,扶贫不过大半年,她多渠道对接了6个扶贫产业项目;发挥技术专长规避了村大坝段水渠的建设风险;积极对接慈善项目为村民争取辅具……“每个人都多少有些情怀,来扶贫就是我的情怀,我想跳出常年工作的岗位,做些不一样的事。”许燕华说。

许燕华

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驻河源和平县青州镇星联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都应该到基层去好好干番事业。”

为扶贫,她从菜鸟司机变身开车“高手”

深圳市福田区住房和建设局驻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星联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许燕华清楚记得,2019年5月,单位质监站里下发了招聘扶贫驻村干部的通知,列了好几条标准,报名的同事有好几个。

“扶贫是好事,可以用自己的能力,运用国家的相关政策,带动贫困户脱贫,带动村民增收,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都应该到基层去好好干番事业。”许燕华说。

就这样,带着情怀和国家需要,2019年5月,许燕华来到了位于九连山腹地的星联村。

第一个难题摆在许燕华面前——出行难。青州镇每天只有两班车到和平县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经常要到镇里、县里开会,办理资金申请等各种手续,没有车非常不方便,也耽误事。

许燕华有驾照,但已经好几年没摸过车,更别说要面对的是这七拐八绕的山路。“这批到星联村扶贫的,就我一个人,我必须自己开车。”

许燕华的丈夫知道星联村地形,第一次送她上岗时,也见识了那些山路。“2019年6月初,老公送我到星联村,住了一周,趁我下午工作空闲时,专门陪我练车。”许燕华胆大心细,一趟趟上山、下山,边练习边熟悉,一周后,她自己开车上下山也不发怵了,如今,已经从一个不敢上高速的菜鸟司机成了开车“高手”。

星联村还有个特点,常年大风,“我们买国旗党旗,都是一箱箱买,因为风太大,经常被吹坏了。”虽然自己有头痛症,但说起这大风,许燕华还会开玩笑,“所以我经常戴着帽子保暖,有时开会在室内我也戴着,刚开始还被人误会‘赶时髦’呢。”

为稳收,她大半年对接了6个产业项目

经过上一轮扶贫,星联村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29元,村集体收入18.8万元。为了确保脱贫不返贫,许燕华还是铆足了干劲,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必须实施产业兴村帮扶。”

依托星联村优越的生态环境,许燕华广开思路,多渠道对接了揭西一道药业(种植金线莲)、江西南茶园(种植玫瑰花)、马地窝合作社(鹌鹑养殖)、河源天目农业有限公司(大棚种植青瓜)四个农业养殖项目,还结合村里实际,对接了景丰手袋厂和青州镇加油站项目。“其中鹌鹑养殖、青州加油站项目、大棚种植三个项目已经确定了初步合作意向。”许燕华语气里透着高兴。

星联村优越的自然环境也带来了产业选择的局限性,“这里是生态保护区,一些常见的项目都不能做。”许燕华只能另辟蹊径。

青州镇飘香旺饭店的老板赖文珍曾想开一个养猪场,可场子建起来了,养猪场却开不成。许燕华联系上他,和村委干部一起商量合计,决定将这里改成鹌鹑养殖基地。“这个场子估计可以养殖10万只鹌鹑,一年可以产蛋10到11个月,我们入股30万元,负责设备和饲料。”许燕华说,“项目谈得差不多,就等签合同,到时收益一部分给贫困户分红,一部分归村集体。”

青州加油站项目是今年星联村的“重头戏”。许燕华介绍说:“青州加油站的建设,既可以方便辖内村民和过往车辆加油,又能为贫困户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和就业岗位。”为确保项目稳妥,今年初,该项目已经进入第三方机构评估阶段。

为村民,她从不放弃一个帮助机会

来到星联村后,许燕华感触很深,村民的质朴善良让她舒心,但贫困户的艰辛生活让她揪心,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多做事,谋取更多的福利。

2019年9月,广东慈善总会的2019年大爱助康活动联系到了许燕华,称可以为需要辅助器具的村民免费提供辅具,包括轮椅、助听器等。“星联村常住人口中老人较多,这些辅具对他们非常有用。”许燕华马上重视起来,通知相关干部逐户做好需求统计。

贫困户赖芳水摔伤导致股骨头骨折,当时在东莞住院,她和家人都很希望能申请到轮椅。但活动方要求,申请辅具的村民必须到场接受义诊核查。于是,许燕华主动找到活动方负责人,说明情况,得到同意后,请赖芳水的亲戚帮忙在医院拍了她的身份证和病历照片,最后赖芳水通过审核,申请到了轮椅。据统计,这次大爱助康活动中,星联村共有33名村民收到了辅具,是青州镇收到辅具最多的一个村。

贫困户邱菊英有些智力障碍,因没做过评估,拿不到残疾人相关补助。许燕华思来想去,决定到青州镇人社部门给邱菊英申请一个公益岗位。

第一次,镇人社给出了300元每月的公益岗位,可许燕华“嫌少”,她找到和平县人社的社长,递交申请书,诉说特殊情况,一次没成功,第二次,第三次,社长被她的韧劲感动了,给邱菊英开出了一个月薪800元的公益岗位——维持星联村的村道卫生。

在许燕华的字典里,好像没有“放弃”这两个字,她总是能想方设法,整合到合适的资源,解决好贫困户的难题。对许燕华来说,这是挑战,也是乐趣,“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些不一样的经历。”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