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有心为善,无心作恶”(一)

所谓“有心为善,无心作恶”(一)

所谓“有心为善,无心作恶”(一)

前言:

我尝试将文学作品拆分,从不同的视角阅读(将自身放入作品中某一人物),以此来达到深入阅读深入理解的目的。其中,每一个分支(除原本情节分支)情节,只是想象,臆测,·仅一家之言,而非标准。最后,这里的阅读,不涉及文学艺术方面。只是一些读有所得的简单分享,切勿太过较真,我的目的是分享方式,而非标准。


所谓“有心为善,无心作恶”(一)


多角度阅读之臆测《聊斋》——《考城隍》(其一)

宋焘视角

近日多有不适,卧病在床,劳烦七旬老母照顾。今天来了一个牵马的小官吏,叫你去考试。你就问了"文宗(主考官)未临,何遽(突然)得考?"小官吏什么也不说,只是在催促。

你强撑病体,一定要去参加考试。疑惑的是这一路陌生的很,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走就对了,不多时,来到一个豪华宫殿,殿内坐着十多个官,不知道是谁,只认得关圣大帝——关羽。殿外屋檐下,放着两个桌子及文房两套。还有一个秀才在那坐着,看来是和你一同考试的人。试题"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你在文中写到"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决定让你去当河南城隍。这是你才恍然大悟,这是来了阴间。

选择1:你答应前往,哪知诸神皆皱眉:"你可记得家中尚有七旬老母,无人奉养。"你回话:"自然记得,每念至此,五内俱焚。唉,我能奈何。""吾等可给假九年,准你回去侍奉老母。"你答:"余岂敢连累诸位徇私。如果今天给我开了这个口子,日后再有像我一样的人来,诸位又该如何?"(完)



选择2:你哭着说"辱膺(承蒙)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面一位帝王一样的神,叫人查了生死簿,说"有阳算(寿命)九年。"一时之间,诸神犹豫。这个时候,关帝提议让张生代理九年。对你说,本来应该叫你马上上任,看你有孝心,就给你九年的假期,到期上任。

选择2.1:你不再推迟,于是与张生一同叩头,秀才握着你的手送到郊外,自己介绍说是长山县人,姓张。还送了一首诗给你,可是你给忘了,只记得其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后来你回到家中醒来才知道你已经死了三天了。九年后,老母果然去世。你办完丧事,洗了个澡,"入室而没。"(完)

选择2.2:你还是推迟,看着上面将要发火的大佬。你顶着压力说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有老母无人奉养,张生就没有吗?能来到这里考试,可见张生的人品也是一等一的好,也肯定是极孝之人。假如您也给张生一个假期,那我岂不是断了他的生路。像帝王一样的那位神人打断了你的话:"你要明白,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厚待。"(完)

有话说:《考城隍》作为《聊斋》的首篇,大家都认同它给整部聊斋定下了赏善罚恶的基调。清朝评论家但明伦:"《考城隍》,寓言也。自公卿以至牧令,皆当考之。考之何?以仁孝之德,赏罚之公而已矣。""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见宇宙间唯'仁孝'两字,生死难渝。"

那么我以宋涛的角度看到了什么:1、做人要心怀仁孝,与人为善,终会有善报。2、遇事不能只考虑自身得失。3、有很多事情,确实无能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