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十三爺有何能力,能控制京城豐臺大營所有官兵?

可樂男孩


根據著名作家二月河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是一部很經典的古裝劇。雍正帝胤禛勤政愛民,推行新政,一度扭轉了康熙末年吏治腐敗的局面,為乾隆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人們常常讚美康乾盛世,喜歡讚美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就像人們忽略武則天而讚揚李隆基、忽略漢文帝、漢景帝而讚揚漢武帝一樣。其實,雍正帝的改革功不可沒,就像自己說的那樣,得罪人的事自己都幹了,留給弘曆的是一片坦途。

那雍正帝為什麼在歷史上的評價如此負面呢?因為雍正至死都沒有處死八爺黨,只是在十三爺死後,查抄了八爺黨人員的家產,等到乾隆繼位後,為了籠絡人心,赦免了八爺黨人員。歷史是後來人書寫的,雍正很無奈。


從皇位繼承到八王議政,八爺一直以來都是四爺胤禛的死敵。雍正推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罪了很多士紳、八旗王爺的利益,八爺聯合這些人在暢春園逼宮,想利用八王議政的模式架空雍正,在危急關頭,病重的十三爺出現,救雍正於危難之中,他把八王爺安插在豐臺大營裡的將領全部逮捕,交給雍正處理,這說明十三爺已經控制了豐臺大營的指揮權。

那十三爺胤祥為何幫助雍正?胤禛和胤祥出身不好,都不是正宮所生,從小倍受冷落,二人同命相憐,童年的感情經歷非常重要。

胤祥為人正直,具有俠義風骨,恥於八阿哥的驕橫跋扈,在皇位的爭奪過程中堅定支持四阿哥,為了替胤禛頂罪,胤祥被康熙圈養宗人府十年。

胤禛繼位後,立馬派近侍張五釋放了被康熙圈養的胤祥,追封胤祥的生母章佳氏為敬敏皇貴妃,並且揭開了其生母的墳墓,以皇貴妃的禮儀和康熙合葬,這對於胤祥來說是極大的恩寵,胤祥深受感動,決心誓死孝忠胤禛,為四哥貢獻自己的一切。胤祥出來第一件事就是奪取了豐臺大營的軍權,領兵進入暢春園為胤禛撐場子。

胤禛繼位後,還冊封封胤祥為怡親王,總理大臣。雍正七年,設立軍機處後,又任十三爺為軍機大臣。在雍正推行新政期間,十三爺主管全國軍務改革,導致重病纏身,在平息“八王議政”之後死亡。

那十三爺為何能夠兩次成功奪取豐臺大營的軍權?康熙攻打葛爾丹時,十三爺做為八旗統帥,親自率領敢死隊在戰場上衝殺,成功的從死人堆裡爬了出來。而跟隨他征戰的部下都被他一步步提拔為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高級將領,他在軍隊中有很高的威望。



然而,天忌英才,繁重的工作量累垮了十三爺。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力挺雍正,粉碎了八爺黨的“逼宮”圖謀。在他死後,雍正為他服喪三日,擴建了陵墓規格,以示尊崇。


品讀春秋001


康熙傳位給雍正的當晚,雍正就下令放了圈禁了十多年的十三爺。十三爺軍功赫赫,但是在這被圈禁的十幾年之內只有一個侍女作伴,從二十歲到三十幾歲,這一段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歲月,他有一腔熱血,卻只能在居所捉蛐蛐兒取樂,何等淒涼。


十幾年滄海桑田,皇帝都換了一茬,但是十三爺還是那個十三爺,在豐臺大營一亮相就控制了所有的官兵。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十三爺如此威望到底從何而來,我們可以從電視劇之中的一些情節之中找到蛛絲馬跡。

我們都知道圖裡琛是個人精,從來不會對任何皇子表現出支持的態度,對康熙十分忠誠。太子被廢之後,大阿哥和十三爺被圈禁,圖裡琛奉命給十三爺送火爐,卻還私自帶了一壺酒給十三爺暖身子。他對十三爺說了一番話,大意便是:我們這些人都是十三爺帶出來的,十三爺是俠王,我們打心眼裡佩服十三爺。

四爺追討國庫欠款,魏東亭因為欠款過多被逼無奈,只能去求九阿哥去借。九阿哥有錢,卻沒有借給他。後來魏東亭找到了十三爺,因為被拒絕了一次,魏東亭遲遲不說借錢的事情,只提到以前在阿哥們小的時候教授阿哥們習武練劍的事情。十三阿哥自是知曉他有困難,主動借了筆錢給魏東亭。但是十三爺為人清正,沒有多少積蓄,借的不多,十三爺還覺得沒有幫上魏東亭的忙,心中愧疚。

十三爺在軍中的威嚴鄔先生也是很明白的。在死鷹事件之後,鄔先生和四爺分析,這個時候能管這事兒的只有十三爺。他提到一點: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步軍統領衙門之中,有一半的官兵都是十三爺的人。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在十三爺被囚禁前,他帶兵無數,朝中軍官大多來自他麾下,可以說到了一呼百應的地步。而因為平日裡甚重義氣,朝中官員不少受其恩惠,記得他的恩情,所以他即使被關了這麼多年,威嚴依舊在。

十三爺這個人設在電視劇之中就是一個有著極強威望和人脈資源的皇子,豐臺大營裡很多中高級軍官熟識皇十三子而且很可能是他原先的老部下。而且當時的老八在軍中的勢力是比較薄弱的,八王議政還需聯合弘時、隆科多和其他多方勢力,當老十四被支走之後,豐臺大營自然不會認他。十三爺殺了不聽命令的成文運,又做主將三個參將升職成副將,豐臺大營自然都聽他的了。


木劍溫不勝


我是棗兒,我來回答。

《雍正王朝》中九龍奪嫡這一段精彩之至,讓人看的心潮澎湃。雍正險象環生,老十三能夠順利接管豐臺大營也是給當時奪嫡中的雍正一顆強勁的定心丸,最後成功上位,老十三的功勞是不可泯滅的。但問題來了,被圈禁了十年之久的胤祥為何一出來就能掌控兵權?



胤祥為何能掌控豐臺大營?

胤祥能夠順利接管豐臺大營要從兩方面講。

一,在眾多皇子中能夠控制軍隊的沒有幾個,而胤祥便是其中一人。早年胤祥南征北戰,戰功顯赫,在軍隊的影響力非常大。雖說被康熙圈禁了十年之久,但從未與外面斷了聯繫,尤其是自己的老部下,在軍隊的影響力依然很大。這就是為什麼他到豐臺大營之後,他的部下依然敬仰的原因,也是能夠順利接管豐臺大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換做其他人可能早就被殺了。



二,難道說他只靠著那張臉就能掌控兵權嗎?當然不可能,但最後之所以能拿下兵權,靠的全是手中的法寶-金牌令箭。金牌令箭是皇帝授權的,能夠調動全朝兵馬。劇中也有體現,當老十三拿出金牌令箭之後,在場的將領全部跪下聲稱皇上。所以說胤祥能夠順利掌控兵權,金牌令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雍正對於胤祥是否能夠順利奪下兵權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如果當看到老十三帶著之後,雍正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一個踉蹌差點跌倒。由此也可以看出九龍奪嫡的兇險程度,雍正成功上位,老十三胤祥可謂是居功至偉。



我是棗兒,謝謝您的觀賞。您要是有好的


棗兒影視觀


1、首先得說下老十三這個人的背景。十三爺在康熙帝兒子中排行十三,是老康熙和蒙古的公主生的,我們《康熙王朝》的時候裡面有一個公主叫寶日龍梅來找康熙幫他們打準格爾丹,後來勝利了,公主就以身相許,最後生了老十三,他自小沒娘,別的兄弟欺負他,只有老二和老四對他很是照顧,所以感情很深。


2、說下老十三的經歷吧。十三爺從小喜歡兵刃,舞槍弄棒,腦子直,心眼少,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行俠仗義,身上有一股俠氣,俗稱俠王,估計跟他的血統有關係,畢竟留著忽必烈大汗的 血啊所以年輕的時候參軍,帶兵打仗,很是威風,在大西北的軍旅生涯中,沒酒沒肉的打仗,所以身邊有一幫出生入死的老兵兄弟,就包括他舅舅隆科多、還有康熙御前侍衛-圖裡深,都是拋頭顱、灑熱血的兄弟,自然還有很多對他忠心的人,你想攀上了皇子還能沒有好日子過。老十三本省就非常講義氣,看的起人,這幫兵痞子就喜歡這樣的領導,跟亮劍中的李雲龍有點像,講義氣,同時又很精明。等到西北沒有戰事了,老十三也回北京了,沒事幹跟著太子和老四混著,組了個太子黨組合,無奈太子不爭氣,最後組合解散,推舉老四爭皇位,老十三就成了四哥的得力助手。最後在老四和老八兩大集團爭奪皇位的過程中,康熙心中已經默認老四為繼承人,因此把性格衝動的老十三關進宗人府十年,是為了磨礪他的性格,為將來老四登基儲備人手。


3、再說最後的生死較量吧。老康熙一病不起,自知時日不多,安排好後事後,就秘密召見了老四胤禛,準備把皇位傳給他,最後當著眾人面宣佈傳位給胤禛,可是其他兄弟不服啊,因為豐臺大營是他們的人。所以關鍵時刻老十三的作用出來了,他親自去豐臺大營,幾句話把兵權就收回了,因為豐臺大營有好多他的老部下。關鍵時候人脈的重要性就出來了。這幫兵痞,大兵一個,老十三幾句話一煽動,封官許願,腦子直冒血,要誓死效忠老十三和老四,等到十三爺趕到圓明園,眾人在舒了一口氣,老四的皇位算是穩了。


樂哥聊財經


老十三豐臺奪兵這段,精彩紛呈,百看不厭。每看一遍都有新感觸,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得不佩服康熙的老謀深算。

除了老十三為何能奪兵之外,還有兩個疑點:康熙駕崩後,誰能控制豐臺大營的兵權,誰就能奪得皇位。八爺心腹程文運是豐臺大營的主帥,按說他應該早早地去“勤王護駕“啊,卻為何一直在那遲遲傻等?老十三來了之後,他又不敢先下手為強先殺老十三,是因為猶豫不決才讓老十三反殺的嗎?


先說老十三能奪兵,表面上看有三個原因:

第一,很多老兵說過,幾個人同生共死過之後,感情比親兄弟還親。老十三長年帶兵打仗,不少中高級軍官都是跟著他在死人堆爬出來的,所以對他感情很深。他又俠肝義膽,如果招呼這些舊部,很多人是很信任他的。

第二,老四提前佈局。鄔思道拿出一份名單來,告訴他這些是老十三的舊部,讓老十三圈出來哪些人可用。接下來,電視雖然沒演,但肯定不是圈完,老四就找人喝茶搓麻將去了。肯定會暗地裡聯絡他們,說這是老十三的的意思,再封官許願。願意跟他乾的,安排好怎麼進營,怎麼反客為主,怎麼殺程文運,反覆研究,做好一個周密的計劃,保證萬無一失。程文運滿心以為能扶保八爺登基立個大功,還不知道早已落入別人的地網天羅之中。



越靠近中樞的地方,兵營主帥的權力越弱,豐臺大營這種地方,朝廷肯定設置各種機關掣肘主帥,分他的權,免得哪天他一不高興被策反了,把朝廷一鍋端。所以,豐臺主帥跟西北大將軍在軍中的權威沒法比,絕對做不到說一不二。

正因為自己不夠權威,程文運才不敢擅殺皇子,免得周圍跟他旗鼓相當的人砍了他邀功。

第三,老十三親赴豐臺大營。戰場上但凡皇帝、主帥親臨戰陣,都能讓士氣大震。一旦老四能登基,老十三就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好好給他幹,他都看得到,一高興隨便賞點都是自己幾輩子也掙不來的好處。看到老十三本尊能讓自己的人信心大增,並且拉攏中間派。

有了這三點老十三就能奪兵成功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做不到第四點,老十三將很可能失敗。

第四點就是:老八陣營中沒有一個同樣能做到上述三點的人。

如果有的話,他也有一幫舊部,也能提前安排,再加上主帥又是老八的人,肯定能把老十三的人盯防甚至肅清得差不多了,到時候他再一親赴大營,豐臺就姓“八“了。

老八有這樣的人嗎?當然有,帶兵的阿哥一個是老十三,另一個就是老八陣營中的老十四。

老十四也曾長年帶兵打仗,後來能出任大將軍王,說明他有足夠的資歷和才能。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舊部一定不少。他一安排,八爺又得大將們的心,老四老十三估計就懸了。

然而,康熙任命老十四出任西北大將軍王。這樣就導致了:

一,讓老十四以為自己是康熙暗定的儲君,不再一心扶保老八,他們將帥之間離心離德。
他都策反鄂倫岱反老八了,老八就是拿出一份名單來,讓他圈出可用之人,他也不幹啊。



老九老十又沒帶過兵,拉攏不了大量中層、基層官兵,只能依靠一個不怎麼權威的程文運。可大量中高級軍官都被老十三佈置好了,其餘的跟八爺又沒什麼交情,殺一個光桿司令程文運算多大事?

第二,老十四遠在西北,他就算想聯絡舊部,也是鞭長莫及啊,更別說親自帶兵了。

第三:這也解釋了程文運為什麼不敢率軍圍園:如果康熙沒死透,他就敢不請朝廷的命令擅自出兵,按明清的制度,掉一顆腦袋都是輕的。就算他敢,他身邊的部將也得阻止他啊。他在等待一個能代表皇帝權威的人來告訴他,可以出兵了。所以,老九才要硬闖出去,並不是要調兵,而是要報信。而老十三或老十四出現,既能代表皇帝,又深得官兵信賴,調兵出去是輕而易舉的事。




另外想想,康熙為什麼要破格提拔本該坐牢的,胤祥的大舅子哥作貼身侍衛,並讓他掌管金牌令箭?


所以,老十三能控制豐臺大營的官兵,一是因為他自己的資歷,未雨綢繆,親臨大營,二是因為康熙為他布好了大局。


待我施為地煞變


1.政治這玩意兒,太可怕。關鍵時刻拼的就是細節!可能生死關頭的一瞬間猶豫,就會造成完全不同的後果。

2.京畿之地、天子腳下,坐在皇位上那位,最怕啥?人身安全啊……所以九門提督、領侍衛內大臣是貼身的,相當於如今的中央警衛團;豐臺大營,那可就是野戰精兵,堪比附近的北京衛戍區。

3.這種角色,尤其是能帶兵和調兵的,那可必須要個頂個的忠心,尤其是不能攀附到皇子們的黨爭中去……而且這些大頭兵,也基本上能夠謹守本分,甭管誰坐上那個寶座,身邊的護衛都還得是這哥幾個,真心沒必要非要往那頭湊一湊……中立、觀望,最安全。

4.按照二月河的寫法,老十三、俠王是曾經在豐臺大營練過兵的,這種交情堪比戰場上一起枕戈待旦、並肩作戰,用經歷過生死來形容也差不多……而且老十三是早早滴就遠離了所謂的奪嫡,身份超然,大頭兵們對他只有敬重,親近,而沒有忌憚之心啊……

5.那老康熙駕崩,群臣心思未定,老八老九老十的最後機會,也就在這一夜,說白了也就這一兩個時辰,搏一搏沒準能逆天,不博,等老四屁股往龍椅上一坐,得,基本上也別想翻天了。

6.對老四來說,他還有一層忌憚:哥們本來是佔理兒的,可不能像老八這樣撒開了膀子幹,真要像李世民那樣殺個血流成河,那tmd也太難看了,所以老四還是有點投鼠忌器的,宮裡可以看老八怎麼鬧鬧,京城、豐臺大營,那是絕對不能亂,真要亂了,就算是老四還能接位,那天下百姓的悠悠之口……唾沫星子也淹死了他……

7.反觀對立方,老八一幫就是光棍一群,只能咬著牙亂到底了,而且是越亂越好……

8.那這會兒,就太需要豐臺大營扎穩陣腳了!只要這裡不亂,或者說不參與進來,那九門提督那裡就不敢玩貓膩……而且豐臺大營只要穩到第二天一早,那就成了!

9.所以這會老十三跟豐臺大營一幫中層將領的交情就見了真功夫了!大頭兵,跟著誰幹都是幹,那會已經不具備唐末牙兵可以決定節度使人選的時代了……反正就是賣命,那賣給不知道能不能成的八爺,還不如賣給有情有義的十三爺……

10.大事成矣。


搬不動的小強


我們可以《雍正王朝》的“歷史”加以正史來說明一下了解一下怡親王胤祥為何可以執掌京師兩大軍事機構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和直屬部隊的。胤祥有此權力能力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來自胤禛給予的,是胤禛的受權。

應該說,在雍正的兩大政治危機裡都是胤祥力挽狂瀾的,在康熙駕崩的時候,胤祥強行前往豐臺大營接管軍權,當然,那時候康熙剛剛駕崩,胤祥手拿如朕親臨的金牌,麾下將士也有不少在豐臺大營為主官,如果沒有以上兩個條件。胤祥他也不敢去強行接管直接歸皇帝掌控的豐臺大營,也由此可見,八爺黨也是蠢貨。如果老九或者老十有一個在豐臺大營,胤祥也未必能夠如此順利地控制豐臺大營。八爺黨自以為豐臺大營主將是自己的門下。就自認為控制了豐臺大營,可見八爺黨的幼稚和政治能力的缺乏。



自古成大事者,必須要有兵權,兵權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兵權卻是萬萬不能的,胤禛在這一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之所以結交胤祥很多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上胤祥在軍方的巨大影響力上,在這一方面八爺黨就差的很遠,他們只知道聚斂錢財結交官員,而這些官員關鍵時刻一點用處也沒有。胤禛登基以後,就規定了,豐臺大營由胤祥執掌,除皇帝外,只有胤祥可以調動豐臺大營的軍隊。可見胤禛對胤祥的信任、而胤祥此時很知趣,懂得為臣之道,將自己在豐臺大營的嫡系全部外派,讓胤禛放心。在實際行動上也一般不過問京畿地區的軍事問題,在軍隊軍事的問題上表現得極其內斂。



胤祥第二次力挽狂瀾就是在八王議政的時候,八爺黨吸取了以往的失敗的教訓。由於胤祥對京畿地區管控很嚴。根本無法掌控豐臺大營。八爺黨借整頓旗務問題調配關外的兵力接管豐臺大營,而這件事無論胤禛胤祥都不知道。但總算弘時通報及時,胤祥火速前往豐臺大營。畢竟關外的軍隊剛剛到,各個方面都不熟悉,他們也想是強行接管豐臺大營,但胤祥一到現場,就立即崩潰。而胤祥也就此拿下“叛亂”的部隊。從新接管京畿地區的軍隊,給胤禛反敗為勝打下了軍事基礎。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我們先來看看幾個人對十三爺是怎麼樣的態度,隆科多在當理藩院守監的時候,上書房把十三爺安排圈禁在理藩院,隆科多說要伺候十三爺,而十三爺說,按輩份兒,你是我的舅舅,而現在,你還是我的牢頭呢。

隆科多,既然您這樣說,那我也不說侍奉您了,就像咱們西北打仗那會兒,我有空就陪你喝酒聊天,而之前佟國維與隆科多有說過之前西北打仗的時候,是十幾年前,也就是康熙親征噶爾丹的時候,康熙還賜給隆科多一把寶劍,還封了他巴圖魯的稱號。

太子被廢,大阿哥,十三爺被圈禁的時候,天比較冷,圖裡琛就奉命給十三爺送火爐過去烤火,十三爺當知道大阿哥沒有火爐的時候,就讓圖裡琛把自己的送給大阿哥,圖裡琛就拿出了酒要孝敬十三爺。

十三爺就誇獎圖裡琛,圖裡琛說他們這些人都是十三爺帶出來的,大家都知道十三爺是俠王,每個人都是從心裡佩服十三爺的。

在死鷹事件之後,鄔思道就跟雍正做了分析,這時候能改變局面的人就是十三爺,因為十三爺多年帶兵,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步軍統領衙門裡一半的軍官,是十三爺帶出來的。

雍正讓張五哥拿著金牌令箭去找鄔思道,鄔思道讓人帶著金牌令箭到宗人府把十三爺給放了,十三爺就帶著金牌令箭到了豐臺大營,十三爺進來之後,對豐臺大營裡面的將領們說,你們這些人現在都升了官,比當年跟著我的時候威風多了。

那十三爺為什麼能夠掌管豐臺大營,因為他手上有金牌令箭,那麼眾人就相信他是被康熙放出來的,另外,很多人都跟過十三爺,也會選擇相信和聽從十三爺的命令,唯一不聽命令的豐臺提督成文運直接被十三爺帶的親兵給殺死了,另外十三爺還升了三個參將成為副將。

在八旗王議政那次中,豐臺提督和西山提督就有說過,他們只聽命於十三爺,所以當弘晝告訴十三爺後,十三爺前往豐臺大營,自然也都是聽從十三爺的了。


歷史簡單說


在《雍正王朝》裡面,要論最高潮的情節當屬康熙去世後,圍繞著四阿哥胤禛與八阿哥胤禩關於皇權、兵權的爭奪。康熙病重的那一夜,四阿哥胤禛因為勢單力薄,面對父親的徵召甚至還不敢入宮。因為此時的豐臺大營的兵權被八阿哥胤祀控制著,而自己卻無權無兵,即便自己入宮真的成為了皇帝,也是一個短命的皇帝。

在這危急的時刻,鄔思道讓胤禛勇敢的入宮,因為四阿哥還有一個重要的王牌,那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只要能夠解除十三阿哥的宮闈之禁,那麼這場奪權之戰就穩操勝券了。聽從了鄔思道意見的胤禛勇敢的進入了皇宮,在得到了康熙親承的繼位遺命之後,四阿哥胤禛馬上派出了張五哥拿著康熙的金牌令箭前去釋放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解禁之後,立即前往了豐臺大營,經歷以一番辛苦較量之後,終於取得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在小說裡面,胤祥之所以能夠順利地取得豐臺大營的兵權,一方面是因為胤祥手握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法理上佔盡優勢;另一方面是因為胤祥年輕時的軍旅生涯,此時的豐臺大營的大部分將領都是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情理上也一樣佔優。

其實胤祥還是很聰明的,他懂得人性始終敵不過權力。所以剛到豐臺大營的他,不是跟老戰友敘舊讓他們聽命於自己,而是先亮出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命令此時的豐臺大營統帥成文運(八阿哥事先安排的人)交出兵權。要知道在封建社會,見金牌令箭如見皇帝,此時的胤祥拿著康熙的金牌令箭前來接管大軍,相當於是康熙皇帝下令胤祥成為豐臺大營的新統帥。

此時的豐臺大營統帥成文運左右為難,一方面是不知道此時宮內的情況,另一方面是不想交出兵權。

在成文運左右為難之際,胤祥這才跟當年出生入死的兄弟敘舊,並提升一直被成文運壓制的畢力塔、張雨、殷富貴三人的職位,讓這三人率兵去暢春園護駕。成文運,在橫豎都是一死的情況下,決定奮起一搏,但是此時的豐臺大營的將士們都已經從內心裡接受了十三阿哥胤祥這個新統帥,就這樣子十三阿哥胤祥順利地接管了豐臺大營。

其實在接管豐臺大營這件事上,雖然十三阿哥胤祥有皇帝的金牌令箭,但是如果沒有當年的從軍生涯,兵權是沒方法這樣順利地被接管的。

除了這一次接管豐臺大營之外,在雍正繼位後,八阿哥胤祀聯合其他八旗旗主的八王議政逼宮的時候,胤祥再一次用自己的軍旅生涯換來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要知道那會胤祥已經是身患重病的情況下,如果是換成其他人,或許就不會聽從他的命令了。


古今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九子奪嫡是一出諸皇子相鬥各顯神通的好戲。而康熙駕崩之際的帝位之爭是九子奪嫡的收尾之戰也是一個高潮所在。

當時八爺黨虎視眈眈,意圖攪亂局勢咄咄逼人,與京城外的豐臺提督成文運遙相呼應。新君老四是岌岌可危,關鍵時刻被圈禁多年的老十三橫空出世力挽狂瀾,才使老四有驚無險的度過這場危機。

老十三被圈禁多年一出來就這麼猛,這是為什麼呢。

下面宋安之來為大家一一解惑。

老十三能控制豐臺大營的兵權,擁有軍隊舊部支持是一個前提,也是保證他性命無憂的基本條件。而拿著代表皇帝親臨的金牌令箭,是老十三能成為幹掉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掌控兵權的決定性因素。同時進京勤王的命令代表著是保護新君,對於諸將有著擁立之功,也是起了一個促進作用。

下面宋安之分三個步驟來分析。

一、老十三軍隊的影響力有多恐怖呢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九子奪嫡時一共有三位皇子在軍隊擁有影響力。

分別是:老大、老八、老十三。後面當大將軍王的老十四就不說了。

這三位皇子裡面,老大和老十三曾經前線帶過兵,所以軍隊擁有深厚影響力。老八是素有賢王之名,不只政治上擁有影響力,也將勢力滲透到軍隊之中。

當年熱河狩獵一廢太子之時,發動假兵變的是太子部下凌普。而凌普也是老十三的舊部。

其中老十三在軍隊的影響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像職場達人侍衛領班圖裡琛就是老十三的舊部。還有後來權傾朝野的隆科多也是老十三的舊部。

這還只是朝廷之上的影響力,在軍隊的舊部更是多的數不勝數,老四臨登基之時,鄔先生根據回憶寫了一份老十三軍隊舊部的名單,可以說是密密麻麻相當之多。

可見老十三在軍隊的影響力是很恐怖的。

所以說老十三身為皇子去了豐臺大營又有舊部支持怎麼說都可以保證性命無憂的。


二、金牌令箭的作用。

金牌令箭在雍正王朝世界之中有如皇帝親臨的作用。

老十三在豐臺大營時拿出金牌令箭,諸將的反應是集體跪下聲稱皇上。

所以說金牌令箭在老十三奪取兵權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三、老十三的命令

當時是康熙駕崩之際,新君確立還不太明朗。

軍隊諸將心裡也是極為不安,深怕成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老十三的命令是率領軍隊進京勤王護駕,意思是進京保護新君。意味著這是一個好差事,去保護登基之初的新君,無疑是有著擁立之功的。

所以有著這個促進作用,大家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有著這三個原因老十三才可以掌控了豐臺大營。

當然如果以金牌令箭這個決定因素來看,很多人決定老十三能力並不高。

其實雖然有著金牌令箭的因素,但老十三無疑是更重要的。(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可以說奪取老八控制下的豐臺大營是非他不可,因為老十三在軍隊有很高的威望還有著諸多舊部,可以鎮得住場子。

如果換其他人就是拿著金牌令箭,在康熙駕崩新君未立之際這個敏感時刻,老八的人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早就把他幹掉了,可惜遇上了老十三,只能是成文運被幹掉了!

第107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