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五行之一:天王星

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眾所周知華夏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現今世界上也是可圈可點的,那麼說到古老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道教所說的三界,三界”在道教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天、地、人三界;天、地、水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預計會編輯5-8篇文章來探討)

三界五行之一:天王星


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制衡關係,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道教認為這五種元素的盛衰使得自然界的萬物產生循環變化,“不在五行中”意味著不再受到五行變化的制約。

那麼說道這裡頭條的小夥伴們是不是以為我要講神話故事了,其實不然,以前沒有接觸自媒體的時候呢也比較喜歡一些神秘知識和宇宙,天文,星座方面的文學品,但畢竟知識範圍有限,如今網絡科技日新月異,所涉及的知識面也就寬泛了一點那麼就此聯繫小野(“我的小名”高能科普Mr是我的頭條號)所理解的知識在頭條平臺和大家分享。

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把道教的三界五行和西方的星座行星神話聯繫或者對比一下呢(小野知識有限只是單純的從膚淺知識和行星名字做的簡單對比),首先說三界是否可以這樣假設呢,天界=天王星,水界=海王星,地界=冥王星,小夥伴們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那麼更有意思的來了。

再來對比一下東西方的神話傳說你會發現好多理念驚人的相似,首先必要對比一下的就是神話中三界的領袖,天界,玉皇大帝vs宙斯

三界五行之一:天王星

水界,龍王vs波塞冬

三界五行之一:天王星

地界,閻王vs哈迪斯

首先聲明,咱們不是研究誰厲害,只是證明一下神話的層面竟然如此相似。

接下來咱們說說天王星

三界五行之一:天王星

天王星太陽系最寒冷的行星不僅反著自轉,而且躺著公轉

天王星距離太陽:2,870,990,000 公里,即 0.0003035 光年(ly)在三個行星中也是離太陽最近的,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其體積在太陽系排名第三(比海王星大),質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輕)。其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與在古代就為人們所知的五顆行星,再次一些小夥伴會問明明記載天空之神是烏拉諾斯,我為什麼要提到宙斯,因為我實在不知道用東方的哪一尊大神和烏拉諾斯做對比,抱歉哈哈。

天王星在被發現是行星之前,已經被觀測了很多次,但都把它當作恆星看待。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690年約翰·佛蘭斯蒂德在星表中將他編為金牛座34,並且至少觀測了6次。法國天文學家Pierre Lemonnier在1750至1769年也至少觀測了12次,包括一次連續四夜的觀測。

威廉·赫歇爾在1781年3月13日於他位於索美塞特巴恩鎮新國王街19號自宅的庭院中觀察到這顆行星(赫歇爾天文博物館),但在1781年4月26日最早的報告中他稱之為彗星。赫歇爾用他自己設計的望遠鏡“對這顆恆星做了一系列視差的觀察”。他在他的學報上的紀錄著:“在與金牛座ζ成90°的位置……有一個星雲樣的星或者是一顆彗星”。在3月17日,他註記著:“我找到一顆彗星或星雲狀的星,並且由他的位置變化發現是一顆彗星”。當他將發現提交給皇家學會時,雖然含蓄的認為比較像行星,但仍然聲稱是發現了彗星:他說“我第一次看到這顆彗星時的能量是227。從經驗中我知道,固定恆星的直徑並沒有像行星那樣按比例放大。所以我現在把權力在460年和932年,發現彗星的直徑成比例增加的力量,應該是,假設的不是一個固定的恆星,而恆星的直徑相比,我不是在相同的比例增加。此外,由於彗星被放大得比它的光線所能接受的大得多,它在這些巨大的力量作用下,顯得模糊不清,模糊不清,而星星卻保留著我從成千上萬次觀察中所知道的那種光澤和清晰。續集表明我的猜測是有根據的,這證明是我們最近觀測到的彗星”,因此發現他被通知成為皇家天文學家。

也因為當時獎勵威廉·赫歇爾的是英國統治者喬治三世,所以赫歇爾為此行星命名為“喬治之星”,但是赫歇爾建議的名稱在英國外並不受歡迎,並且替代案很快就被提出,並當最後的壁壘英國航海星曆局於1850年換下“喬治三世”的名字後,重新命名為“天王星”(Uranus)。

天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5倍,是類木行星中質量最小的,它的密度是1.29公克/公分³只比土星高一些。直徑雖然與海王星相似(大約是地球的4倍),但質量較低。這些數值顯示它主要由各種各樣揮發性物質,例如水、氨和甲烷組成。天王星內部冰的總含量還無法精確的知道,根據選擇模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但是總是在地球質量的9.3至13.5倍之間。氫和氦在全體中只佔很小的部分,大約在0.5至1.5地球質量。剩餘的質量(0.5至3.7地球質量)才是岩石物質。

以上就是天王星名字的來歷和構成。

(本人知識淺薄知識單純喜好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