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古代的交通樞紐,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驛站是古代的交通樞紐,也是公文傳遞的重要機關,更是負責給來往的官員、差使提供換馬、住宿和餐食的旅店。

早在周朝時驛站就已經存在了,那時有叫作“遺人”的官,專門給過路的官員、差使提供住宿餐飲服務。

據《周禮·地官·遺人》記載:都城之外的所有大道上,每十里就設有一處“廬”,為過路人提供餐食;每三十里就設有“路室”,為過路人提供住宿;每五十里就設有“侯館”,用於儲備糧食,同時提供住宿。

“廬”類似於現在的餐館,“路室”、“侯館”類似於現在的酒店賓館,只是規模不一。這樣的設置,使得官員和差使在外出辦公免除餐食和住宿之憂。

驛站:古代的交通樞紐,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秦朝時期,已有專門的驛站,也稱作驛傳、郵置、傳置或驛置。據《漢書》顏師古註記載,這時的驛站是按照距離的遠近,設置“郵亭”和“傳舍”,來提供住宿和餐飲。

負責驛傳工作的人員叫“傳遽之臣”,“遽”是騎車的意思,與“傳”是同義詞。

《宋史·禮志》記載,每個驛站都會設有車馬,有馬駕駛的車叫“傳車”,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就有“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傳車”也叫作“驛車”,或“傳”。

驛站的馬也有單獨用來乘騎的,叫作“驛駕”。漢代時,驛馬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馬叫“高足”,現今之所以稱成績好的學生為高足,就是從這來的。而中等馬叫“中足”,下等馬則叫“下足”。《古詩十九首》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就是描述驛馬的。

《史記》的“常置驛馬於長安諸郊。”和《漢書》的“因騎置以聞。”都有提到騎馬傳送東西的人,這些人稱作驛使、驛馬、騎置或驛騎等。

古時驛騎所行走的路叫“馳道”或“驛道”,也就是常在古裝劇中提到的官道。

驛站:古代的交通樞紐,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一個驛站管理人員的多少,完全是由驛站的大小決定的,多的能到上百人,少的也有十來人。

管理驛站的官員,在周朝叫“野廬氏”,漢魏之後被稱作“驛長”或“驛丞”。據《晉書》記載:北朝苻堅,在從京城長安到各州的驛道兩旁,都種上了柳樹,路上的驛站和亭子也對老百姓開放,提供餐飲和住宿。這是最早的商業性質酒店的雛形。

古時候的官員是不能隨便就到驛站去住宿和乘車的,漢朝之後,中央政府派出的官員必須要有御史大夫蓋章的憑證,才能入住驛站,否則就是違法。

唐朝之前全國有多少個驛站,在歷史文獻中沒有找到具體的數字,不過據《舊唐書·百官志》和《新唐書·百官志》的記載,唐朝時期全國有驛站1639個,都由尚書省兵部管理。

宋朝的驛站直接歸樞密院管理,宋仁宗規定了每個驛站的驛馬數量。據《宋史·太祖本紀》記載,宋朝之前,驛站都是僱傭當地的農民來照顧馬匹和傳遞信件,到宋太祖時,開始用士兵取代百姓。

驛站:古代的交通樞紐,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元史·兵志》記載,元朝的驛站,是根據各地地形和自然環境的不同來建造的,全國共有1383出驛站。這些驛站根據性質不同,稱呼也不同。

不能騎馬,只能乘轎子或步行的稱作“轎站”或“步站”;只能騎馬的稱作“陸站”;有水路可通的稱作“水站”;天寒地凍能跑雪橇的地方還設有“狗站”。

據《清會典》記載,康熙24年時,全國有驛站877處,類似驛站的機構一百多處,有像常州府無錫縣這樣的一縣一驛,也有像蘇州府平江縣的一縣多驛。

驛站在古代政治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是統治階級的情報中轉站,也是消息擴散站,由於驛站往往都建立在軍事險要之地,所以也是軍事要塞,它們是戰爭開始的通訊器,更是交戰雙方的必爭之地。

如今我們交通發達,通訊簡便,實在難以想象在古時,一個消息的及時送達,需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



驛站:古代的交通樞紐,為何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