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水在過去50年增長了600%

家庭用水在過去50年增長了600%

2020年2月10日,世界自然資源研究所(WRI)發表信息稱,依據世界水資源研究所渡槽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從1960—2014年,生活用水需求增長了600%,比其他任何部門都要快得多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淡水的需求增加了一倍多,與人口增長和經濟增長保持同步。目前,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地區面臨著極高的用水壓力,每年有超過80%的可用供水被切斷。雖然農業和工業消耗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淡水(分別為70%和19%),但家庭的用水需求也在急劇上升。儘管農業用水增長率低於其他行業,卻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淡水使用者。上個世紀,用於種植農作物和牲畜的用水增長了一倍以上,而工業用水需求增長了兩倍多,這要歸功於對電力、燃料和紡織等耗水量大的商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在同一時期,世界人口增長了40多億,使城市用水增長了6倍。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家庭和不斷髮展的城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多的水。因此必須確保21億缺乏可獲得的安全飲用水的人口的用水,同時更有效地利用這一資源來預防危機和減少用水壓力。

將生活用水與社會經濟增長脫鉤,在不加劇水緊張的情況下使經濟和人口增長。從2005—2015年,包括家庭用水在內,美國的總用水量實際上有所下降,儘管人口和GDP有所增長。然而,儘管總體用水量下降,美國仍然是30個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人均用水量最高的國家。在人口增長的情況下,國家如何減少家庭用水需求?減少家庭用水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採取行動。雖然很容易讓家庭承擔減少用水的責任,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企業和政府提供解決方案、投資和鼓勵減少用水需求。減緩家庭用水需求增長的一些措施如下:

(1)開發節水創新技術。像寶潔(P&G)這樣的公司正在評估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用水量,並以減少用水量為目標。當一種產品的大部分用水發生在家庭中,而不是在生產過程中,發明和提煉產品以減少家庭水龍頭的用水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製造省時的產品,比如高性能的洗碗片,可以讓消費者跳過洗前的步驟,每洗一次洗碗機可以節省15加侖的水。乾洗髮香波和空調、無水或雙沖水馬桶、低流量蓮蓬頭和不用時自動關閉水的噴嘴是其他節水創新。

(2)生產創新的節水產品。通過家用電器節水的法規鼓勵創新,並增加此類產品的可獲得性。許多國家都有能源和水效率標準和家用電器的認證。歐盟洗碗機的新能源和水標準將於明年生效,預計到2030年將節約1600萬立方米的水,足以滿足30多萬歐洲人的年度用水需求。美國能源部規定,標準尺寸的洗碗機每循環用水不超過5加侖,而EnergyStar認證的洗碗機每循環用水不超過4加侖。過去20年的法規和認證導致今天的美國洗碗機耗水量只有上世紀90年代的一半;現在使用洗碗機比用手洗碗更節水。美國和歐盟的“水感”和“能源之星”標籤也是政府驗證和推廣某些電器達到最高能效標準的機制。

(3)加強高效用水教育及培訓,改變用水習慣。創造新產品並不總是導致行為改變——習慣很難改變。除了創新之外,企業和政府還可以幫助教育消費者如何改變用水習慣,以節約資金和資源。例如,澆灌草坪是家庭用水的一大動力。在美國,大約30%的家庭用水被用來澆灌草坪(在乾旱的西南部,這個比例上升到60%)。鼓勵減少澆水或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的本地植物的教育活動,可以啟發房主如何減少用水。非盈利的水效率聯盟已經發表了關於減少園林綠化用水需求的研究和指南。印度是世界上用水壓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它在各個層面的水教育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印度總理Narendra Modi呼籲開展一場全民節水運動,包括通過雨水收集等解決方案。社會組織Ineedsai開展的一項教育活動的結果,讓一萬多名在校學生和教師把剩下的水保存在他們的水瓶裡,供校園裡的水廠使用。

(4)充分重視“嵌入水”的流動。當然,消費者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減少家庭用水的一部分意味著要考慮到自來水之外的東西。大多數人的水足跡實際上來自他們消費的食物和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例如,生產一磅牛肉需要7000多升水,是生產一磅土豆所需水量的50多倍。一件棉質t恤需水量2700升。而用於家庭、學校和辦公室的能源大多來自火力發電廠,它們通常需要淡水來冷卻。節約能源、少吃肉、少買衣服是消費者減少水足跡的三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三分之一的大城市已經面臨著高水位或極高水位的壓力。隨著資源越來越少,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對水的競爭只會加劇。減少人均家庭用水量將在總體上減輕水壓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並有助於減弱淡水需求對社會經濟增長的影響。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資源環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04期,吳秀平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