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西安是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十三朝古都,文化聖地,被人們讚譽為"天然博物館",身居四塞之地,擁帝王之資,縱觀古今,多少珍稀文物。在一個古建築物如此之多的城市,說起"秦磚漢瓦",你會不會顧名思義猜測它是秦代的磚,漢代的瓦,這其實是一種統稱,泛指秦漢時期建築裝飾所用的磚塊及瓦當,也是後世為了紀念這一建築工藝的鼎盛時期。最早的瓦當是素面瓦當,隨著人們的藝術審美風格發生變化,紋飾圖案中出現了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形象,再到後面的文字圖形。秦瓦紋飾多樣,取材廣泛,盛行動物形象,而漢瓦在工藝製作上更加精進,也是瓦當製作技藝的鼎盛之時,紋飾圖案豐富,出現了很多文字瓦當,造型考究,著重寓意。南北朝時期文字瓦當銳減,多數為雲紋圖案,蓮花紋在唐代較為常見,明清時期則是喜用蟠龍紋。

瓦當的造型多樣,實用且美觀,體現出工匠的審美智慧和當時的文化信仰。瓦當的使用不僅保護了屋簷不受風雨侵蝕,延長了建築物的壽命,還起到了美化、裝飾的效果,既實用還富有藝術感,造型精巧,是有著中華民族傳統色彩的建築藝術品。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何為瓦當?

瓦,一個圓弧形的陶製品,影視劇中古代屋頂之上覆蓋的就是瓦片。辭海中這樣說道:"瓦者,具有圓弧的陶片,用於覆蓋屋頂";"當,底也,瓦覆簷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比於簷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瓦當就是屋簷前端第一片瓦,也可以叫"瓦頭"。關於瓦當,就是一種建築用的陶製品,有圓形半圓形之分,主要是防雨排水之用,在保有實用性之外,還增加了建築物的美觀,近代史很多古建築物依舊保留著此項裝飾藝術。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瓦當的使用,在陝西的扶風縣,當地的部分建築還留有瓦當的裝飾風格。隨著瓦當製造技藝的成熟,文字瓦當和四神瓦當的出現也成就了歷史上瓦當藝術的鼎盛時期。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拆除長安城西苑中的建章宮等十餘座宮殿,"取其材瓦,以起九廟"。九廟"窮極百工之巧……功費數百鉅萬,卒徒死者萬數",於地皇三年(22年)正月完工,可惜風雨飄搖的新莽王朝好景不長,次年九月,綠林軍在一路攻陷洛陽的同時,另一路已將長安城圍得鐵桶一般,他們掘了城外王莽妻子父祖的陵墓,"燒其棺槨",並將長安城南的九廟、明堂、辟雍等禮制建築付之一炬,"火照城中"。十月一日,城破;三日,王莽被殺。王莽命人特製"四神"瓦當專門用以裝飾他的宗廟,借其掌控四方的神力庇佑江山社稷。漢長安城南郊王莽九廟所出的四神瓦當最為著名,現為陝西曆史博物館藏品。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瓦當的分類

瓦當圖案多樣,常見的有文字瓦當、幾何紋瓦當、動物紋瓦當、植物紋瓦當,以及多元素組合在一起,比如幾何紋文字瓦當、動物紋文字瓦當、植物紋文字瓦當和不加任何裝飾雕刻的素面瓦當。瓦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的造型多變,有著當代人獨特的審美意識,是繪畫與雕刻藝術相結合的產物,還是具有極強實用性的建築裝飾。它是建築頂部最前面的一塊有著裝飾圖案的磚瓦,給人以最直觀的視覺藝術享受,還為古建築物增添了一絲文化底蘊。

1、圖像瓦當:四神瓦當(動物紋瓦當)

圖像類的瓦當像是一幅連環畫,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故事,生動形象的刻畫了古代人們的日常,這類磚塊除了藝術欣賞價值之外,還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三輔黃圖》卷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之所以稱作"四神",因其源於中國遠古時期人類的星宿信仰,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分別掌管四方,青龍乃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和玄武為南北之神,分別掌管兩地。在漢瓦中,多數為文字瓦當,四神瓦當則是所有圖像瓦當中的代表之作,人們熟知的"四神"瓦當除了無盡神力之外還有武力象徵,亦含有鎮宅之意。四神紋飾應用廣泛,不僅限於瓦當,在銅鏡、漆器等各種工藝製品上均有出現。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2、圖案瓦當:捲雲紋瓦當

圖案來源於生活,這類型的瓦當線條簡單、抽象,多以簡單的圖案形式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脫離事物本身的形象,經過簡化,都是一些簡單的線條藝術。而捲雲紋飾瓦當,結構變化多樣,一般在圓形平面上劃為四等份,採用中心軸對稱造型,大多數的雲紋瓦當都是對稱圖案,以圓面中心為支撐點,上下左右等分,每格都是一樣的連續圖案,常見的有捲雲紋瓦當、羊角形雲紋瓦當等。下圖就是雲紋動物紋組合瓦當,圓面被雙線劃分為四個相同大小的扇面,扇面中裝飾有云頭紋,中間圓形中有大小兩隻仙鶴,畫面整體唯美,獨具匠心,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3、文字瓦當

文字類的瓦當字體行雲流水,排列有序,多是一些吉祥用語,還有地名、姓氏等等,這種用文字符號作為裝飾紋樣的表現手法,簡單明瞭,一看就懂。在極具裝飾性的文字瓦當中,多是書寫篆體,清代書法大家曾說:"篆書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差。圓乃勁。瘦乃腴,差乃整齊。三者失其一,奴書耳",還有部分隸書,這些書法筆畫、結構可塑性較強,字體風格不拘小節,線條優美圓滑,文字作為紋飾圖案來使用,造型佈局上極具藝術審美。據說瓦當篆文的變化不下於120種,在四字吉語瓦當之中,"千秋萬歲"是數量最多,應用範圍廣,使用時間最長的吉語瓦當。迄今為止,我國發現字數最多的瓦當為二十一字瓦當。根據不同的建築還可細分為:宮殿類、官署類、祠墓類、私宅類、吉語類和關隘等。下圖為“單于天降”瓦當,於內蒙古博物館藏。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下圖“未央”瓦當,青海博物館藏。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漢 “未央”瓦當

瓦當的特徵差異

除了紋飾有所區分之外,瓦當還有不同的質地、造型,常見的單獨神獸類是自由造型,還有中心軸對稱、螺旋形、發射形等。質地上最普通的是泥質灰陶,是最多最常用的,琉璃瓦當則是在做好的泥質瓦坯上施釉燒製。明清時期出現了金屬瓦當,有鑄鐵、黃銅和抹金之分。一塊好的磚瓦用"敲之有聲,斷之無孔"來判別,精緻上乘的瓦當只能用於宮殿建築,以此來彰顯皇家的氣派與威嚴。秦瓦多取材於大自然、現實生活,相比之下,漢瓦更加富有神話和浪漫主義色彩,通過個人的想象,繪出了超脫現實生活之外的奇珍異獸。

下圖為六朝,人面紋瓦當,現於南京博物院藏。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下圖為頤和園《觀守瓦當》。

何為瓦當?秦磚漢瓦,一磚一瓦皆為史

結語

各式各樣的瓦當,見證了秦漢盛世的輝煌磅礴,秦磚漢瓦,是我國建築裝飾上極為重要的藝術典範,漢代的瓦當作為建築裝飾不僅僅美觀,還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走在西安的老城區,隨處可見的古建築,殘舊的門樓、高高的門檻和那歷經風雨的門簷瓦當,每一片都走過滄海桑田滿載歷史的痕跡。現如今,瓦當拓片也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收藏品,受到很多瓦當愛好者的喜愛。

《漢書·王莽傳》

《漢代瓦當文化研究》

《漢代文字瓦當概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