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还能做什么?

教师,还能做什么?

管道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孙英杰

今天,一篇名为《一位教师疫情期间写给学生的一封信——唯有“泪烛可尽芯不变,传道授业当如此”》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转。仔细读来,这篇文章的确称得上弸中肆外,视角独特,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文章开篇写道:

“我不是医生,我没有资格冲锋陷阵;我不是科研工作者,我没有能力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我不是商人,我没有办法像那位浙商在海外直接买下口罩厂,低价售回国援助一线;我不是马云,我没有办法捐出数十亿奉献社会;我不是记者,我不能冲到第一线告诉社会那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我甚至看到网上那些让人生气的人和事,也只能,说句我真生气。那么,我能做些什么?”

同为教师的我,与作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对这段文字感同身受。疫情当前,教师除了“停课不停教”以外,似乎再无用武之地,让我深感无力——我们究竟还能做些什么?

通篇读毕,我豁然开朗。作者巧妙的把满腔爱国热情倾注给了自己的学生,希望能够培养出于国家有益、民族有益的人才。

他(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如果做医生,要“做像这些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那样的勇者”;如果做科研工作者,要“为人类的发展,做更长远的预计”;如果从政,要“做一个正直,诚实,心有大爱,心有慈悲的人”;如果经商,要“必有几分侠气!凭本事赚钱,凭大义救国”。无论在哪里,在做什么,“一个人的信仰不能丢。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不能丢!我们要做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只有温暖了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自古以来就赋予教师的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又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给教师定的标准。教师的使命和标准决定了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和理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正如上述文章的作者所言,要让学生有信仰。

这场来势汹涌的疫情再一次证明:预防比抗击重要,自觉比预防重要。针对当今教育现状,教育部再一次重申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的重要性。对此,学校、教师当仁不让要肩负起这个重任。

由此可见,与其自问教师究竟还能做些什么,不如思考教师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教授课本知识固然重要,育人任务更是重中之重。前者能够帮助学生成就不同社会角色,后者能够指导学生成为一个优秀角色。故而,无论教师从事哪个学科教学,都应该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抓住学科教育的根本,让学科教育服从和服务育人的需求。

其实,虽然教师不能像医生、科研人员、记者那样到疫情抗击一线奋战,不能像商人那样慷慨解囊……但是教师为抗击疫情做出的贡献同样不可否认。“停课不停教”工作扎实落地,学生在家不仅能够接受适量的课程学习,还能在线上聆听家国情怀讲座、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线上举行升国旗仪式、读教师给学生的一封信……所有这一切,幕后导演都是教师。

疫情过去后,学校将迎来正式开学,返校后学生的进步就是教师劳动的最佳回馈,教师在“沾沾自喜”的同时,也不会忘了再接再厉。

教师,还能做什么?的确不能上一线,但能培养出上一线的医生、科技工作者、记者……;不能为抗击疫情慷慨解囊,但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

教师,还能做什么?

教书育人永远在路上!

管道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孙英杰

2020年2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