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这位第一书记驻村两年了,村民们说起他的好如数家珍

姜家川村坐落在富县直罗镇的大山深处,要翻一座山,进一道沟。

那座山坡陡,弯急,下了雪车子容易打滑。翻过山,下到沟底,就进了村。全村230户617人散布在这条狭长的沟里,从第一户到最后一户要走24里路。

最初当上这村第一书记的时候,缑雪峰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偏远,手机信号差,村庄破旧,贫困户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穷。他有些失落,一提起去驻村就头大。

两年了,他把这条路走了无数遍,如今,已习惯在工作闲暇之余,一个人在村里来回走走,看看山水,听听鸟鸣。一草一木,都让他倍感亲切。他说:“可能时间长了,有感情了吧。”

延安这位第一书记驻村两年了,村民们说起他的好如数家珍

“雪峰这娃,在我们这把苦下了,一个人住在大队部,寒锅冷灶,宁愿吃方便面也不愿意去村民家,为了不影响群众白天干活,晚上打着手电上户做工作。”村书记曾繁富说。

村办公室周围一里范围内没有人家,雪峰说,起初一个人住在这晚上确实有些害怕,后来人熟了、地熟了,周围也安装路灯了,就习惯了。

雪峰来了后,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村里干部普遍文化程度低,不会电脑。村上的所有报表、材料,只要是用到电脑的,就靠住了他,而且随叫随到。2019年7月,因支气管炎住院期间,他一手打点滴、一手填报表,村里的工作从不耽搁。

说起雪峰,村民们对富县政协办派来的这名第一书记赞不绝口。78岁的颜昌琼一提到他就说:“这娃有说不完的好,我还不起人家的情”。

颜昌琼是村上的精准扶贫户,关节严重变形,身躯佝偻,老伴魏左荣因脑溢血残疾,儿子在县城上班,生活上很少能照应上。老两口行动不便,去乡镇上买个东西办个事都十分困难。

2018年10月的一天上午,颜昌琼在几番心里斗争后,打通缑雪峰的电话,询问是否可以带她去镇上办个急事。本来计划到县上办事的缑雪峰接到电话后,立刻改变了主意。他开着车把她接上,到镇上办完事,又开车送回家。

延安这位第一书记驻村两年了,村民们说起他的好如数家珍

那天中午,在直罗镇上,他请老太太到饭馆吃饭,点的是炒菜米饭,结账时,老太太拉扯住,无论如何不让他掏钱。

缑雪峰说,那是他吃过最香的饭。慢慢地,他被村里这些人的淳朴憨厚打动,感觉就像是亲人一般。每一次到贫困户家,都不忘提些水果和生活用品。

颜昌琼回忆说:“记不清到过我家多少次,从不空着手来”。去年秋天,她鼻管破裂,血流不止,从延安做完手术回家后,缑雪峰又去看她,提了一大袋子卫生纸,还硬把200块钱塞到她手中。她给儿子结婚,雪峰行了门婚,但因为工作上的事抽不开身没有参加,老太太对这事耿耿于怀,一直念叨着说:“雪峰这娃,连饭都没吃上一口……”

有一天,雪峰在上户路上遇到老太太,肩上搭着个布袋,拄着拐杖一步步往村办公室的方向挪。当得知布袋里装的是鸡蛋,老太太正去给他送时,雪峰控制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2019年7月,正值防汛期间,晚上突发暴雨,他心慌的睡不着,赶紧打着手电冒雨到危房户家挨家排查,把村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听说养蜂户陶诗有的蜂蜜不好卖,他发朋友圈,向朋友同事推销,一次性就卖出过70多斤。缑雪峰记得很清楚,“当我把4200块蜂蜜钱递给老陶,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时,感觉一切都值得。”

烧酒是这个村的传统,村民们通过“土作坊”酿出的“姜家川大曲”在富县广为熟知,也为他们能增加一部分收入。缑雪峰经常帮助村民们卖烧酒,2019年一年就帮村民陈光贵卖出100多斤。他还邀请养蜂专家进村培训,为蜂农建立微信交流群,邀请政协委员进村举办烧酒推介会,让“姜家川大曲”登上“农高会”。

延安这位第一书记驻村两年了,村民们说起他的好如数家珍

一次次、一件件,村民们说起雪峰的好,如数家珍。

今年正月初二一大早,家人还未睡醒时,他又走在进村抗“疫”的路上,一直到现在,从未离开岗位。问他累吗,他说这是他的工作;问他怕吗,他说他是党员。

在县政协的包扶下,村里的自来水、水泥路、路灯都接二连三地通了进来,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攀升,缑雪峰不但驻村信心大增,甚至舍不得离开。

最近,村里的微信群又多了新知识:《春季果园管理的重要性》《春季果园清理》《如何清理玉米秸秆》……姜家川村3900亩玉米和300亩果园不误春耕,缑雪峰又开始忙活了……

他闲下来的时候,习惯在村里走走,有时会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喝上几盅“姜家川大曲”。那酒,浓郁、醇香,使人沉醉。(供稿:富县县委组织部)

WJ

延安这位第一书记驻村两年了,村民们说起他的好如数家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