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疫村”的堅守與期盼

湖北日報

“无疫村”的坚守与期盼

大悟三里城鎮裕順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有蘭花示範基地8000平方米,年產值可達1800萬元。今年春天,受疫情影響,大量蘭花滯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攝)

三月春光好,鄉村無閒農。

今年三月,春光依舊,戰“疫”還在繼續,鄉村尚未解封,春耕備耕仍有諸多難題待解。農資能否順利進村?市場主體用工哪來?防控與生產如何兼顧?

帶著這些問題,3月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安陸、大悟4個無疫村進行探訪。

期待5000採茶工如期到來

時間:3月5日

地點:大悟三里城鎮柏園村

村情:茶葉專業村,有茶園面積1.2萬畝,農民戶戶種茶,全村1300多人,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一輛卡車斜停在路中,阻斷了進出柏園村的道路。

查證件、測體溫、登記、消毒,一切無誤,執勤人員移車放行。

“我們有8個無疫村,柏園是其中一個,仍處於嚴格封控中。”隨行的鎮黨委書記淡太寬介紹,三里城鎮有20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人口2萬多人,4例確診病例已全部治癒出院。

柏園村與河南信陽、羅山交界,平均海拔600多米,適合種茶。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汪良雲曾任柏園村支部書記。他介紹,經過20多年開發,柏園村及周邊的四廟村、三里村,茶葉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形成了一個茶產業帶。

汽車沿著蜿蜒的水泥路向上爬升。車窗外,漫山遍野的茶園,層層疊疊,一片蔥蘢。風中,飄著淡淡茶香。

茶園裡不見茶農,茶廠也大門緊閉。

“往年這個時候,茶廠已開始做生產準備。受疫情影響,今年都還沒動。”汪良雲邊說邊彎下腰察看茶葉長勢,“你看,這根枝條上4個芽都冒出來了,再過十幾天就可以採了。”

現在讓汪良雲最擔心的就是採摘。“高峰時,每天需要7000多名採茶工,其中有5000多人來自河南省正陽縣。每年春天他們都會準時來,已經20多年了。”

今年春天,河南採茶工能否如期到來,汪良雲心裡沒底。“一是不知道何時才能解封;二是採茶工有顧慮,擔心到湖北務工有風險。”汪良雲說,這幾天一直在與對方電話溝通,但始終無法確定。

汪良雲期待,無疫村能儘快恢復生產。同時,他希望政府、媒體加大宣傳力度,讓人們全面瞭解湖北疫情狀況,減少顧慮。

50多口塘堰亟待補水

時間:3月4日

地點:安陸市木梓鄉東山村

村情:傳統農業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全村1163人,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聽到汽車喇叭聲,村支書沈倫聲拄著雙柺,吃力地把卡點擋板移開。

春節前,老沈痛風引發關節滑膜炎,雙腿打了石膏,前兩天才取。瘸著腿,他堅持了一個多月。

進村,家家戶戶大門緊閉,不見人影。前往村委會的路兩邊,村民大門仍被鐵皮、竹棍、鐵絲封住。“我們是無疫村,更要嚴防死守,不能出一點意外。”老沈說。

春天來了,東山村田野仍一片枯黃,少見綠色。“我們大部分田一年只種一季,現在春耕還沒開始。”沈倫聲解釋說。

說起春耕,老沈並不著急,他有底氣:

土地規模化程度高。東山村有1163人,超過一半的人常年在外務工,土地流轉普遍。“種植面積在30畝以上的大戶有30多戶,最多的有100多畝。”

農業機械化水平高。安陸是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6%。在東山村,僅康農農機合作社就有旋耕、插秧、收割等農機具9臺套,此外農戶還有20多臺小型農機具。“解封后,幾天時間就可以把田翻耕完。”

沈倫聲擔心的主要是農資和水。

往年春耕前,鄉里的種子站、農資公司會召集各村開培訓會,推廣新品種、新肥料。“我們下訂單就行了,直接配送到村。今年還沒動靜。”

村裡塘堰也急需補水。東山村是個旱包子,農業生產主要依靠50多口塘堰。每年春耕前,村裡會組織人員從彭家壋抽水為塘堰補水。“至少需要補到60%—70%,才能滿足生產需要。現在還不到10%。”

急盼農資早日進村

時間:3月5日

地點:大悟三里城鎮水城村

村情:農業綜合開發村,涉及蔬菜、水果種植以及休閒農業,全村1328人,至今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過了水城大橋卡點,路況開始變糟,車在坑坑窪窪的砂石路上顛簸前行。“這是一條臨時便道,入村的主路還沒有解封。”水城村村支部書記徐詩權解釋。

陽光燦爛,田裡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幹活。徐詩權說,對農民自發的春耕生產,村裡不阻止,但有三點硬要求:戴口罩;不能請工;可以找機械代耕,但不準管飯,“儘量防止人員聚集”。

在村產業扶貧基地,徐登友正在大棚裡照料新移栽的茄子苗。“這棵焉了,肯定有蟲子把根吃了。”老徐用鋤頭把茄子苗挖起來,看看是否有蟲害。

徐登友是水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培訓掌握了蔬菜種植技術。2018年,村裡從貧困戶手中流轉40多畝土地,建起蔬菜大棚,無償分配給貧困戶種植。徐登友分到4個大棚,去年收入了4萬多元。

“現在黃瓜、辣椒、西紅柿都栽下去了。再過一個月來,可以嚐嚐我種的黃瓜,別的地方吃不到。”徐登友看好今年的蔬菜行情,“很多地方種不了,菜少,價格就不會差。”

徐詩權卻高興不起來。苗栽下去了,現在當務之急要把農藥、化肥買回來。“氣溫高,很快就會進入結果期,肥料跟不上,只長枝葉,不結果,那就麻煩了。”“今年春天氣候也有些異常,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大。”

這幾天,徐詩權一直在與鎮上的經銷商聯繫。“他們也沒有辦法,也在等待解封。”

不松防控,不誤農時

時間:3月4日

地點:安陸市煙店鎮周橋村

村情:蔬菜專業村,九成土地種蔬菜,七成農戶是菜農,全村295戶、1174人,至今無一例疑似、確診病例。

春耕時節,周橋村田裡的芹菜、菜薹、包菜等冬季菜還在瘋長。

“受疫情影響,沒賣出去,都老了。”志願者鮑鵬惋惜地說。

周橋村是蔬菜專業村,全村295戶近200戶是菜農,蔬菜種植面積650畝,其中大棚蔬菜佔八成,主要銷往安陸城區蔬菜批發市場。

疫情對周橋村衝擊很大。“剛開始,我們還集中組織外銷了4萬多斤。封村後,我們至少有10萬斤菜沒賣出去。”村支書包世禮說,村民都很理解和配合,還主動向城區醫院、機關單位捐贈了2萬多斤菜。

村民房前屋後堆放著不少蔬菜,“賣不出去,只好曬了當飼料。”

驚蟄春耕忙,春分苗見長。村民包世凱門前大棚裡,苗床上的茄子、辣椒、西紅柿長勢喜人,已經有一寸多高。“清明前後移栽,6月份就能上市。”包世凱一家5口人,種了4畝多蔬菜,一年下來有五六萬元收入。

“目前還沒接到正式復工通知。菜農自發恢復生產,我們也沒有制止。”在包世禮看來,蔬菜是村民主要收入,誤不得;疫情防控關乎人命,也松不得。

抓備耕,周橋村千方百計買回了種子,購回了15噸有機肥、10噸複合肥和15噸鵪鶉糞,“種子肥料基本解決了”。

抓防控,周橋村加強卡點值守,嚴禁村民外出;同時組建糾察隊,規範村民生產行為。

接下來一個多月,周橋村的尖包菜、莧菜、黃瓜都將陸續上市。包世禮期待能夠早日解封,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