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成長大約總是要付出血淚的,2019年年末上映的《少年的你》演繹了沉重的成長,該片是由易烊千璽,周冬雨主演的劇情片,以成長為題,剝開了校園暴力的外衣,三個擁有不同人生的典型少年,通向了截然不同的歸途。


《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少年的你》

01 嚮往陽光,但不相信光明


陳念,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復讀生,大概在她的生活中北京是一個耀眼的存在,而努力學習是唯一的途徑。或許在她的眼中學習也不是多麼喜愛的事,只是一個可以幫助她逃脫原本這個城市的手段。


其實,若是說起來,陳念算是一個在單親家庭中也依舊成長的不錯的少年,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凡事都有主次,並沒有多少不妥之處。


究其的單身母親,雖然在生活中有一些小聰明,偷奸耍滑,但給予陳唸的愛意卻是完整的,致使陳念還是成為了一個良好的孩子。


影片中,陳唸的英文書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即使生活在陰溝裡,也依舊渴望光明。”確實,陳念非常向往光明,嚮往一個在她看來充滿希望的城市,最起碼比生活的城市好很多。


《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陳念


從頭到尾的故事裡都透露著一個信息:陳念嚮往陽光,但不相信光明,尤其不相信所謂的警察會帶來光明。


那條通往成長的路,她可以依靠的人寥寥無幾,若非如此,她和劉北山的故事也許也並不會開始。


胡小蝶的離開對於陳念來說是一記重擊,大約在相同的環境裡,弱者總是惺惺相惜的,後來她告發了校園裡的“霸凌集團”,為了心中的愧疚,也為了僅存的一絲光明。


也許那個十幾歲的女孩也曾開朗,也曾陽光,但現實毫不客氣地改變了她,不求事事善良,惟願心存光明。


02 看透生活,但也努力生存


劉北山,一個實實在在的小混混,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他的母親沒有離開他,那麼往後他所經歷的一切是不是會有諸多的不同,顯而易見,答案的肯定的,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有多硬的心腸,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


曾經看過一句話:“我身上所有的刺,不是為了傷害別人,而是想要保護自己。”之於劉北山,大抵就是這樣的意義吧。


年少獨立的生活讓他比同齡人更早地看透人性,也比同齡人更能適應環境,因為這樣的生存環境,除了適應,他沒有任何辦法。


如果他也可以唸書,沒有人保證他會是一個好學生,但絕不會成為壞學生。其實,看到陳唸的筆記本,教科書。我想他是羨慕的,早就經歷過磨難的他會比任何人都渴望一條安然的道路。


《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劉北山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便有一條不能選擇的道路,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更沒辦法改變那段由父母陪伴成長的生活,若是連陪伴都沒有,更是一個悲劇。


摸爬滾打的生活,有時帶有傷疤,有時也可平安順遂,但值得敬佩的是,劉北山即使是面對這麼不盡如人意的生活,也還是努力生存,比起這樣,他比許多蹉跎歲月的人更值得擁有美好。


那個受到生活惡意的少年,也在十幾歲的年紀,成了別人的英雄,那個戴著帽子,低著頭,走在身後的身影成了永恆的存在,為了共同的信念。


03 惡意加持,但也為可憐人


魏萊,一個日漸扭曲的心靈,雖然那顆心靈也許也曾裝滿善良。


比起大多人來說,魏萊的家庭是美滿的,父母陪伴,知識教育,按理來說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少年合該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但事實卻截然相反。


也許真是應了那句話,她的快樂永遠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欺負弱者永遠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遣,沒了胡小蝶,還可以有陳念。


法律規定未成年犯法不會受到刑法的處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條例,是因為在所有人的眼中未成年都是無知的,他們不懂利害,更不知道什麼是錯什麼是對?


可是,究竟是多無知,才會漠視一條生命的逝去。面對胡小蝶的離開,魏萊具備了所有“殺人犯”該有的反應,極力地撇清責任。


《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魏萊


“我只是推了推她,她跳樓跟我有什麼關係”,這樣的話像是陳述,但更是惡魔的推辭。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魏萊怎麼會變成這樣?大概沒有父母會想到你對孩子精益求精的要求也許會成為偏執的引燃點,教育出一個漠視生命的惡魔。


我想魏萊的童年是不平凡的,書架上擺放著的獎盃就是最好的證明,她也許也曾是一個高高興興拿著獎狀回家等待誇獎的孩子,但等到的不是誇獎,卻是可以更好的說辭。


年少的小女孩終於氣餒了,也終於變了,變成了眼裡沒有笑容,心中沒有善意的傀儡。


沒有人會否定魏萊的惡念,但在惡念萌生之前,她也曾充滿善意,若是她的父母不那麼精益求精,也許她也不會變成魏萊。


04 不知錯即是惡,但懂未來是美好


反觀整部電影,三個少年的不同人生給予了所有人不同凡響的領悟,從未相信光明的女孩最終也相信了,從未感受過溫暖的少年變成了別人的溫暖,從未聽過誇讚的女孩最終留下了遺憾。


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不知所作所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但幸好世界還在,未來也還充滿美好,那個在路燈下抬起頭的少年也看到了美好。


《少年的你》:年少時不知錯即是惡


生活似乎有時候不會如你所願,甚至在你看來它會處處刁難你,給你只要各種各樣的難題,但你仍舊沒有放棄不是嗎?


比起影片中的主人公,你擁有了他們未曾擁有的溫暖,當然要在未來創造出大於他們的美好善意。


我們見過生活的消極,依舊相信未來會變得積極,正如我們見過美好,相信美好,最終也會變成美好。


作者:安拾,關注我,探討更多電影裡的絕對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