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自在武威"線上博物館】《武威文物精品圖集》連載三十三——宋、西夏

莫道武威是邊城,文物前賢啟後生。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給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增添了無窮的魅力,體現了“崇文尚德、包容創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是建設文化旅遊名市的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組織編纂的《武威文物精品圖集》以文物類別為構架,以嚴謹科學的態度,翔實地展示了全市館藏文物的精品資源,生動地介紹了武威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它是一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學術與鑑賞相結合的精品力作。該《圖集》是由讀者出版社所出版,我們相信,《圖集》的出版發行,對保護歷史遺存,延續文明根脈,承載文化靈魂,彰顯城市魅力,提升涼州文化品牌,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為更好地宣傳展示武威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產品“武威市文體廣電旅遊”微信公眾號將長期推出《武威文物精品圖集》,歡迎歷史文化旅遊愛好者瀏覽、欣賞。

【


宋、西夏


藏文《天龍八部祈禱文》木牘

【


西夏,涼州區張義鎮小西溝峴修行洞出土, 武威市博物館藏

共存3枚。第一枚長32釐米,寬21釐米,厚1.5釐米;第二枚長33釐米,寬14.2釐米,厚1.4釐米;第三枚長46釐米,寬14.3釐米,厚1.5釐米。長方形,帶手柄。正反兩面均墨書藏文,內容為“天龍八部祈禱文”。第一枚,正面文字13行,背無文;第二枚,正面文字9行,背面10行;第三枚,正面文字10行,背面11行。


朱書“大夏乾祐廿三年”漢文木板買地券

【

西夏·乾祐二十三年,涼州區西郊響水河煤礦家屬院出土,武威市博物館藏

木質,長31.5釐米,寬17.5釐米,厚1.2釐米。長方形。正面朱書漢文楷書16行券文,每行字數不等。背無文。正面文字首行“維大夏乾祐廿三年歲次……”內容為墓主竇依死後,咩步勒嵬為其買地所花費用和墓地四至。


彩繪木緣塔

【

西夏·天慶七年,涼州區西郊公園西夏墓出土,武威市博物館藏

木緣塔通高73釐米,底徑28釐米,頂徑48.5釐米。木塔由座、身、頂、剎4部分組成。呈八角形。塔座為四級八角形,飾紅色。塔身為8塊長方形木板合成,合縫處以上下兩道長方形四角帶釘的鐵片(已鏽蝕)相連,塔身塗藍色,用黃色書寫梵文咒語,並有漢字題寫的“一切如來咒”“聖囗光天母心咒”“歸衣三寶咒”等經咒標題。塔身頂部另有8塊小木板作榫卯與塔身相連接,表面塗紅色。塔頂為8塊近三角形彎曲的木板組成八角攢尖頂,八角形木板蓋內有墨書題記。塔剎底部由8塊小木板組成圍欄,面塗紅色,剎另制,中心有軸和塔頂串聯。


文殊菩薩像唐卡

【

西夏,涼州區新華鄉亥母洞出土,武威市博物館藏

縱67釐米,橫46釐米。布底彩繪。主尊為文殊菩薩,觀自在式坐於蓮座上,座下為青鬃回頭獅子,菩薩著三葉佛冠,黃色身相,雙手當胸施說法印;右肩飾蓮花短劍,左肩飾蓮花梵篋。其餘人物對稱安置在菩薩上下左右的方格內,有釋迦佛、藥師佛、西夏上師、黑帽白衣西夏官員等,共35位。


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下卷


【


西夏,涼州區新華鄉亥母洞出土,武威市博物館藏

縱28.5釐米,單頁寬11.6釐米。土黃色夾絲綿紙,經摺裝,長方形,泥活字印刷本,每頁7豎行,每行17字,上下均有粗墨線邊框。共有16張紙印刷並粘接,單頁,共53頁,另半頁。經文有首無尾,首題西夏文“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