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不是农民收入太低,而是农民不会花钱,这种说法正确吗?

昨天看了一个著名教授有关目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该教授认为目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闲暇无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失衡,是基本价值的失准,是文化的失调。

如果不看调查的内容,旦从以上开篇总结的字面意义,作为一个长期和农民打交道的乡镇干部并不十分认同这样的观点。

首先,按照上面开篇的总结,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农民收入不低,劳动不重,只是消费不合理。也就是说,农民劳动很轻松,收入也不少,只是不会花钱。

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

旦是每年公布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就可以看出,不是这样的。至于劳动强度重不重,那也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对于农民消费不合理,也就是农民不会花钱的事情,该调查的主要依据是农民把相当一部分的收入用在了“人情”上。

“比如湖北秭归,农民收入的大约1/4 要用于人情开支,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一年的人情开支就要上万元,人均达到3000 元左右,人情仪式支出的同时,事主方也要办酒席,酒席的铺张浪费情况也很惊人。浙江农村办酒席,一桌酒席花三四千元很正常,条件稍好的家庭办酒席,三四十桌的情况也很普遍,婚丧嫁娶办一次酒席就要花费十多万元。”

“当前中国有一些农村地区深受人情债的压力之苦,有一些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利用人情来敛财的现象,在过去约定俗成的酒席以外,各种名目的酒席就大量产生,以至于办酒席都不用说明原因,这就是所谓无事酒。”

农村的“人情开支”真的是调查中说的这样吗?

中华民族一直以礼仪之邦著称,人们也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但是除了婚丧嫁娶新居落成孩子满月这些基本习俗,农村真正为了敛财的“无事酒”并不多。退一步说,即使农民想办“无事酒”,一个普通的农民也根本不具备那样的土壤。

说到农村酒席的铺张浪费,尤其像调查中所说的一桌三四千元,不敢说农村没有,即使有也绝对是凤毛麟角。以我们关中当地农村来说,虽然算不上发达地区,但是也绝对算不上是贫困地区,农村的酒席食材人工全包也就三四百元的样子,去县城饭店包席的话888元已经是比较高档了。三四千一桌的酒席,应该是一二线城市的事情,至于农村那就有些太抬举了。

另外,调查中还提到了农民消费不合理、不理性的另一个现象:农村赌博情况也十分普遍,六合彩在农村更是长期流行。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不合理、不理性的消费造成了农民生活的困难。

实话实说,农村赌博现象确实不少,不少小卖部商店里都摆上几张麻将桌。但还不至于像调查中所说“六合彩在农村更是长期流行”的地步。可以肯定地说,除沿海极少数地区外,全国绝大部分的农民绝对不知道“六合彩”是什么,是怎么一个玩法。包括我自己在内,虽然听说过这个词语。

说起农村的赌博现象,真正“普遍”的也就是春节的时候,平时也就是那些留守老人和妇女,不论是春节还是平时这些留守老人和妇女,客观地说,更多的是消遣娱乐,真正赌博的成分就逊色得多了。

专家说不是农民收入太低,而是农民不会花钱,这种说法正确吗?


总的来说,农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如何真正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医疗教育。与这些相比,“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农民收入太低、劳动太重,而是消费不合理、闲暇无意义,是社会关系的失衡,是基本价值的失准,是文化的失调。”即使有,即使存在,也都是疥癣之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