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县北水峪村的文化体育活动

北水峪村除了唱戏之外,还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1、唱歌。本村历来有大唱革命歌曲的传统。抗战时期,《游击队歌》《我们在太行山上》《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党团员、民兵们,人人会唱;解放战争时期,村妇们传唱着“冬天里天气冷,妇女们在房中,织布机哗啦响,纺车呀呼楞楞。日夜呀纺织忙,军队啊有衣裳。军队啊有衣裳,前方打胜仗。打垮那反动派,过上那好时光”的歌曲,做棉衣、棉鞋,支援前线;抗美援朝时期,“中朝人民力量大呀,打败那美国佬啊!”的歌声,唱响全村各个角落;解放以后,复员回乡的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游击队员、民兵以及全村干部群众,相继高唱《东方红》《社会主义好》《歌唱祖国》《大跃进之歌》《学大寨之歌》等歌曲。文革后期,村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和回乡学生,演唱革命歌曲,参加许亭公社比赛获得亚军。

2、西洋景。约1950年,在四老雨家南门口场上,外来了几个人演播“西洋景”。那些人在支架上放暗箱式小幻灯机,箱体长、宽、高各约半米,前部置机、有观望孔,后壁作幕,开机摇把,幕上就能出现较连贯的画面,如百万雄师过大江、异域风光等,观望口置固定望远镜,使视野很宽广,如身临其境。每次只能一人看,看一次5分钱(约合现在2元)。这玩艺儿很新颖,深受百姓喜爱,但在电影出现后逐步消失。

3、打千杆。这是耿二贵春的“绝活儿”。即在一根细长而直溜的木棍上分节涂颜色,穿若干铜钱,两端拴红缨,制成道具,谓之“千杆”。随便找一个场地,围上一群人,主演者按照套路,伴着歌曲,轻盈脚步如雀跃,击打“千杆”有节奏,使其时而在手上旋转,时而抛向空中,铜钱发出哗啦啦的响声,斑斓彩色令人眼花缭乱。表演到精彩处,观众不约而同地报以掌声。耿还把这一“绝活儿”传给了郭玉珍等年轻人。

4、演电影。从1950年代起,村里就不定期地租放电影。最初放映的是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片子,后来逐渐改放声像并具的黑白片、彩色片。历史片、现代片,战斗片、戏剧片,生活片、科普片,男女老少各有所好,观赏热情持续高涨。放映场先是在花格栏、河滩场或张花小家北侧的空地上,继而在旧戏台南面的河道边,幕布挂在墙壁或大树上,孩子们拿板凳、搬石头,提前占领有利位置,老年人徐徐而来就坐观赏,年轻人爬到树杈、房顶上看,很多人依墙、立地观看,特别是放映好片子时,往往人山人海,场地水泄不通。1970年代,本村耿运国在公社担任放映员,给父老乡亲许多方便。在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时期,演电影为农民所喜闻乐见,也从中开眼界、学知识、受教育,直至90年代被电视所取代。

5、说书。民间说书,源远流长。1980年代前,村里人习惯端着碗到街头巷尾吃饭、议事,这也成了说书、听书的所在。时有外村失明艺人游走而来,开场说书,以维生计。他们敲着小鼓、弹着单弦、打着铜板,以说为主,口若悬河,穿插唱曲,委婉圆润,说尽古今英雄故事,唱遍人间悲欢离合。既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连续剧,也有短小精干的“小段儿”。一般是以“话说”二字开头,以“且听下回分解”收尾。听众鸦雀无声,侧耳细听,津津有味,有的竟然忘记了吃饭。说书中间或结尾,人们端来稀汤菜饭,让口干舌燥的说书人填饱肚子。本村李录明夫妇都双目失明,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说唱艺术,享誉十里八乡,还带过元氏县门池村的一个徒弟。李长安不是盲人,自学成才,1960年代,他多次自编反映农村新面貌的“小评书”,支起架子鼓,在本村和公社演说。郭立珍、耿银辰等人读过不少历史故事书,常在冬日长夜或田间地头“说书”,张同顺本来是个文盲,听的多了,也能半文半白地讲故事,堪称“奇迹”。

6、扭秧歌。土改时,高邑县刘北久来村当小学教师,此人多才多艺,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和青年男女扭秧歌,载歌载舞,欢庆新生活。这项活动,在1950年代中断,至1990年代重新兴起,赵更秋、邓春英等人组建的秧歌队人员齐整、排练有素,还多次到县城表演。

7、踩“黄河”。可能是源于“黄河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民间才有了“踩黄河”的娱乐活动。解放初期的每年春节,北水峪村由德高望重的郭连功、郭聚功等人倡导,有一定技艺的村民当帮手,众人或捐资捐物或出义务工,在村西岗坡根、去往许亭道南的平地上“扎黄河”——打木桩,圈苇席,每个木桩上点油灯、罩彩纸,扎成弯曲如黄河、一圈套一圈儿、有进出口的“迷魂阵”;同时,碾轧铁、铜、铝粉,配上炸药,制成火筒和烟花爆竹。从大年初一至正月十五,每天晚上张灯结彩,大人小孩欢声笑语,转“黄河”,串“迷宫”,乐趣在于入错门、走错道、半天绕不出来。待到大家玩得尽兴时,红、黄、蓝、白各色飞花照亮夜空,“噼啪”作响的爆竹声震荡山间,曲里拐弯的“钻兔子火”上蹿下跳,让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个烟火活动,在许亭川独此一家,吸引各村人前来走亲戚、看热闹。这片平地,因此得名“黄河地”,后来做了谷场,又改建了礼堂,就是现在医疗所那个地方。

8、演活剧。解放战争时期,刘北久自编《打倒蒋介石》的活报剧,并担任导演,组织村民进行了演出;解放后,村党支部邀请县文化馆来村演出宣传《婚姻法》的活剧《枪毙贾来吉》;1963年,王艾芹(南开大学学生)回村,自编了反映破除封建迷信的话剧《摔土地》,与其弟在本村和公社进行了演出;本地流行“拉碌碡”的娱乐活动,即由正面人物扮演者以说唱形式,对诸如虐待老人、偷盗、多生孩子的“涉事”人物进行指责和教育。均取得了寓教于乐,宣传时事政策的效果。

9、房顶小广播。1964年以前,村里尚未通电,更没有扩音设备,开大会、发通知都是干部站在房顶或垴坡上大声呼喊,使之家喻户晓。当时,李长安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团支部书记,经常组织假期返乡中学生(耿占英、郭玉珍、郭永华、郭喜爱、赵庭秀、赵春忙、赵玉庭、王艾芹等)和团员、青年开展“房顶小广播”。宣传内容主要是时事政策、好人好事、农业八字宪法、科学施肥、人工授粉、日食、月食、地震等科学知识。具体方法是:全村5个生产小队,在每队选一合适房顶,上去1人。1队照稿喊1句,2队接着喊,依次5个队全喊完,第1句喊完喊第2句,直至全稿喊完。参与者风华正茂,胸怀壮志,热情高涨,广播声音宏亮,咬字清楚,传遍家家户户。有的社员怕听不准,就三五成群的聚在街头巷尾听,有的抱着孩子或做着营生听,效果不错。

10、下象棋。象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千百年来长盛不衰。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锻炼人的毅力,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近几十年来,北水峪村涌现了郭建平、耿冬冬、赵二法、王圈英、李建锁等一大批经常纹枰对弈的象棋爱好者,赵新国几乎每个许亭集日都背着低桌棋盘到集市上对阵,李振江棋艺超群,称雄附近村庄,还在全县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11、打宝。1960年代,田银堂之子建中将这项活动从内蒙古包头市传给我村青年学生。所谓“宝”,就是用书本、报纸、烟盒等,折叠成大小不等的方形纸片。“打宝”时,两人一对,甲乙双方轮流以己“宝”扇彼“宝”,扇翻身为赢,否则为输。兴趣盈然,持续多年。

12、打游千。标准称呼“荡秋千”。1980年代前,每年春节,村里都要就地取材,在平地上或依托大树,支起约两丈高的木架,从山坡上拉葛条、拧成绳,以藤木作套环、木棍作踏板,做成简易“游千”。青年男女竞相上阵,或单人飞鸿,或两人脸对脸游荡,甚至多人搭伙取乐。两手紧握纤绳,在运动弧线两头曲腿力登,要领得法,方可荡起飞高。其中,解放初期,在村南耿祥亭家南面(即后来的菜园)的场地上,耿卫昌荡的最高——几乎和大梁平了,令胆小者心惊。

13、耍水。1980年代以前,村南大石头的一池汪水,村北高埝底下人工挖的大水坑及石门水库,西岗下、许亭道边的水池,寺峪沟的洋井(在岩石上凿出),以及西河、水磨林的潭水,便是村民耍水的好去处。每到夏天,大人们图凉爽,孩子们图热闹,纷纷光着腚在这些地方耍水,狗刨的、蛙泳的、仰浮的、立浮的,各显其能;扎猛子抓鱼,打水仗嬉戏,玩累了爬在石头上歇息,不亦乐乎。大人中的耿双京(老大双)是个“孩子王”,他捏着鼻子站在大石头上,能做好多入水动作:直立跳,扎猛子跳,后仰跳,后腾翻跳,腹着水跳,还有前腾翻跳等等。动作虽不优雅、溅起很多大水花且伴着很大的响声,但对乡童们来说,已是眼馋得不行,都抢着跟在他后面瞎扑腾,坑里乱成一锅粥,欢笑声阵阵飞扬。王福顺背着年幼的侄子艾芹在水坑游泳,当游到最深处时,猛一翻身,把艾芹甩进深水,慌乱之中艾芹手脚不自觉地乱挠乱蹬,无意中发现身体不下沉了。福顺便笑着喊:“艾芹,你会耍水啦!”

14、推铁环。也叫推筲轱辘。此项活动盛行于1960至1990年代。即找一个旧筲(木水桶)的铁制外箍作滚动物,再用细钢筋或木棍下端穿豆丝制成一个推钩,这样,一套运动器具就做成了。推的时候将钩推住铁环的中下部,使之滚动起来,人跟着铁圈或走或跑。放学了,放假了,村里的大街小道、礼堂前后、各队麦场,甚至田间小路上,到处会有当啷当啷的铁器磨擦声。有的还喜欢在铁圈上套几个小铁环,推将起来,声音清脆悠长。男孩子们还会组织各种推铁圈比赛,有比速度的,有比谁推的稳、能走s曲线的,还有捣蛋的故意加速将铁圈撞到石头上,比谁的铁圈弹起高的。这项活动,考验眼、脑、手、脚的协调配合,锻炼人的爆发力和耐力,既能强身健体,又可陶冶情操,招人喜欢,功效彰显。

15、武术。在石鸡洼住山庄的张揣小之父会硬气功,收王秋景为徒,使王靠一身硬功夫参加八路军,后转为公安干部。李金祥也会武术,带过多名徒弟。赵神祥继承父业,能飞檐走壁,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曾当众表演过。张揣小之子三偏,会拳术,两三个人不能近他,后到县城当保镖。赵贯义在石家庄市学过武术,回村义务办培训班,带过10几名徒弟。戏班子中,很多人会劈腿、翻跟头、耍大刀。

16、溜冰。青年人常在有相当厚度和面积的冰面上玩乐,或穿普通鞋在岸上适当助跑于冰上滑行,或时而蹲下时而立起滑动,或利用旧椅作“冰橇”,一人坐上,另一人拉(推),或在坡度较小的山涧冰面,自上而下溜着玩儿。

17、放风筝。阳春三月,阳气上升,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每到此时,村里的青年人就聚集在村中央的谷场上,或西岗的庄稼地里,比赛放风筝,于凝神放飞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其乐融融。以赵二祥、赵爱华放的最高——肉眼几乎都看不到风筝了。

18、赛马。约在1952年正月,村里组织了赛马,十多匹马从旧戏楼台旁出发一流儿跑到现村标大石头止,赵爱华、杜金小、郭树金家的马获得前三名,还披红戴花。

19、打皮牛。即“打陀螺”。村里人将8—15公分木棒一头削尖、尖头安上钢珠,做成或大或小的“皮牛”。再用木棍和皮条、布条、麻绳等做成鞭子。玩耍时,用鞭梢缠住“皮牛”并用力甩放在平地上使其旋转起来,然后适时拿鞭子抽打,“皮牛”就会旋转不停。多人玩耍,以旋转时间长者为胜方。

20、打砣。青年男女,从河滩捡来光滑扁状小石头,按照约定俗成之规则,在平地上立一石标、划出界线,两人乃至数人轮流站在五、六米界线外,抛石击打目标,或以单腿跳踢石击打目标,以能否击中目标分胜负、论输赢。这项活动,简便易行,饶有趣味。

21、抗拐。外地人叫“顶腿”。这项活动不需要器具和正规场地,是冬寒季节暖身健体的好方式,本村参与者多为青年小伙儿。一般是两人分别以一腿单跳,另一条腿弯曲到与大腿根持平,互相对撞、挤压,以顶倒对方为胜。

22、踢毛。亦称“踢毽子”。用破布包裹铜钱、钱眼中插鸡毛或穿麻线,制成“毽子”。该项活动的主体是女性青少年,不限人员多寡,随时随地均可进行。若比赛,则是一次踢毽子的数量多、不落地的时间长为胜方。

23、打踩。1960年代前,男青年们找树枝、树根作器具,在地上划出一条界线,甲先放一根木棍,乙用木棍击打,打过界线即赢得这支木棍。此时,乙可宣称“榔回”,甲便把赢得的木棍放在地上,由乙击打,如打过界线,则木棍回到自己手中。若打不过界线,则彻底归于甲。轮番进行,常打得难解难分。

24、扎拐。就是“踩高跷”。砍两根带杈的树枝做成“拐”,横杈距地面低的半尺,高的2尺多。两手下垂握住枝干,两脚踩在横杈上,在地上行走,技艺高的还能跳跃、攀石阶、上高坡。

25、爬树。山里人爬树习以为常,能手辈出。有用双手、双脚合抱住树身,手脚配合,向上窜的;有像猴子一样,弓着腰往上攀援的;树皮粗糙的,穿着鞋爬;树皮光滑的,则赤着脚爬。爬得快、爬得高的“能手”多为年轻小伙儿,也不乏青年女子。耿金书之子耿军凯,爬一般的树轻而易举,村中几棵大杨树,树皮光滑,非常难爬,他则能轻松地爬到树顶,令村民赞叹不已。

26、摔跤。本村叫“撩骨碌子”。即青年们在沙滩或耕过的地里,拉开架势,撕打争风,一决雌雄。

27、跳塄。本村多土塄、石堾,站在高处,向下跳跃,青年们乐此不疲。

28、单双杠。解放初期,河滩场就安装了铁制单杠、双杠,年轻人经常玩耍。

29、球类。1950年代末,河滩场即安装了简易篮球架,小学校里搭建了简易乒乓球台子,由此开启了山村球类体育活动。

30、跳绳。这项运动花样繁多,比较灵便。单人跳、双人跳、带人跳,均以所跳次数多者为胜;多人跳则是两人拉一根长绳,几个人一齐上或多人轮番上、下跳;还有长绳套小绳跳等,不一而足。

31、撂球。制作装有玉米粒的正方体小布袋儿(球)两、三个,把一球抛到空中,一手或两手轮流抛、接,花样繁多。

32、老牛吃草。在土地上挖一直径、深各约1拃的圆坑,再在坑上沿儿向外挖一宽、深各2指的小沟;用梧桐叶盖住圆坑,叶周围用湿土压实,但叶子还能上下活动3指的距离;小沟用片石盖住,再用湿土压封;弄点碎草节儿放在小沟外口,抓住梧桐叶柄向上提,草节儿就会被吸入圆坑。此为“老牛吃草”。

33、狼咬羊羔。主要角色狼、牧羊人、跑稍人。参与者若干,拽住袄尾巴排列于牧羊人与跑梢人中间。狼上前问话、挑衅,发起攻击,牧羊人竭力阻挡以护羊,跑梢人赶着羊群机灵躲闪。

34、猫抓老鼠。若干人站立拉手一圈,老鼠在圈内,猫在圈外。猫在洞口游走等待捕鼠时机,老鼠此口出、彼口进,千方百计躲避猫。老鼠被抓住,拖出拉圈,算作一局。

35、跑马城:8人游戏,分甲乙两组,各为4人。参与者伸展胳臂拉手一字排开,两组相距不低于6米。甲乙两组对喊:鸡鸡翎,跑马城,马城开,送兵来,送上你那死鸡子来!甲组出兵,猛跑冲向乙组,如果撞开对方两臂冲过去,则为胜出,并将乙组一人带回甲组,然后再次向乙组发起进攻。如果突围不成功,则乙组将来犯者扣留,并开始向甲组反攻。循环往复,直到某组人数为零。

36、藏藏门儿。即“捉迷藏”。参与人数可多可少,街巷、房顶、林间、草垛等,随处可行。选好大本营,约定好规则,一人蒙住眼睛,众人四散躲藏。稍后,蒙眼人拿去遮障物,开始寻找藏匿者,逐个寻找,全部抓获视为胜利。若有找不见时,按规则接受惩罚。轮番进行,适时收场。

37、打胡萍。4个人将同一条小腿(或左腿或右腿)钩搭在一起,构成“花轿”。然后4个人同时用另一只脚弹跳。边跳边说着曲子:“打,打,打胡萍,官儿家妮子好陪送,金桌子银板凳,十二个骡子拉不动”。跳到体力不支,有一人腿掉下来就算一场结束。

38、碰子。石子一捧,撒于地上,弹动食指,将一石子碰撞另一个,如果惊动了第三个石子为失败!谁顺利弹出的多,就是优胜者。

39、走子。实际就是两人作下棋游戏。在地上或石头上画方格,将石子按要求摆放,按规则前进,先走到目的地者为赢。

40、跳皮筋。将一根皮筋两头固定,一人两脚蹦跳挽花。

41、跳房子。在地上画出大方格,写上字,按规则跳进跳出。

42、打仗。将若干人分成敌我两部分,双方头目按规则谈判、挑衅、开战。在战斗中也能显示领导者的指挥才能及战略战术。

43、瞎子摸小脚。若干人围一圈。瞎子用布蒙眼,小脚与手脚腕捆在一起。瞎子发“哽”,拐子应“嘎”,拐子跑,瞎子寻声追,抓住为胜。

44、丢手绢。若干人围一圈蹲于地,甲拿手绢跑,把手绢丢给乙,若乙没发觉,甲回来抓住乙,乙就到圈中唱歌或做个游戏。

45、拾子。5枚石子球置于右手,将一子抛向空中,其余四子放地、捡起。十级过关:将四子一字或口子型摆放,按一二三四、一三二四、二字型、回字型,四选一,快速将四子攥在手中。一系列动作在两秒之内完成。游戏中出现失误,就取消资格。

46、挑棍。牙签大小的木棍一大把,撒于地上,用一根轻轻将另一根挑起拿到手中,惊动了第三根,便失去了继续玩的机会。挑到手多的为胜。

47、搬碌碡。故往的每年正月,青壮年们聚在河滩场,以搬动碌碡使之立起的形式,比赛谁的力气大。赵聚英之子强强每每夺冠。

48、蹦“蒜更更“。每年春季栽蒜时,人们把大蒜“屁股”留下来,让孩子们玩耍,称为蹦“蒜更更”。比较简单的玩法是:在地上划一个小圆圈作为发射点,在2—3米外划一个较大的圆圈作为目标,2人比赛用中指或食指把“蒜更更”从发射点“弹”进目标的数量,多者为胜。比较复杂的玩法如图:甲把乙的一个“蒜更更”从发射点弹到界(图)外,乙再将其弹回圈(图)内,最多弹4次,一边弹一边念叨着“大豆豆,二豆豆,三插管,进屁眼”,弹进哪个数字格,甲就给乙相应数量的“蒜更更”,若弹进“油锅”,则乙的“蒜更更”归甲。轮番进行,玩中有乐。

49、打扑克。扑克是很久以来,人们娱乐、消遣的一种工具。打扑克有益于开发大脑、锻炼心智、恢复体力、提振精神。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其打法很多,不一而足,在北水峪村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参与度。

50、打麻将。这是一种四人骨牌博戏,是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个娱乐项目,至今也有许多年的历史了。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条、万等。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解放前,这项活动就传到我村,中途一度被禁止,1980年代以后又兴盛起来。

51、打扇鼓。这项活动历史悠久,是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鼓手左手持一把扇形羊皮单面鼓,长约二尺,扇柄缀有铜环或者铜圈,右手持一根类似戏曲舞台上的马鞭状的鼓槌,边敲打边唱词。唱词以积德行善、消灾祛病、迎祥纳福、民间故事等为主要内容。打扇鼓人数不定,时间可长可短,三五人,或数十人,选个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开场子。北水峪村打扇鼓,兴起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80年代以来再度热火,每年正月或传统节日村民都会在河滩场或许亭庙会进行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