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華麗多變的形象和誇張前衛的表演著稱,在香港樂壇有著崇高地位。

80年代是梅豔芳大紅大紫的時期,舞臺上的她不斷突破創新,引領流行音樂潮流,舞臺形象長期處於流行時尚尖端。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還是中國影壇為數不多榮獲過兩岸三地影后殊榮的女演員。

在其電影生涯中,共拍戲40餘部,數量不多卻質量頗高,戲路亦頗廣泛。

1988年,梅豔芳因主演電影《胭脂扣》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臺灣金馬獎雙料影后。2002年憑藉《男人四十》奪得中國長春電影節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還曾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共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五次、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四次)。2004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追頒梅豔芳“演藝光輝永恆大獎”,同年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

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華誕之際,梅豔芳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大影星”行列,其代表作《胭脂扣》成為中國電影百部名片之一。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旺角,家中兩兄一姐,梅豔芳排行最小,性恪倔強並帶點反叛。

梅豔芳的父親早逝,其母獨力供養四名子女,家境頗為困難,全家僅靠母親經營破舊的歌舞團維持生計。小小年紀的梅豔芳深受影響,加上本身的音樂天分及表演慾望,五歲便踏上舞臺,在香港的荔園遊樂場跟隨媽媽和姐姐梅愛芳登臺表演,從此一生與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從未正式拜師學藝,少時四處登臺,打下紮實的演藝功底。也許當時年紀小,對於此種表演生涯,她並未感到有何不妥。但隨著年齡漸長,梅豔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顧學業,對她來說並不容易,而令人嚮往的校園生活也未為她帶來歡樂。

在那個時代,像她這樣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並不被人們認同,相反,她會唱歌卻遭到同學的恥笑。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她曾回憶:“以前唱歌的人不受尊重,人們稱呼為‘歌女’,在他們眼中‘歌女’是個不正經的行業,於是便阻止了同學與我來往,看著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遠是一個人,感覺十分孤單。”

梅豔芳曾多次強調,為賺錢養家,她喪失了寶貴的童年,少年時出入最多的地方並非學校,而是大小歌舞廳,有時甚至要在街頭獻唱。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讀書,不用一顆小小心靈便擔憂捱餓。

梅豔芳少時可謂坎坷曲折,姐妹兩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有人看了表演不給錢,姐妹時常忍凍捱餓。她自己表演之餘還要端茶送飯,給劇團擦地。後來母親的歌舞團遭遇火災,欠了債款,梅豔芳也被迫輟學。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1年,香港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拉開帷幕,梅愛芳獲知消息後欣喜萬分,立馬為自己和妹妹報了名,誰知一路下來,只有梅豔芳晉級了決賽,姐姐便將希望全部寄託在她身上。

梅豔芳回憶時說,自己當時只想爭取好成績,不讓姐姐失望。

1982年,她以一曲《風的季節》奪得大賽冠軍。當時的評審黃霑和顧嘉輝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黃霑給了滿分,顧嘉輝以藝術無滿分為由硬扣一分,媒體報道:“分數勝亞軍幾條街”。

19歲的梅豔芳簽約華星公司,正式踏入歌壇。然而,初出茅廬的梅豔芳並非一帆風順。

老友曾回憶初出道時的梅豔芳還未獲大眾認同,一次受邀表演歸來,被些“飛車仔女”認出,上前圍住辱罵,為了不給公司惹事,梅豔芳強忍淚水匆匆離開。不久第一張專輯《心債》推出,香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梅豔芳,然而依然有不少質疑聲音,有人說她長相不好,有人說她氣質滄桑,很難大紅。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3年,梅豔芳推出了第二張唱片《赤色梅豔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紅,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銷量,而著名形象設計師劉培基精心打造的新造型亦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丟掉了初出道時“徐小鳳第二”之名。

就這樣,梅豔芳伴隨著香港流行音樂輝煌時期的到來而越發紅火。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20世紀70年代香港本土音樂開始崛起,至80年代達到輝煌巔峰,梅豔芳正是在粵語歌壇的華麗盛世大紅大紫,憑其精湛的歌藝、華麗的服飾、誇張的濃妝和大膽的表演,引領時代潮流,開創了華語流行樂“百變形象”的先河。

在梅豔芳出現之前,歌手的表演重在唱功,人們以“聽”為主;梅豔芳出現之後,歌手的表演不再限於“聽”,而從此多了“看”。

可以說,梅豔芳是香港流行樂一個時代的標誌之一。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3年,她的音樂天賦開始得到認可,在東京音樂節上獲得了亞洲特別獎,成為最受注目的樂壇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飛躍舞臺》,和上一張專輯相比,這張專輯少了一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一份八十代的時尚,歌曲《飛躍舞臺》和《不信愛有罪》也在日後成了經典之作。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梅豔芳的經典應該就從此數起。

服裝設計師劉培基把梅豔芳包裝成“男兒漢”,西服加 Mark 哥褸的梅豔芳給人一種豪邁的感覺,打破了傳統女性的形象,給大眾留下極為深刻印象,而大眾亦普遍受落。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樂家喜多郎執筆,此曲後來成了梅豔芳最為經典的代表歌曲。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張唱片《壞女孩》在業界內外製造了一個異常轟動的話題。這是梅豔芳奠定香港樂壇一姐地位的唱片,也是她音樂生涯裡銷量最高的專輯。

《壞女孩》一曲不僅歌詞大膽,梅豔芳的表演和裝扮也極為前衛,此大膽的風格引致強烈反響,曾一度遭電臺禁播,但是《壞女孩》在公眾中卻廣受歡迎。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壞女孩》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對情愛慾望反應的粵語流行曲。

梅豔芳一身任性不羈的叛逆造型,引領了當時的潮流,自這個形象面世後,眾多女孩子都模仿她的髮型,還有她那有型有款的衣著。

1985年十二月,梅豔芳在香港紅館舉行了她首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豔芳盡顯光華演唱會》,創下十五場的佳績,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個唱的場數記錄,聲勢之盛,一時無兩。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87-88年梅豔芳舉行第二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豔芳再展光華演唱會》,創下二十八場紀錄,贏得“梅廿八”之稱號;1990 年舉行第三次個人演唱會《百變梅豔芳夏日耀光華演唱會》,連開三十場的佳績把她的事業推上另一高峰,又得“梅三十”之稱號。1991年初,梅豔芳推出國語專輯《親密愛人》,其國語經典作開始逐漸湧現。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當時的香港流行樂壇,正值輝煌巔峰,資深歌手雲集,後輩新人迭出,競爭極其激烈,而梅豔芳卻穩坐香港樂壇“最受歡迎女歌星”之寶座五年之久(1985-1989)。

此外,她在1987-1989連續三年都於同一年奪得電影最佳女主角及音樂最受歡迎女歌星獎。80年代的她獲獎無數,推出過多張白金唱片,更曾獲得香港藝術家年獎“歌唱家獎”,使她成為那個時代無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曾有人用“霞玉芳紅”(林青霞、張曼玉、梅豔芳和鐘楚紅)來形容80年代到90年代初香港電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員。

事實上,梅豔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戲只算作副業,然而初出茅廬的一部《緣分》即讓她獲得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極大鼓舞了她闖蕩影壇的信心。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1988年,一部《胭脂扣》轟動香港,憑藉此片,梅豔芳一舉拿下了金像獎、金馬獎、金龍獎和亞太影展四料影后,確立了她在影壇的地位。

當時,梅豔芳在歌壇大紅大紫,有著“百變天后”的稱號,而在其銀幕旅途中,同樣延續了“百變”的特色,拍戲涉足文藝、動作、喜劇等各類角色,且都拿捏得當,以自己獨特的氣質天賦,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與讚賞。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在功成名就後特別注重提攜後輩新人,為演藝界培養了多位優秀歌手和演員。

梅豔芳縱橫歌、影壇二十餘載,除親自帶門生弟子外,也對眾多後輩關懷有加,如郭富城、陳奕迅、陳小春等藝人初出茅廬時均曾得梅豔芳的指點和幫助。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是歌后、影后,同時也是香港演藝界的領軍人物之一。

1993年,梅豔芳同成龍、張曼玉等香港藝人發起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會”,旨在保護演藝人權益,促進香港同內地演藝界的交流合作。

2001年,協會創辦人之一的梅豔芳正式出任第五屆香港演藝人協會理事會會長。其後兩年,她為演藝界勞心勞力,替演藝人伸張正義,組織發起慈善義演,貢獻良多。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梅豔芳一生積極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盡己所能提攜後輩新人,因而在演藝界享有聲望。

1993年,梅豔芳成立自己的《四海一心基金會》。其後十餘年間,該基金會始終為各地華人籌集善款,直至梅豔芳去世後依然運作。梅豔芳曾連續兩年擔任“樂施會”大使,出訪雲南山區等地普施愛心。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2002年,梅豔芳因在海外的突出慈善貢獻,獲得美國加州州長頒發的“傑出慈善藝人”榮譽。2003年“非典”時期,梅豔芳以會長身份組織發起“1:99慈善演唱會”和“茁壯行動”,共籌得兩千三百萬善款。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間(時梅豔芳已去世五年),四海一心基金會向災區捐贈十萬善款,延續梅豔芳的善心。

梅豔芳,輝煌永恆,盡顯光華

2003年12月30日,梅豔芳因病逝世,終年四十歲。

梅豔芳病逝後,香港演藝界及社會各界均對其英年早逝表示哀痛和惋惜。

2004年1月12日,梅豔芳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大批演藝界人士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近萬香港市民和歌迷沿街送別,告別禮溫情而隆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