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最近,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小学生们开始在家开始上网课,而家长们的辅导压力也是随之上升。

近日,上海市民刘女士在家辅导儿子作业时,因为学习和儿子起了冲突,刘女士一气之下,竟然选择跳河。

在接到群众报警后,附近的消防员们立刻出警营救,万幸的是刘女士跳河后,由于穿的衣服比较厚,暂时还未沉下去。

在命悬一线的时候,刘女士还在为和儿子斗嘴的事生闷气,刘女士被救时还不停地说着:

“不要救我,我真的是太累了……(孩子)他就想我去死......”

消防员一边劝解刘女士一边展开营救,最终,消防员用救援绳将刘女士固定住往岸上拉,成功将她救上岸。


1、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众所周知,给辅导孩子功课绝对是破坏当代亲子关系最立竿见影的活动,并且分分钟就起效。

前不久有网友整理出了《2019被辅导作业逼疯家长之年度排行TOP10》的新闻,我们可以从每条新闻背后看到家长们满满的的崩溃与无奈。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很多父母每天工作上有着不少的烦心事,加上又要费力又伤神地辅导孩子写作,两相叠加,父母的怒气自然像火山喷发,变得难以控制。

当然除了累到情绪崩溃之外,父母监督孩子写作业过于急切,也是容易「爆发」的导火索。

其实,很多家长一开始都能够心平气和的教孩子,但是几次三番之后孩子依旧不开窍,犯同样的错误,就难免会对孩子又吼又叫。


2、孩子们可能也有她的委屈


在许多家长表示辅导作业很崩溃的时候,其实孩子们也很委屈,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也很心急,但就是做不好。

前不久,一位小女孩流泪吐槽爸妈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小女孩的爸妈因为怎么都教不会孩子简单的题,把她批评了。

小女孩不服气地边哭边说:「对于你们成年人来说你们都学过,当然简单呀。」

她也据理力争:「不都说要跟自己比吗?你都那么大的人了,我才上幼儿园大班呢……」

小女孩条理清晰,简直无懈可击。

对呀,很多小孩子才刚开始学习怎么用脑,学着怎么去思考;所以,他们常常会写了上句忘下句、刚学完的转眼又抓瞎、经常在遣词造句上卡住,这样都很正常。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同样的,前不久网上有一对母女「互怼式」的硬核对话视频也火了。

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妈妈,气得脱口而出:「你这个笨蛋!」

可小女孩哭着回怼的话,却让人既心疼又心酸:

「从今以后,你的孩子就是笨蛋了」;

「别人家的妈妈态度都很好,一个字、一个字,放在孩子心里」;

「就你这个妈妈,我还能要吗?」

父母咆哮的样子,估计在很多孩子心里都是梦魇;对于大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时情绪化的气话,对于孩子来说,却可能是「安全感」的崩塌。

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容易让他们以后陷入「我什么都不好」、「我怎么那么笨」的不自信中。


三、很爱孩子,但克制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


其实很多父母一开始并不想对孩子吼叫,可是情绪上来时,控制不住情绪,脱口而出就对孩子吼叫。

可每次吼叫完后就会开始各种后悔,后悔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害怕伤害到孩子。

吼叫对孩子似乎没有任何的变化,会犯的错依旧会犯,又吼又叫甚至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以吼叫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同样的用吼叫的方式对待父母和其他人。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不吼不叫》这本书总结了罗娜多年的育儿智慧,作者并没有空头口号,她作为母亲,亲身实践琢磨,写了这本书;真正帮助父母做到不吼不叫, 与孩子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

▶ 1、吼叫的深层原因

吼叫的原因,如同冰山,看表面是因为外界的触发,而如果向内探求,就会发现还有更深层的内因。

①、吼叫代代相传

在有些家庭里,吼叫代代相传,如果父母经常性吼叫,我们也很可能会自然地朝自己的孩子发脾气。虽然我们也想努力保持平静,当遭遇压力时,由于童年经历,吼叫就会成为默认配置。


②、迁怒于人

迁怒于人也是吼叫孩子的原因之一,只是因为你在别的地方受气了,比如你的老板、同事,你吼叫孩子,只是把他们当成了出气筒,因为冲他吼安全。


③、吼叫导致虐待

愤怒很可能导致大怒,无法控制情绪然后开始大吼大叫,如果孩子没有听从你的吼叫指令,那么愤怒会升级,你有可能会虐待孩子。曾经有一位母亲大怒崩溃,让孩子趴在地板上把饭舔干净。


④、藏在愤怒之下的感受

你在大吼大叫时的智商基本为零,它让你无法感受除了愤怒以外的情绪,其实你可能还有着恐惧、悲伤、失望、羞愧种种情绪,所以会用吼叫孩子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⑤、健康状况

你总发怒,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很多父母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眠不足,匆忙吃饭,没有时间锻炼。这些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你更加焦躁和易怒。


▶ 2、减少吼叫的日常策略

你已经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吼叫,也明白吼叫对家庭的影响。现在要采取关键步骤,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模式:追踪你的吼叫。

注意你的吼叫触发器和你的反应,并记录发生的事情,是改变的有效工具;它可以增进你对自己习惯和反应模式的觉知与接纳,继而做出改变。

①、记录事件

从记录简单的事实开始,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什么事惹恼了你,把它记录下来。具体什么时间,起床或入睡前孩子特别淘气吗?在哪里更容易发火,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呢?


②、记录你的反应

吼叫之前,你的身体反应是什么样的,究竟哪里紧张?注意你的体态、手势、声调以及呼吸。记录你的情绪,怒火之下还酝酿着什么情绪。


③、记录你的回应

记录你是怎么回应的。注意,在这个环节,你只要观察,不要评判自己的行为。


④、后续情况

一般爸爸妈妈们在发过脾气之后感觉很糟。那就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尽量不要对自己太苛责,记下你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


⑤、记录相关的气质

你和你孩子的气质有无数种可能,可能十分相像,也可能完全不同。记录下吼叫过程中,你和孩子各自表现出的气质。


⑥、记录你的评估

记录下你对事情的评估,你觉得还可以有别的处理方法吗?

不要逼迫自己,任何时候,当你感觉这种追踪压力太大,你都可以只选择其中某些步骤来做,当感觉好些了,再慢慢加上。


追踪吼叫,是要寻找一个时刻,在那一刻,因为孩子行为引发的烦躁转化为一种激烈的、不受控制的情绪。

如果你能在情绪变得激烈前,就注意到自己身体与内心的反应,就可能在情绪激化、损伤亲子关系前平静下来。

▶ 3、A-B-C-D-E法则

下决心不再对孩子吼叫也许不难,但是当你真的被激怒时,想要做出不同的反应就没那么容易了,你可以尝试以下5个步骤,把首字母连缀起来,成为A-B-C-D-E法则

①、自问(Ask)

·我现在感觉如何?

·我升级的想法是什么?

·我能否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且改变我的看法?


②、呼吸(Breath)

·自问时,开始觉察自己的呼吸。

·从腹部开始呼吸,有意识地做3-5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呼吸的时候,感知自己的身体。

·只要孩子没有面临紧急情况,你在作出回应前,都要尽量可能给自己时间去关注呼吸。


③、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关注呼吸有助于调整你的情绪。

·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你升级的想法。

·等到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管教或者与孩子沟通。


④、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你对他是否抱有合理的期待?

·他需要的是一个结果?一个拥抱?需要你重新为他指出方向?需要鼓励?或者需要一个清晰的界限?

·他的行为向你传递了什么信息?


⑤、同理心(Empathize)

·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

·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4、结语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大人;父母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将来就会是什么样。

又吼又叫不仅没有教育作用,还会像一把锋利的刀刃,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

世界的和平始于家庭,而吼叫只能带来战争!

“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上海妈妈辅导儿子写作业竟气到跳河

不过年轻的父母们,也不要过分为自己曾经的大吼大叫而自责,与其自责,不如花时间反思自己吼叫的原因,参考作者给出的方法,让自己的吼叫远离孩子。

正如作者所言:“在做父母这件事上,从无完美可言,所以,要在愉快时欢庆,从艰难中学习,想要做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