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道家聖賢多習武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古代的道家人物,大都是文武兼備的。只是多見於他們談文不談武,老子說過了“兵者,兇器也,故有道者不處”,不是不懂,不學,而是不依賴,不顯耀。道家人身體很好,但是不會到處去參加健身比賽。老子本人顯然是內家武功高手,懂行的人從五千言裡自然看得出來這點。莊子也是武功高手,外篇的【說劍】一文,對於劍道和武道的原則說得非常到位。內篇中“至人之息以踵”,是內家武術練到高深之處才會懂得的境界。范蠡倡導的越女劍,大敗吳國的高手,顯見這位範大夫也是很懂武的人。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中國人文精神的尚武傳統,其實直到唐代依然如此。如李白等文人名士,都是佩劍而遊的。顏真卿也並不只是“書法家”,他也尚武,安祿山叛亂的時候,他是唯一守住了自己城市的太守,讓敵手都很意外。

孔子也是武術高手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甚至儒家的祖師---孔子本人也是武林高手!

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孔子,類似我們電影中的老教師,瘦弱而微微駝背,和武林高手的形象更是毫不沾邊。其實孔子父親叔梁紇是當時魯國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力能託舉千斤閘門,且不說遺傳就說孔子教授的六藝中,除了詩書禮樂之外,還有,這不折不扣是當時的武術。

射就是射箭,御是駕馭戰車,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謂的射擊技術和賽車技術。而且孔子也明確表達了對自己射御技術的高度自信。如果他不是武林高手,以他的謙虛性格,怎麼會在包括子路這樣的武林高手的眾學生面前自詡高手!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史”的含義就是虛浮不實,華而不實之意。光會讀書的話,基本上就是個呆子了,不可能當真正的“君子”。這是說身體的“質”和“文”要協調發展,陰陽互補。可後世卻有人把讀書人書呆子的傻樣叫做“文質彬彬”,早已失了本義。

武是怎麼被弱化了的?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追溯到先秦,實際上對“士”的要求都是文武雙全,那時的士人也的確多是能文能武。即使是後來,文士和武士逐漸開始有分工,文士也往往兼為武士。

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是武將出身,但是當國之後,卻對武人深懷戒心。他認為武人往往是戰亂的禍首,而要天下太平,就不能讓武人有太高的地位權力。因此高調重文輕武,文人考中狀元,可以披紅戴花到街市上誇耀,而武將的地位卻遠遠低於文官,即使一代名將狄青,也照樣會被文官所輕視。

宋代文人中也有武林高手,比如辛棄疾就是一個,他能夠率領數百人殺入二十幾萬人的大營,而刺殺營中的叛徒。但是,他的命運也是被削去兵權。在這之後,文人“文”而不“武”的傾向逐步加強,最後才形成了我們現代中國人心目中的文人形象——像京劇小生那樣文弱,娘娘腔而又膽小。遇到事情沒有主張也沒有膽魄。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清雍正時期“禁武令”下達後,這種傳統文化中“文武合一”的宗風不再,文人的虛浮之氣,達到了高峰。而鄰國日本至唐以來,一直到現在,把這種中國文化的優秀一面——傳統精神一直很好的維護起來。他們得到的好處,我們看得實在是羨慕:在中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紛亂中,無論貴族還是普通大眾都在不斷的災難和王朝更替中遭遇巨大的苦難和不幸的同時,日本卻在“天皇萬世一系”的口號下,得到了穩定發展機會,而且整個民族一直都具有超強的競爭力。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為什麼這個民族如此“尚武”?難道在核時代的今天,日本人還想用武士刀來“侵略中國”和世界嗎?當然不是。這僅僅是日本人自我訓練和自我提高的一個手段而已。練武的目的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提高人的精神和個性品質

。他們深深地懂得:只有“文武並進”,才是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優秀的民族。日本一個小小的國家,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土,卻成為富裕的國家,絕非“運氣”所致,而是他們深深地懂得把“文化”和現實很好的結合起來。

日本當年也有過面對世界的大變化,考慮過是否要丟掉自己從大唐學來的中華文化精髓,全盤西化的問題。但是他們的領導者聰明地發現了兩者並不矛盾,他們在堅持自己文化的同時,可以更好地適應世界的變化。他們學習古代的中國做得很好。他們近代學習德國,二戰時卻造出德國都造不來的全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他們現在學習美國,卻在很多項目上把美國拋在後面。這跟日本人不斷進取和完善自我的“武士道”精神相當有關係,西方的文化學者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說到最後

我們設想如果李白不習劍術,身體虛弱無力,我們還能想象他會有那種大鵬一般雄渾的氣概嗎?雖然心理上的勇氣並不完全依賴於身體的強壯,但是,身體上的虛弱往往會減弱一個人精神上的氣魄,減弱一個人的勇氣和心理力量,這卻是一個確定的傾向。

京劇小生那樣柔美的男性,可能會心細如髮,但是在決斷力上,一般的確是比較差的。讀書本身,也許並不需要強壯的體魄,但是一個人要從事實務,卻不能沒有一個至少比較強健的身體。因此,文士們身體的虛弱化,總體上也必定導致了文士決策上越來越偏於怯懦化,導致了文士經略實務上越來越能力弱,或者說文士的行動力越來越弱。

貴州在明代出了個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王陽明自己善於射箭,在和軍人比賽時,曾經以三箭都命中紅心的成績令士兵驚歎,王陽明的遺風,影響了曾國藩以及後來許多士人,成為了中國人的一個重要文化資源。

萬萬沒想到,自古聖賢多為武術高手!

心靈並非受限於身體,體弱者也可以有剛勇之氣,正如珍貴植物的生長,不僅僅取決於土地,而更多取決於種子。身體畢竟是心靈的所寓,沃土必定適合培育良種,所以強健的身體必定對強大的精神有輔助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