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假期有效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如何在假期有效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悔恨多年,我终于找到了在假期有效学习的方法

几天前刷到微博热搜的时候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已经10号了——很多人上班复工的第一天,中小学集中开学,即使是还在假期的学生党,也已经临近开学,寒假余额告急。

回顾这个假期,你是觉得空虚寂寞冷,还是觉得充实有意义,收获满满呢?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每年假期都过得很颓废:每天早上睡到九点多,抱着手机玩两个小时后吃饭,睡觉,玩,吃饭,熬夜,睡觉,完。

懒惰+拖延+电子产品的诱惑,直接导致了我快乐而焦虑的假期后是临近开学饱受折磨的几天。开学后各种琐事考级考证累成疯狗,看到隔壁的学霸因为假期丰富的储备风轻云淡的时候,还是不禁为自己曾经快乐虚度的时光留下悔恨的泪水。

直到去年暑假,我完成了连续56天的英语学习打卡,刷完了34套卷子,在下学期顺利的通过考级考试。我终于找到了实现自律充实假期的有效方法——

1、培养习惯,让你保持长期的努力。

2、简化目标,帮你克服拖延症。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达成假期的有效学习、保持长期的努力、摆脱拖延症。

如何在假期有效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培养习惯:短期的努力靠意志,长期的坚持靠习惯

我读中学的时候,老师会在每周一的最后一节课给我们看励志的视频和演讲,我也经常会买杂志,看那些高考状元的励志故事,刘媛媛的演讲,《哲思》上的心灵鸡汤——他们给我一种错觉,成功=长期坚持的努力→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到→从现在开始努力,你也能成就逆袭黑马。

这个逻辑听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喝过鸡汤的人都知道,这个过程的可复制性并不高——大多数人很难一下子就拥有这样长期强大的意志力来维持自律与努力。几篇励志故事可能会让你在最近的两天内保持动力,但却无法支撑你长期的坚持。

尤其,还是在假期。

那么,如何保持长期不懈怠的努力?

答案是,养成习惯。

美国畅销书作家马特森说“人创造习惯,习惯造就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习惯了睡觉枕枕头,如果某天晚上把枕头拿掉,你会不会感到辗转反侧?如果你每天都保持早起洗澡的习惯,如果有一天早上没法洗了,你会不会感觉浑身难受?

只要让习惯变成身体的反射动作,自然就不能用大脑,也不会出现让人退缩的念头。——《做事的常识》

设置基础任务的目的就是要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并保证最低产出。当你每天都重复这个行为,久而久之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动作,不需要你的意志力督促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

行为心理学中的21天效应也印证了这一点: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很多学习类的app和学习打卡类的社群就是应用了这一原理。

那么该如何培养习惯?

第一步,首先是确定自己做什么,你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习惯?最能打击到一个人热情的莫过于充满干劲的准备工作却不知道该干什么。

确定你假期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并将这些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合理的分配到每天的时间当中,要点有三:

1.把任务分为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基础任务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任务量一定能太多,要保证你每天无论如何都可以完成,这样才更有利于坚持和习惯的养成。基础任务就是你要养成的习惯。

2.不要将任务表变成密密麻麻的时刻表,比如几点几分做什么事,分清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就可以了,太紧凑的计划会让你完成的难度加大,挫伤自信心。

3.最重要的一点,任务要量力而行。

以我去年暑假为例:

大目标:备考六级和计算机二级。

基础任务:每天一篇经济学人的精读(40min左右),一篇听力精听(20min左右),一套二级卷子做完+对答案+记错题(1.5h-2h左右)。一般我会在上午写二级卷子,下午完成英语部分的学习

进阶任务:每周两次写作课上7课,写作课内容复习整理,写作课作业,做读书笔记,练字

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基础任务每天上午最多只占用2h的时间,下午只占用1h的时间,可以保证我每天无论如何都可以完成,进阶任务则是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前提上进行,也可以每天坚持,但没有强制性。

第二步,前期的刻意坚持。这是培养习惯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最忌半途而废。除了个人的意志力(通常不怎么可靠),你也可以借助一点外力来帮助你完成前面几天的坚持。

1.利用外界的激励和监督

比如朋友圈打卡,加入某类学习社群(很多学习类app的班级社群就是这种性质),或者押金营(交一定的押金,连续达成学习目标一定天数后返还)。我暑假的英语学习前期就用了朋友圈打卡的方式来督促自己,每当自己想要偷懒一天的时候,想到自己的朋友圈打卡,仿佛受到了旁人的监督,个人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会推动你去完成任务。

2.想象大目标完成后的美好场景,激励你完成小的计划

我在今年寒假坚持早起的过程中运用了这个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大目标是充实丰富的美好一天,小计划是起床——每天早上闹铃响起,我在温暖的被窝中纠结不愿起来的时候,我就想象自己早起后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的样子,想象自己即将从早起开始度过充实而丰富的一天,而这一切都仅仅只需要起身这一个动作就可以完成。这种正面的想象带来的积极能量远远大于起床动作的完成难度,让我轻易的完成起床的动作。

第三步,就是后期的坚持。这个过程简单很多,因为你已经在前期逐步形成了习惯。就像是登自行车一样,最开始你需要费一点力气去克服开始的摩擦力,而当它转动起来拥有自己的速度以后,你就可以较为轻松的前进了。

当你已经可以轻松完成那些基础任务的时候,你可以尝试扩大一下基础任务的范围。事实上。即使你是每天只坚持了最初的基础任务,一个假期结束后,那也将是一笔很大的收获。

如何在假期有效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克服拖延症的好方法——如何创造轻松的开始

即使是养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某些习惯,什么时候做却依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拖延症是我们通往充实假期的第二只拦路虎。

我想你可能也碰到过这样的困扰:早起坐在桌子上,准备开始工作,但是常常到了中午你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让你无限的拖延,难以开始。

在我多年与拖延症斗争的历程当中,日本作家小仓广在《做事的常识》中提到的方法是我认为最为实用有效的:从简单的部分做起。

我们之所以会拖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即将要做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到压力,我们总是会放大事情中最难的部分,你的大脑不断地告诉你: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精力,不一定好的结果。这一切都让你下意识的在抗拒和推迟这件事。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让你捡起一支笔,你很少会拖延;但如果让你写一套卷子,拖延则是一种常态。

所以,如果让开始这个动作变得简单而无压力,那这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简化目标,从最简单的部分做起。

以读书这件事为例,家里有很多书是我买回来却没有读过的,我一直想要抽出时间来好好读一本书,但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我始终没有开始。直到我学到这个方法后,将“读书2h的目标”降低为“打开一本书”,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我不用去想我会读多少,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仅仅是把书打开,不管效率如何,想看多少是多少,没有任何压力,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是用琐碎的时间读完了很多的书。

这个方法实用而且简单,其公式步骤就是:

1.找到想要做到的事

2.简化为容易做到的事

比如将“写作”这件事简化为“打开word文档,敲下大纲”;将“出门跑步锻炼”这件事简化为“换上跑鞋”……

就像打开书之后看一页变成了很轻松的事情一样,简单的开始将会慢慢的帮助你克服拖延,最终通向充实而丰富的假期生活,达成有效的学习。

如何在假期有效学习,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你还在为颓废的假期生活感到懊恼;如果你想保持长期的努力;如果你想要摆脱拖延症的困扰,不妨试试上面的方法,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我是卿安,专注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领域,希望和你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有什么想要看的内容或者想要困惑的事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