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孩子会得精神病吗?

女子无才便是德0203


父母对孩子总是苛责,会视苛责程度受到不同的心理损伤,严重的就会发展成真正的心理创伤,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精神病)。

在近些年的咨询经历中,70%的咨询者是针对亲子关系方面前来咨询的,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也经常问我相关的问题, 希望广为传播与孩子的正确沟通方式也成为我加入自媒体大军的初心。

父母对孩子的苛责,是害怕遗憾的重演

大部分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会将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宠溺孩子的父母,大多自己的童年时自己的父母对自己非常严厉,他们将自己童年的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宠溺自己的孩子来弥补自己的心理创伤。

而苛责孩子的父母,其初心大多也是自己在童年或年轻时代有很多错误和遗憾,他们只是不希望同样的遗憾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失败,在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的时候,这种担忧就变成了苛责。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效果确实差强人意。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1、我都是为了孩子好,所以我是对的。

心愿是正确的,在做法不正确的时候,结果大多是坏的。就如很多成功学大师所说的,目的地正确,但是选择走了相反的道路。越努力就离你的目标越远。

误区2、他还太小,什么都不懂,所以我得多管一些,要求严格一些。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心智发育速度,和求知欲望都是出于极度的低估状态。很多家长的“一厢情愿”的教育方式,反而阻碍了孩子心智发育,甚至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误区3、小孩子哪来的自尊心,那都是大人才有的

这种想法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类误区,当孩子表示出受到伤害时,大人表现出一种忽视的态度,事实上很容易带给孩子被父母忽略的强烈不安全感。这种情况出现的年龄越小,对孩子心理伤害越大。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万分重视,但是心理健康却几乎不闻不问,这显然不正确。

误区4.孩子只有从小拔尖,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拥有好的人生

来咨询的家长中,几乎100%都是这样的想法,诚然,在现今社会中,考上名牌大学确实是最简单的获得成功,甚至突破社会层级的方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者发现让人成功必要素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情商所占的比重,要远高于学历。这里并不是说学历没用,但是学历不代表学识,也不代表综合素质。相比学历来说,拥有学习能力,和自律精神显然更加重要。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曾遇到太多年轻的咨询者,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对自己的父母的感情却很淡漠、埋怨、甚至仇恨。 原因大多是童年由于父母的某种行为,导致他们心理上产生的难以弥补的创伤。而有更多的孩子,选择缄默,用自己的一生慢慢治愈。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

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

2、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把孩子心理健康放在与身体健康相等的位置上。

3、在家庭关系中,将夫妻关系放在亲子关系之上,这会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安全感。

我是未曾长大的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有幸福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