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未来是继续往东,还是北跨黄河作为重点?

糖果社闻


向东发展容易,但要去侵占大量的优质农田,这非常不合适。向北发展呢?得考虑如遇上黄河大洪水,怎么去保证不会被淹。现在黄河是条悬河,历史上经常泛滥,此处段的河道就像龙摆尾一样,向南摆到过江苏淮海附近,西北摆到过河北沧州一带,济南向北发展不是良策。那么即不大量去占用良田,又没有被淹的风险,我用建设卫星城的办法比较好。东面章丘的明水,西面的聊城,交通发达,又有一定的城市基础,搞建设事倍功半,何乐而不为呢?


五柳风


先说结论:

在济南,东部是核心,是未来;北部是新城也是未来。

济南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在2003年确定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方针。目前来看,这一方针还是很有指导意义和前瞻性地。济南的发展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方针来进行的。


东拓方面,随着2009年全运会的召开,奥体片区得到了发展,目前已成为热点地区。再往东,唐冶和汉峪片区也先后借助房地产的开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新城区。目前,济南的东拓已经到了彩石和孙村片区。

西跨方面,随着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的开通,西客站片区目前也成为了新城。在前两年,随着医学科学中心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建设,西跨已经到了吴家堡一带,很快就能接壤长清区了。

随着东拓和西跨的发展,济南也被发展成了一根”老油条“,交通不堪重负,极大制约了城市的提升。

此时,北跨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北跨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但是这两年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借助山东获批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济南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拉开了北跨的序幕。目前,先行区规划已确定,绿地等项目已经落地。

从上面简单介绍的情况来看,济南的未来其实不是单选项,而是双选项。济南的未来既在东部,东部要做的是城市管理和品质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和龙头;也在北部,北部有广阔的空间,也有最新的规划,也有最新的产业,一张白纸上也能产生蝶变。


济南楼市官


济南,北有黄河,南有千佛山,主城区被挤压在东西狭长的区域,地下水域发达,无法构建地下交通,又错过了地上高架交通发展的黄金期,单从地域条件上来讲,济南不太具备大型城市发展的区域优势。

政治上济南一直是一个保守,求稳的典型城市,不要说南方省会,就是本省的青岛相比,也缺乏开放,包容,探索的大格局思维。

济南要想跨越式大发展,核心还是从政治战略思维上下功夫,济南不仅仅是一个省会城市,更是山东省半岛区域腾飞的钥匙,更是一枚核心棋子,走活了济南,整个山东,尤其半岛地区才能走出来。

济南从风水上背靠黄河,属水之阴,南邻泰山,属山之阴,气候受泰山阻挡,夏天炎热,冬季寒冷,空气受东部,北部工业区影响,又无法南北扩散,导致空气优良天数不高。

济南的发展就是山东的发展,必须有整体的格局和战略,吸纳泰安,东部章丘,西部平阴,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泰安意味国泰民安,以政治,旅游,医疗为主,西部平阴以文化,教育为主,东部章丘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并且政府必须开放思想,杜绝官僚主义,探索新发展,解放生产力,山东的经济在省域经济中仍然会鹤立鸡群的!


财经耕耘客


说句大家不爱听也不愿意看到的现实,济南盘子短时间做的太大了,还来不及消化!所以房价下跌还在继续,未来将会持续阴跌!现在济南的房地产布局是南到仲宫,北到鹊山,华山,东到唐冶(还在西扩),西到齐河,吴家镇!另外又扩进长清,章丘,莱芜!人口再次分流!看看我提供的下图数据,你就应该知道,不寒而栗。现在的限购已经放开一部分,但是济南房价还是在下降,主要原因:1,国家房住不炒政策。2,购买力不足。3,青岛,烟台,东营,淄博,日照等城市的分流!4,薪资水平不高,居民负债率增高。5,2016-2018年的房子将会在2022年集中交房。另外,在二环内的旧城改造也进入建设期,库存又来一波!这需要用10年来发展的,结果用了两年(2017-2018)!2019年更多!所以,后续支撑不足,未来除了房价会有10-30%的长期跌幅,一些边缘楼盘后续配套设施将会进入休眠期。济南房价的暴涨也分流很多回乡置业的山东人口,以至于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回乡置业。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库存又在增加,除了商住,还有很多商业地产写字楼也愈加过剩!至于,房价什么时候回弹,就看库存消化和人口了!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未来不容乐观。因为2胎预期不足2成。人口老龄化也在逐步升高,未来投资房地产一定要多小心。持有房地产资产溢价超过30%的,可以出手。未来可以投资二手资产。





逻理思维


济南未来,往南是不可能的啊,那是济南绿肺。东西发展到了尽头,因为再往东西发展,会变成中国首都啊!往北是最佳选择,绿地国博城,己经先拔头筹。未来会有更多财团跟进,先行区己经大部分拆迁完了。那需要更多资金翘动,济南人非爱期盼,北部新城来了。


济阳老哥


济南的千年变局,2020年是济南提出北跨城市发展战略的第16个年头。

2003年6月26日,济南市确定了省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十字”方针:“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受制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直到2011年以后,北跨才真正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携河”发展,就是拥抱黄河,让泉城重塑与母亲河的连接,变“屏障”为“资源”,迈向未来的黄河时代。通过“携河”发展,打破城市东西带状发展格局,建立城市中心、次中心、卫星城未来发展格局。济南市通过“携河”发展,将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南山、中城、黄河、济北”四带城市发展布局,让黄河成为“城中河”,推动城市由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的跨越发展。

济南在跨河交通方面正描绘着更大的蓝图:到2040年,济南跨河桥隧的数量有望可达26条,渐行渐近的济滨、郑济高铁,也有望在近几年里为济南再添两处新跨黄通道。


济南房大侠


对济南发展的制约,最主要的不在地理环境,而在思想观念。思想无疆则发展无界。

济南的发展,不能囿于山东看济南,而要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看济南!

由于思想的桎梏,济南的发展出现了四面围堵的窘迫状态:南部面山,北有河堑,西无立足,东有瓶颈。

假如换种思维方式,可能同样的方位就瞬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蕴: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是山东多么得天独厚上天难寻的旅游资源呀!为什么近在咫尺视而不见?挖沟筑渠,打通关节,营建后花园,形成资源一体化,做大文旅产业,这是多么大的文章呀!怎么说没有发展空间呢?

北部,假如有气势有胸襟,整个河北都是经济发展的辐射地,这就是英雄的舞台!产业梯度推进,替代转换,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条河算得了什么!逝者如斯夫___只能是园子里的一个小景观!

问题是你如小马过河一般如临天渊,哪里会有大手笔呢!

济南西部,踞京沪,扼京九,望津浦,直指太行,扼南北交通咽喉,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也曾经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

抬脚西进一步,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块潜力巨大,交通资源丰沛,肥得流油的宝地!

济南向东,济青高速济青高铁多线密集,是山东的神经中枢和大动脉!之所以发出"瓶颈"的哀叹,只能说明胸襟和眼界有问题!

在这一线,是山东人财物资金信息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带,是山东依托西部腹地面向沿海港口实施弓箭战略,走向国际的绝佳组配!环渤海,接日韩,挽华东,能进能出,四通八达,这么好的环境,什么样的凤凰不愿意来?最主要的是山东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深厚,基础设施完善,工业门类齐全,营商环境绝佳,什么样的金凤凰不愿意栖息!济青一线正是山东实施动能转换迈步跨越的起跳板!金融服务信息产业高新技术应该成为山东战略崛起的走廊和大动脉!

没有山东的整体崛起,绝不会有济南的单个突破!


山东朱墨


北跨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意义上,国家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需要,不能没有行动,也必须行动,而且要落实好,跨在哪里很重要,跨黄河不能称为“跨”,本身就是济南,早就应该发展。但目前的实际是一路往东与章丘融合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同样是新旧动能转化,要比发展北部容易的多,去经十东路看看就知道了,从发展的角度看是其他地方没法比的,科创走廊又有产业和大学带动,莱芜划归济南已成事实,东部已成为济南地图上中心,济南也不再是一根油条,这个没法否认,地铁也是非建不可,没有哪个城市中心留着大片的空地,济南要发展哪个区都不能落后。别整天跨来跨去的当口号喊、当标签,把这些城市中心地带建好发展好是当务之急,也是最大的实际,个人觉得10年后再提“跨”字更有意义。


战斗虫


第一,东部和西部同时开发并不矛盾,但是很多新兴产业和高精尖产业都在东边,东边归化目前来说比西边要好很多,但是交通这方面依然是最主要的压力,毕竟只有经十路可以东西贯穿。

第二,跨过黄河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要确立跨过黄河的地位,这点可以像南京学习,南京跨过长江以后,市政府着力打造江北新区,新区级别发展潜力无限大,现在又开通了过江地铁,宁隔千山不隔一水也不再适用,况且还有大桥二桥三桥等的使用(后者收费)

第三,开通brt,或者轻轨,实打实的把黄河对岸纳入济南版图,而不是把自己置身事外的局外人。交通方便的地方一定会发展起来的。


泰山一粒石


济南的未来在向北,向东,更要向南。济南北跨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济南本身建设先行区,完成产业升级,占领制造业服务业新高地。另一个意义在全国,大量跨黄通道的建设会拉动北方经济的发展。向东发展联手淄博滨州,向南跨过泰山,合并泰安,拉大城市匡架,做大城市规模制造超级城市。向东能辐射胶东,向南能辐射鲁西南。此目标济南如果能完成,则省会龙头抬起,山东在全国雄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