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意味着什么?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啊?

西天几楼


对于我来说美食并不仅仅是好吃的食物才叫美食,现在我从这几个方面说一下。

第一,小的时候天不亮,妈妈就起床给我做早餐,让我好吃饱去上学,妈妈每次都陪着我一起吃,因为她怕我自己一个人吃饭吃不下去,这个时候我觉得什么饭菜都是美味的;长大工作以后,每当我回到老家吃到妈妈做的饭的时候,我觉得此刻就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食物,因为这是一种感情的寄托以及长期对于食物味道的习惯,简单的几个家常菜或许对于别人来说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第二,当我干活一天活下班回家,看到媳妇跟孩子在等待着我吃饭的场景,这个时候无论桌子上是什么样的饭菜我都觉得是美味的;

第三,有的时候干活非常累了,去吃一碗面条也觉得非常美味;

  • 美食并不仅仅是好吃的食物,有的时候是一种感情,有的时候是一种幸福,有的时候是一种时刻,有的时候是一种需要。总之,美食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很多,当我们有“心”的时候,美食离我们并不远,粗茶淡饭都是一种美食,享受生活,品味现在。

小郭日常做菜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在家里常年做饭,说起美食的寓意,应该是孩子的一句话“爸爸我想吃拔丝香蕉”是爸妈的常年爱吃的老味道,是老婆来到我家的吃好喝好。是我学来了新的菜给家人们做了分享。

在我15岁学徒的时候,在后厨就是端端盘子,记得在夏天最热,每到中午厨房里忙的大汗淋漓,甚至有时候停电,厨师还要站在炉子边不停的炒着菜,衣服湿透了,满脸的汗水来不及擦掉,做出来的每一道美食都是为了撑起一个家。


高兴小生活


“侗寨那些美食”长年生活在乡下,吃住在乡下,就是一个纯粹的农民。作为一名吃货来说,我喜欢美食,也喜欢对美食阐述自己的想法,尤其喜欢把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分享把信任的朋友,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人生苦短,唯有家人与美食不可辜负呀!这句话一直让我雀跃不已,真正深得我心呀。文字的力量,体现着美食真正的地位。

一道上佳的美食,可以慰籍受伤的心灵,让思乡的灵魂感受到千里之外的牵挂,让功成身就更加喜上加喜。


但是什么是美食呢?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想法。即使一道美食,由不同的人烹饪,也有不同的味道与爱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美食应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从生食到熟食,人类的寿命增加了一大块;从熟食到美食,人类的幸福提升了一大块。

但对于我来说,美食至少应该具体如下的特点:

1、烹饪得法,好吃看得见,美食最主要的特点应该就是好吃。如果不好吃,所谓的美食就是无病呻吟了。如果上好的食材,被人弄坏了,我觉得是大大的糟糕,是暴殄天物。如果有操作得当的人,良好的食材整制成美味,才能让品尝的人感觉人生如此圆满,人生就应该享受到如此美味,才是不辜负美好的人生。

比如前段时间,我一直对草鱼不是很兴趣,鱼刺多。但是我们在防疫执勤的时候,有群众主动捐赠一个八九斤重的大草鱼来慰问。我们这里的大草鱼都是山溪水养大的,肉质响铛铛的。为了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浪费,专门请来了一个熟手整治。也算得上是同道中人,得知是稀罕的食材,忍着从坡上劳作回来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的疲劳,细心地为我们整治水煮鱼片。

从蓝翔出来的,果然够专业水准,虽然在值勤点条件简陋,但是整出来的水煮鱼片,肤白貌美,味道正点,大家伙吃得真是安逸过分哟。从而也纠正了我对草鱼的偏见,不是草鱼不好吃,而是草鱼的烹饪技术不到位,没有好好地利用食材。

2、应季,遵从自然规律,适应四季轮回,简单地说就是春天应该吃春天的菜,夏天应该吃夏天的菜,秋天应该吃秋天的菜,冬天应该吃冬天的菜。

春种秋收,每个美食的食材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懂货的人,对于大棚蔬菜虽然不反对,但从来不会认为大棚蔬菜是最好的蔬菜。那只是提供一个反季节的食品,从来不是美食真正地道的食材。

真正地道的食材,是按照食材本身的生长规律,在适当的时候播种,自由生长,自然成熟。我们这里的土鸡现在很稀罕了,因为难养,价格是饲料鸡的三倍以上,还有价无市。至于土鸡与饲料鸡究竟哪个的营养价值更高,那是专家们研究的方向,我只关心哪种鸡比较好吃,其次是我能不能吃到。

3、生态环保,必须的不加以人工干预。

为什么我们现在喜欢吃野菜,因为野菜代表着一种生态的念想。如果一种美食,添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添加剂,想来也不能被大众认为是美食,至少我是不认帐的。真正的美食,应该不要加以人工干预,莫施化肥,莫打农药。

我一直觉得最好吃的小白菜,是我们农民在坡上烧荒之后,就地撒一些小白菜种。雨水滋润后就会发芽,然后小白菜依靠草木灰的营养成分生长,有足够的生长周期,没有人去管理,到了可以吃的时候,就可以采摘来下火锅或者炒蒜米小白菜,真的是有小白菜地道的香味,那是自然的味道。

4、流传民间,也就是能够流传广泛,有很大的受众。

有很多美食,可以代表一个地方,只要提到某种美食,就能联想到某个地方。比如我是黔东南黎平人,牛瘪呀扁米呀腌鱼腌肉呀酸汤鱼呀就是我们这里的标志美食。

这里扯哈题外话,虽然我是贵州人,但是我对茅台还是有点偏见的。茅台好吃,货难整呀,对一个乡下农民来讲,茅台确实还是太遥远了。打下最普通的比方,我一家一年才收获不到两千斤稻谷,以出田稻谷1元/斤的价格,我全家的口粮还整不到一瓶飞天茅台,那个距离我太遥远了。那种美味,没有群众基础,都是特定阶层来享用,买来喝的远不如送人的多,喝的都不是自己买的完蛋玩意,远不如我们黎平自产的包谷酒来得扎实,戏称“黎平茅台”。


我是“侗乡那些美食”,专门记录乡下的美食。只为了一份念想,为了不想丢失,为了保持传统,敬请关注交流。


侗寨那些美食


非常喜欢这个问题的本身,很开心能为此作一个自己的诠释。也许不是绝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哦![握手]

首先,我一直在想,美食的本身的定义是怎样呢?文化,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不是一统的!这个时候,同一种食材,南北方却有不同的见解。

打个比方说,我们一直从小吃惯的,折耳根(又名鱼腥草)。爱的人觉得太美味儿,很久不吃,想的心慌!可从未接触过的北方人!他们不一定能接受它的味道,就更别说把它视为美食的一种!那么,这种时候,如何定义呢?吃不下去的,说它太难吃!他错了吗?不能算错,因为他只是没法尝试!说它好吃,美味的人说错了吗?也不是,因为对它的喜欢也是货真价实的!或许有人会说,我说的鱼腥草,气味太过特殊化,所以不能作为评判标准!

那么,我们就换个方式,来聊聊美食的定义!广东的各种生滾粥,鱼生在早茶,夜市里很是常见!地道的南方人,早餐可能除了各种粉,就是类似猪杂粥、海鲜粥,等粥类情有独钟!

大排档鲜鱼刺身,也是一样备受青睐。

这些美食上过《舌尖上的中国》也上过《味道》……多种美食节目!可以认定它们是广东人的美食。可是,也有些朋友,慕名前往!可能一试之后,有的喜欢,有的觉得大失所望!

其实,他们都没有说错,美食的定义,不是一定只是别人眼中,口中的传奇!喜欢吃,说明他口味能同化,不喜欢也不是挑剔。是每个人的胃,每个人的口感观不同!大同小异,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我们既不能去评定说喜欢吃鱼生的本地人,口味清奇,因为对许多人来说,鱼生确实很美味呀!

也不好去批判接不吃鱼生的人,觉得他不懂最原始,本真的原味儿美食!只是他的胃还接收不了!鱼生没有错,美食的定义也没有错!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我们四川的皮蛋,北方的血肠,安徽的臭鳜鱼!每个地方的特色美食,是因为地方的一个从古至今的饮食习惯而来。它们都算当地人心里众多美食中的一种!它们都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吸引着喜欢它的人。不喜欢的人,拒之千里。

美食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想法。但它一定和心态,情结有关!要么,是思念家乡的美食,要么是你曾经旅游过,工作过,吃过的念念不往的一个特色美食?总之,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味觉享受!还有一种情怀,思想在掺杂在一起!才能让人时隔再久,吃到曾经熟悉的美食,心里仍然会感慨万千!





柒月清清


美食,看字面应当是美好、美味的食物。

在我这样一个烘焙人的眼里,真正的美食,就是有故事的人做出来的。

它可能其貌不扬,它也可能美得让人直流口水,但是每一款面包、蛋糕,都带着每一位烘焙师的情感。



当你路过面包坊,看到这样一个小面包,你可能不知道,那个面包师,为这个面包的造型的设计,想了多少个日夜,掉了多少头发;你可能也不知道,为了做出这一款新品,他研究了多少次不一样的配方,浪费了多少原材料......但是你只要知道,这一块小面包,在你品尝它的时候,它给你带来的满足、喷香、酥软的口感。就是烘焙师想要传达的美食意义。

这也就是我眼里真正的美食,应该有的味道,让你初见就想吃,吃了以后就能满意,吃不到的时候就会想念的,就是美食。


里永蛋糕西点培训学校


美食,顾名思义,肯定是好吃的食物才能称之为美食了,但其实我们每个人对美食的定义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贵的食物就是美食,有的人认为便宜的好吃的也可以是美食,但是也许有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可能有些人觉得美食在他心目中就是能够填饱肚子的一碗饭菜,就像街头的那些乞丐,他们其实都吃不饱,如果有人给他们一碗米饭,哪怕是剩菜,在他们眼里,也是一道美食。如果是一些生活贫困的人,哪天能够吃上一顿红烧肉,那这顿红烧肉在他心里也是一个美食。

在我的心里,我认为的美食并不一定非要味道鲜美,食材珍贵的食物,也不一定要美食评论家的认可的味道,也不一定要被很多人认可它的味道。就好比我的妈妈做的菜,她做的做一道菜叫海带鸡蛋汤,我觉得很多人都吃过这个菜。他的材料很简单,只有海带,鸡蛋跟盐,但是在我心里它就是一到任何菜都比不了的美食。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吃的美食,吃的并不仅是他这个味道,更是这道美食的情怀。就像我们现在的很多人。都很想念以前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姥姥的味道,觉的他们做的菜肴都是美食。其实。一方面他们做的菜是美食,另一方面是这个美食的味道已经在我们心里已经种下了烙印,外面什么山珍海味都是比不了的。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美食通常是被认定为一种特别美味的食物,而且肯定有一些美食评论家会给予这个食物很高的赞赏,然后它才能被大家公认为这是美食。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经历的酸甜苦辣,哪怕那只是一道简单的美食,我们每个人去尝尝他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味道,更多的时候,美食它不仅是美味额食物,更是一种我们内心需要的味道跟情怀!




徐小样vlog


美食顾名思义美和食,给人以视觉美,还没吃到食物已经被它的美勾起味蕾,品到嘴里能让馋虫过瘾,让人从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高高爸爸爱美食


对于吃货来说,美食当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更能满足你的胃,而且我也非常喜欢制作美食。这道酸辣粉,大街小巷都在吃,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而且自己做的干净卫生又放心。首先拿个大碗里边放蒜末,小米辣,生抽,醋,盐,白糖,鸡精,葱末,香菜,辣椒油,然后锅里烧开水,将泡好的红薯粉煮一下,舀一勺煮粉的汤浇在料汁里,把粉放在碗里,加入榨菜,花生米,香菜,这道家庭版的酸辣粉就制作好了,如果你也喜欢吃,可以试一试!



其实我很在乎你


美食意味着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的想吃,她们摆在你的面前,形成味蕾上和精神上的饥饿感,有时还蕴含着一种回忆的念想。

我觉得真正的美食没有标准的答案。

每个城市,每个人的年龄阅历不一样,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不一样,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们喜欢的美食千差万别;美食在特定的环境中,所传递的受众群体不一样,造成了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喜欢的美食也会不同;在大众的眼里,好的美食就是一道简单的有温情的饭菜。

我认为的美食有下面的几种:

美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大上的食物。

比如电视上书上视频里看到过的摆盘精美连名字也新奇的菜品,它们鹤立鸡群,灼灼生辉,这些美食光说“美”字就不得了,美伦美焕,美得不可方物;她们就像鱼缸里的金鱼,我们喜欢欣赏不忍心把她们吃掉。这些美食,美食评论家们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这些美食还可以走出国外,成为美食行业的标杆。可望而不可及更不会做——这让众多的美食家们呕心沥血的想要超越。这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一种美食,她们代表的是这个行业的文化和精神,代表的是很多美食作者们为之奋斗的的动力和希望。

美食可以是普通的米饭可以是一碗面条也可以是一桶爆米花……我们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所需求的所喜欢的美食也不一样。

在寻常百姓的家里,在每日为生活奔波努力的人眼里,在饭点的时候来一碗米饭一盘简单的蔬菜,也会觉得很满足,因为这是让我们保持体力的源头;在刚起步做销售的业务员眼中,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一盘鸡蛋炒饭也是一道心仪的美食;在刚谈恋爱的情侣们的眼里,他们眼里的美食是看电影时必备的爆米花,是KFC的汉堡烤翅必胜客的披萨;在充满童真小孩子们的眼里,美食是一碟薯条一个冰淇淋蛋糕一盘黄瓜火腿肠……

在大众的眼里,我推崇的美食——不仅仅是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是一种我内心需要的一种情怀!是我在吃完后味蕾得到极大满足感的食物,是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时常想起的有幸福感的食物。美食是我脑海中父母的味道,是曾经陪伴过我的故乡的念想,正是那一句——人间百味,抵不过父母的一道美味;美食是我眼中不可替代的爱人的模样:美食是孩子呼唤我时最喜欢做的一道菜肴……美食是平淡生活里亲情的流淌,她有说不完的故事,难以割舍的情怀……

我们生活的周围,地大物博,人潮涌出。人世间有很多种美食,她们就像大海里的浪花潮起潮落,相安无事。正所谓,有容乃大,海纳百川。

我们喜欢的美食,可能蕴含着我们曾经的梦想,可能是我们的心头肉,还可能她本来就是我们生活该有的模样……








绿野茉莉


人到中年,南来北往,奔波于生计,行过很多地方的桥,见过很多地方的云,吃过很多地方的食物。

虽然不是什么美食家,却越来越喜欢“美食”一词,也有很多感悟吧。在我看来,美食不分优劣,但因为做的人不同,吃的人有异,因此给食物注入了不同味道,也因此展示出高低。

我喜欢把美食分作三个层次:

三流的美食,用眼睛看就行。

尤其是那些高大上如五星级餐厅出品,每一种食材,都精雕细琢,最后数十道工序下来,端上桌的,成了一件唯美艺术品。让人不忍下筷,当然也不用下筷,未尝眼先醉。

当然,你若是奔着畅快淋漓吃一顿来的话,可能要有点点失望了。因为这里讲究的主要是“美”,不在“食”。

二流的美食,舌尖能分辨,充分满足味蕾。

它可能是寻常街边的那个川菜馆,点一份麻辣水煮鱼,吃完意犹未尽;它可能是深夜北京三环立交桥下那个手工饺子摊儿,什么样的馅儿都有;也可能是大冬天,走在街上香飘十里的烤栗子烤红薯,不吃上一口,根本不想迈开脚步。。

这里的美食,可能就不在“美”,重点在“食”了。每当饥肠辘辘十分,选择它们准不会错,吃他个大快朵颐,吃他个杯盘狼藉。

一流的美食,用眼用嘴不够,还要用心慢慢体味,因为内里夹着温情无限。

比如加班到深夜,同事为你端过来的小甜点,那一口甜,温暖到心里,隔着多年还能回味;比如年迈的母亲,盼了一年,准备的那一桌团圆饭,每一道菜都是她精心琢磨,每一道菜她知道那是你最爱,你吃着吃着,就吃进了心里,那种熟悉又浓郁的味道,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了解,愿意为你做出来。

这种带着人间温情的食物,无论在家,还是在外,若能享用,希望你再慢一点,再慢一点品尝,因为太稀有,太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