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不了俗事,怎么办?

thristan


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你我兼俗人,哪能避俗事。

早起要叫儿子起床,哄着快点洗漱,还要一边煮稀饭。临了把女儿抱起床换尿片,推车出门,送儿子去幼儿园。


两三句概括完早上的忙碌,实际上,没那么顺利,经常会碰到两个孩子闹别扭,要哄半天。儿不起,起了不穿衣服,到了洗手间要挤牙膏刷牙,事情不多,但是每一步都要的催着,叫很多遍,逼急了,我也会连骂带打,放狠话。


女儿也不是省油的灯,醒了,事就来了,没来得及穿鞋就下床,就是妈妈的跟屁虫。你用水她就抢着要玩水,洗手间湿漉漉,她也挤人堆里玩,光着脚 ,一走一滑,又脏,尽添乱。所以,伺候两娃早起,很难的。

送完儿子上学,就在回来的路上,拐到小菜市场买点菜,回来就不轻易出门了。

要开门营业,认真接待客人了。回来首要就是开门,开电脑,收拾场面,打稀饭吃。吃完饭,真正工作开始了,要忙于打理网店,实体店来客,随时要接待。


还要忙里抽空去楼上洗衣,要带小女,她就是时刻缠着你,要你陪,要你抱,你去哪跟去哪,你做什么她添乱,很难静心做一件事。


近中午,累了,要泡奶粉哄睡,睡了,我也该做中饭,我一个人的中饭很简单,前一天晚上有剩菜,就光煮一个饭,热一下菜吃。如果忙起来,直接吃早上的温热的稀饭,饭也不煮,菜也不做了。


到下午两三点钟,女儿又醒了,醒来换尿片,喂饭,然后就是关门,带女儿去接儿子放学。


儿子回来,给他们洗点水果吃,或者拿点给两孩子吃。趁他们吃得欢,玩得开心,我会打理一下网店,上货什么的。

过了18点,我又要开始做饭,我们三个一起吃饭,我会好好做一顿饭,烧两三个菜,耗时近一个小时。然后就是吃饭,上桌,开吃前,拍一个照给孩子他爸爸看看。


刚开始,两个孩子吃得很积极,越吃越懒怠。女儿边吃边玩,女儿玩一圈回来吃几口,我看不过,追过去喂几口,就是这样慢慢解决她的饭食任务。

儿子,坐在位置上,吃得很慢,手脚齐动,身子扭动,一顿下来,我要批他很多次,这些话,我都嫌烦,不管用。


吃完饭,两孩子专心看电视。女儿用小电脑,如果我不用电脑,儿子就用大电脑看电视,场面非常火热,他们甚是惬意。如果我用电脑做事,就会拿我的手机给儿子看电视。两个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是安静的,我是可以安心做一下事的。


看看时间,近21点,要下班了。业绩还是没达标,总想等等,却不见客来。收拾完厨房,关门,不等了,今天业绩很失望 ,自我安慰道,明天就会好的。

关了门,就开始忙着给两个孩子洗澡,喂奶粉,铺床睡觉,有时女儿闹腾得厉害,我就会先哄她睡,等她睡了,我也是睡着了的,因为,忙碌了一天,我是挨床就会睡着的,等我醒来就是半夜,一两点钟,自己洗澡,把电脑上未了事情做了。或者第二天早上早起,洗澡。

有时候生活入不敷出,不敢添置衣物,每天算计着用钱, 孩子也没好好专心的陪过,没有陪他们看书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

自己也没打理好,每天疲惫得很。想做点什么,力不从心,钱不从心。

可是转念一想,孩子健康快乐,家庭幸福美满,不正是我们的追求吗?

看待俗事,需要转换心态

比如同样是一弯明月,我们有的人会看着它泪落心伤,有的人会却会觉得怡然自得,爽心悦目。

看月亮的心情能有上千种,上万种。是月亮不同吗?肯定不是,是我们的心不同。心不同则世界不同。

所以试着从另一种积极的心态看待“俗事”,也许你也会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


最忆是青春


没有实力,只能忍受,因为要活着,要工作,要生活,俗事无法回避,只能尽量开解自己,用最高的效率解决俗事,然后多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安抚自己的内心。

如果有物质基础,当然可以超凡脱俗一点,自己有房子,就不用跟房东眼巴巴地说好话,每年为涨租金担惊受怕;自己有存款,就不用为了做销售不停的给客户打电话,在客户不同的态度中颠簸心情。如果有钱上私立学校,就不用给孩子疯狂上不同的补习班进入不同的群。如果有退路,就不会为了看望老人跟老板苦苦哀求。

没有钱,就不能有一颗玻璃心,在生活的滚动和煎熬中,做到对俗事熟视无睹。



门泊千秋雪


何为俗事,时间中的一切日常事物皆为俗事。

俗事、俗人、俗物。

我们一身截然行走于世间,都免不了“俗”。既然一切尘世间的日常事物都是俗事,起居生活都在“俗”字之范畴,那我们作为世间之蜉蝣,谁又能真正“免俗”“脱俗”呢?

但世俗纷纷扰扰,很多人不堪其烦琐,想寻一处“雅”。于是有了看破红尘的出家之人、有了誓要摆脱樊篱的高雅之徒。寻一处清雅之地,修来一份优雅之心。

雅居、雅景、雅人。

实在让我们这些奔波于红尘事的人好生羡慕。

可转念,雅居是否人来住,雅景是否人来赏,雅人是否需生活。

到头来其实谁也摆脱不了一个“俗”字嘛。

就像太极八卦图,阴阳相生,凡事融合、平衡才能长久。

如果摆脱不了俗事的烦扰,何不“雅俗共赏”。知世故而不世故,皆为处世之道。那么同样的,知俗而不俗,是不是也算一种清修呢。

世间纷扰,热闹非常。修行于心,自在异常。




落尽浮华终是梦


尘世喧嚣

纷纷扰扰

甚是嘈杂

道一个承诺

背负一世的枷锁

却以悲歌谢幕

何其毒也

惹遍桃花且负深情

心生厌倦

便全身而退

奈何红线千匝却难断

红尘往事

不可语,不可语

吾生性孤傲内敛

一心向静

不喜热闹

随即隐于苍山

喝茶作诗

饮酒赏花

悠哉悠哉


我亦飘零今无恙


面对生活,其实多数人会选择屈服。生活更多的是苟且,所谓的诗和远方,往往都比较理想。

何为“俗事”?

1.随份子。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却往往被成了所谓的黄道吉日。同学家小孩要过满月,同事又说新家乔迁,还有个晚婚剩男兄弟说要娶亲。

2.被相亲。还没准备好长大,却被社会告知已经成人。面对婚姻,往往是父母着急,亲戚全围。被安排相亲便也是常有的事。

3.购房车。毕业三俩年,对象一直没离弃,却被丈母娘要求买房,有车才肯把媳妇取。

4.上名校。整天把自己累成狗,三十来岁已经秃头,先买房车后结婚,有了孩子还得教育,人说起步不能输,关系找了一大堆,票子跟着也受罪,上了名校才对得起。

……

这就是人生,或为俗事。又有几人能看的开?既然不想忍受,为何不来享受呢?





e七朵莲花e


我觉得大部分忍受不了的宿事就是别人对自己的唠叨

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的唠叨是别人对你的好的证明。如果是父母的唠叨,年轻时候的我们可能觉得很不耐烦;如果是恋人的唠叨,可能我们会觉得很甜蜜。这就是态度问题。在这里只想说,你先想想为什么会唠叨?有没有因为不同的人对你唠叨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为什么?

2/6

策略(童年篇):

小时候我还是很听话的,这阶段很单纯,就是呆呆地听,时不时点个头。有时候如果影响到我做其他事情(比如:看电视),我就大声说一下,我知道了,你说了很多遍了,一直重复。虽然一般还会补上一两句,不过如果我完成作业了,就会放我看电视。

3/6

策略(初中篇):

反抗。行动:以声音盖声音。(我不是提倡这种做法,只是经历,而且我家庭还是比较民主的)所以,常常我妈唠叨多了,我大声吼一句(不同于上面的,因为音量更多,上面的也不是吼),然后在多说几句,这件事就揭过去了。

4/6

策略(高中篇):

高一高二还是挺好的,高三比较叛逆。无视策略……高三学习比较累,基本上说的是抓住重点,然后其他话就右耳进左耳出,当练听力

5/6

策略(大学篇):

前面阶段的唠叨主要在这几个方面:学业、别人家的孩子、家务(我妈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我比较懒,高中时候连被单都没自己洗过)、要努力不然长大后巴拉巴拉等等。

而大学主要是:吃饭了没、学人家减什么肥、我不反对你谈恋爱的有合适的就处处看、这么晚还不睡、现在不上课吗(主要是每次打电话第一句总是这句)等等。

大学策略是:耐心听,耐心讲解(比如为什么不用晚自习……),时不时附和一句。主要是这阶段,懂事了,也懂得隐藏自己的情绪了。

6/6

总结:

端正态度,采取合适行动。

其实,小时候可能不懂,觉得烦。不过从初中开始就知道是为我好,可是不会隐藏。


管件搬运工


夕阳的时候就回去

路很近,也只剩一点点晚安

但是无法入睡

迟疑着遥天明后的故事

走完一生的路的人有不同模样

我有些孤独的笑叫做慈祥

褶皱的痕蜷伏在脸上、手上

还活在人间的珍贵的

分不清的眼神浑浊或许明亮

风会轻轻路过

再想念几束阳光会带来感动

走在稚鸟飞高的瞬间

便安放下一世行语







琉璃69655187


这个问题我用一首小诗来回答:

秘密藏在心底,

阳光淹没了

眼睛的黯淡

终于,有了信仰

开始怀疑世界

患得患失般疯狂,

寻一片净土

让灵魂休憩

也许就在远方

心伴着躯体

一半完美

一半忧伤……


淡月情怀


能忍则忍,忍一时风平浪静!忍让,并不全代表着就是懦弱,有可能它是一个人有素质的体现。如果真的不能再忍了,那么就无需再忍,按照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既然是俗事,那就是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无关,怎么处理都不会影响到大局。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随心而为,如果你够洒脱的话。否则就随波逐流,能装乖就装乖,继续陪着世俗演下去。



诗为心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俗事也是修行。实在不行,把自己当成九重天的某位上仙,下界就为渡个劫,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