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税”寄锦书来 大数据“智”解长沙复工难题

“云”中“税”寄锦书来 大数据“智”解长沙复工难题

通过税收数据分析,确保纳税人及时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

红网时刻记者 万牧昆 通讯员 吕锦平 长沙报道

园区企业陆续开工生产,商铺酒店逐步开门迎客……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湖南省长沙市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要求,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3月1日下午4时,长沙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2549家,复工率98.3%,其中114家重点工业企业全部复工。针对这一情况,长沙市税务部门在精准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充分挖掘税收大数据潜力,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短缺、生产困难等问题,为企业复产、稳产提供税收支持。

数据集成“转动”复产链条

“首批2600个口罩已经收到。现在复工没有了安全之忧,大家上班也安心了。”2月27日,浏阳市苍柏出口花炮厂法人鲁冬枚收到了经税务部门协调后的防护口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缺少口罩采购渠道是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浏阳市税务局大瑶税务分局副分局长江道源透露。为此,他们调取查阅了税收征管系统近一个多月的数据,经过大量的筛选、筛查、比对、分析,终于找到并协调了江西南昌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江道源说:“经过协调,辖区内企业口罩紧缺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企业复工生产在稳步有序推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复工企业防疫物资缺乏,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采购困难反映比较集中。针对这一问题,长沙市税务部门大力向税收征管数据挖资源,通过查询筛选出辖区内的防疫物资生产和销售企业开票、受票等信息,追根溯源查找防疫物资供应商,并及时将供应商信息提供给复工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防疫物资难题,为企业复工生产送上“定心丸”。

“我们将重点挖掘数据服务价值,深入开展区域经济、产业、产销对接、外贸出口等税收数据分析,积极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服务,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文延风表示。

数据共享“推动”优惠落地

“感谢税务部门的辅导,让我们及时享受了税收减免。今后做公益的动力更足了!”近日,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朱琳感叹道。

原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澳优乳业及旗下各品牌携手澳优U基金通过各级红十字会完成8批次爱心捐赠,累计捐赠超6760万元现金及物资和1万个KF94医用口罩。长沙市望城区税务局通过联防联控机制获悉了这些数据信息,立即安排税管员梁轩庆上门宣讲政策,帮助企业足额享受税收优惠。

在数据共享机制下,税收优惠政策正有序落地。长沙市雨花区税务局通过金税三期系统筛查出医疗相关企业1528户,涉及公益性捐赠业务4000万余元。对筛查出的符合捐赠行为的企业,开展“一对一”非接触式政策辅导。得知湖南可孚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湖南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400万元医疗急需物资信息后,该局人员第一时间将公益性捐赠涉及的税收优惠政策推送给了公司财务人员。宁乡市税务局则结合复工时间、税源结构、行业特点、受疫情影响程度等因素,通过“金三”系统及第三方信息等大数据,重点对疫情影响、发票使用情况、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析研判,第一时间将税收优惠政策精准送到企业手中。2月份,全市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政策和宣传辅导纳税人55000多户次,确保税收优惠应享尽享。

疫情无情人有情,税惠政策暖人心。在抗击疫情支持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沙市税务部门把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放在工作第一位,主动对接卫生防疫部门和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动态掌握社会各界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专项捐助情况,有针对性精准投递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政策应知尽知,优惠应享尽享,筑牢爱心企业的保障线。

数据联动“拉动”战疫力量

“近期纳税人网上业务办理数据已发送,‘纳服’请及时查收!”“呼叫‘收核’呼叫‘征管’,增值税发票的相关数据整理好了吗?”“‘专管员’记得往各个纳税人微信工作群里推送,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一定不要怕麻烦,及时申报。”近日,长沙市岳麓区税务局的专题微信群里,各类消息此起彼伏。

为了高效、简化沟通,该局建立了专门的税收数据分析微信工作群,相关部门负责人隐去姓名,以科室简称为呼叫代码,每天相互分享各项税收数据,实时分析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尽量走在纳税人前面发现需求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难题,更为科学、高效地帮助企业减少疫情经济损失、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长沙市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和税收经济分析科科长李姝介绍,为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长沙税务部门正打破部门界限,加大协作力度,采取“线上+线下”“前台+后台”的方式,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集中力量深挖内部数据潜力,促使税收大数据准确高效转化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强大生产力。截至3月4日,全市通过数据筛查,精准辅导224户纳税人及时提交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涉及减免税7840万元。

“虽然这些税收数据是理性又直观的数字,但它们却浸染着那些复工复产企业的温度,只有把这些税收数据捧热乎了、分析透彻了,我们才能实现纳税人需求早发现、问题早解决。”李姝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